语文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解决教与学的方向问题,教学内容则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的。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即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种方法比较理想,前提是语文教材结构良好,教学内容体系清晰;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即对结构不太理想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由于现行的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构建的,语文教学内容很不清晰。因此更多地需要结合课程标准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现有的教材资源中挖掘文本中蕴涵的语文训练点,选择、提炼教学内容。
   下面以特级教师唐懋龙设计的《落花生》(详见《小学语文常规课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宁波出版社)一课为例,谈一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
   《落花生》一文的教学内容多达几十项,如:生字新词等常规性教学内容,“落花生”题目的含义,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等事物特点的对比写法,比喻句、“虽然……可是……”“不要……而……”等句式,“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理解主次内容与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内容具体的对话描写,内涵深刻的关键语句,以及依托教材开展的听说读写等言语训练,等等。显然,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教,必须有所选择。而选择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起点水平、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终极目标、课文内含的有助于学生言语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即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现有水平确定哪些内容是不需要教的,哪些内容可以留待以后再教,哪些内容是本次教学中必须教的。
   从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看,本课的语言表达朴实无华,内容理解没有难度。相反,这个年段的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写作文往往分不清主次内容,布局谋篇详略不当。针对这些情况,除了生字新词等常规性教学内容外,唐老师选择了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遣词造句方面的,如“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可以组成四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文中的“借物喻人”表达方式与遣词造句合而为一;二是篇章结构方面的,如理解主次内容的选材与详略得当的写法。至于文中的其他诸如对话描写等内容五年级学生已经熟悉,不再作为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设计也基本围绕这两项内容展开。
   一、语文基本技能:同一种句式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一)研读父亲议花生的话
   1. 父亲是拿花生与什么东西进行对比?画出对比性的词语。
   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 比较句子,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下列程序可引导学生同桌议论,全班交流)
   (1)“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组成四个不同的句子,同桌讨论,组一组。(如学生有困难可直接出示)
   “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它虽然很好看,可是没有用。”
   “它不但很好看,而且很有用。”
   “它不但不好看,而且没有用。”
   (2)说说这四句话的不同含义。哪几句话是值得赞赏的?(价值观引导:“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它不但很好看,而且很有用。”这两句话都是值得赞赏的)
   (3)这四句话中关键要关注哪个词?(有用)
   (4)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这句话表达的是父亲对自己孩子做怎样的人的希望。做“好看而有用的人”固然最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比较现实的。
   (二)理解作者的领悟
   1. 作者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吗?引读:“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语句也可以组成四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作业本上练一练。(学生人人动笔,写后反馈矫正)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既不讲体面又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虽然不讲体面但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3. 这四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哪一个?(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4. 作者听了父亲的话后形成的观点是什么?(“虽然不讲体面但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5. 这句话与课文原句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语感训练:这句话读起来感觉不舒服。所以作者采用的表达方式是(生齐读):“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显然,上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相应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唐老师一贯的教学理念——“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及其组合方式,领悟文本形式表达的功能和效果,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一种句式有几种“不同表达方式”的言语表达技能训练,尤其是巧妙地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积淀、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文本的知识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同时也渗透了价值观的引导。经常作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学会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合适的表达方式的能力,而这种技能训练又是在课文的思想内容背景上展开的,对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语文高级技能:选材与布局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一)理解主次内容与详略写法
   1. 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简要批注。(种花生、收花生写得简略,尝花生和议花生写得较详细。因为课文主要是写议花生,所以要写得详细)——感性认识,只知其然。
   2. 读第一段:种花生到收花生需要多少时间?为什么不详细写?(好几个月的时间。这么多的内容课文只写了一个自然段,因为这不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直观感受。
   3. 读尝花生、议花生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为什么写得这么详细?(主要内容要详细写)——理性推断,知其所以然。
   (二)领悟作者的选材技巧(语文高级技能:认知策略)
   1. 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只读不讲,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2. 读最后一句话,注意关键词句:“谈到深夜才散”,联系课文,说说发现了什么?
   3. 启发:“谈到深夜才散”,说明当晚一家人谈的话很多很多。而课文中的对话很简要,读一遍花不了多少时间。那作者为什么不把当天晚上谈话的内容都写下来呢?再读一读课后资料袋,画出关键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4. 揭示选材规律: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写父亲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孩子,因此,作者写作时与主要内容相关的写得比较详细,与主要内容关系不大的就写得简略,或者不写。
   上述片段是根据高段学生写作文分不清主次内容、布局谋篇详略不当的实际情况,以课文为范例,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简略写,无关内容不用写”的写作规律。这样的教学内容在科学心理学中称为高级技能,其学习特点是需要多次反复,才能逐渐形成篇章结构的心理图式,不可能在一两节课或一两篇课文的教学中完成。本例就是恰当地选择了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弥补了学生在选材与布局谋篇方面的不足。由此可见,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浙江省象山县实验小学 315700)
其他文献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地市党报,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策划重大主题报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走转改”活动中紧贴
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苦于没有新颖的、优秀的教学设计,从而推却上公开课的教学任务。难道他们真的没有一节课拿得出手吗?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深入的调查,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理念存在偏差。很多教师认为公开课应该没有瑕疵,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符合标准,要上公开课就只能借用優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二是忽视自我反思。教学设计中找不到反思的痕迹。针对课堂瓶颈,没有寻求新的或好的教学设计去优化或解决,所谓的反思只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电视民生新闻不能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上,把新闻停留于琐碎的表面。民生新闻若是仅仅局限于
今年2月12日至3月26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大型采访活动,集团118名记者深入“十大建设工程”、“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一线,走访一线建设者和基层干部群
目的探讨脑脊(髓)膜膨出的直视下切除修补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直视下切除修补,施术110例.结果 110例治愈80例,随访显著改善者28例,死亡2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术野暴露良好
中国“新纪录片”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包括《望长城》、《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一批作品,掀起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热潮。这些纪录片分别从不同视角关注中
上海广播电视率先在全国实施制播分离的探索,这是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其发展路径及方案模式引人关注。星尚传媒作为上海广电系统最早进行公司化运营的试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