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大型贝类控藻与净化水质的研究

来源 :海洋湖沼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e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湖泊大型贝类控藻与净化水质的效果,本研究在太湖梅梁湾利用其土著大型贝类褶蚊冠蚌、三角帆蚌、湖螺分别在14只敞口水箱、鱼池(计3000m2)和设置在太湖梅梁湾20只围隔的自然水体中,建立贝类净化水体系统,定期测试,结果表明:1、三种贝类净化水体效果显著。在相同条件下,对水体叶绿素a单位消除量、消除率,褶纹冠蚌>湖螺>三角帆蚌; 2、鱼池系统中二龄三角帆蚌密度1.6只/m2,蚌以网袋设置在水面下30cm,时间距6月30日~9月6日,与无蚌对照池比较,水体叶绿素含量降低57.5%,悬浮物含量降低49.2%,水体透明度提高7~8cm;3、在太湖围隔净化系统中:(1)贝类生物量相同时,即50%生物量褶纹冠蚌悬挂水上层,50%生物量湖螺在底层的复合系统与100%生物量褶蚊冠蚌悬挂水上层的单一系统,历时228h,结果比较,后者的叶绿素a、悬浮物单位消除量均分别高于前者2.7%~37.4%和5.2%~26.8%。表明褶纹冠蚌在水上层的单一系统净化水体效果较好。我们在蚌对太湖围隔系统水体藻类结构变化试验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2)当水温(18.5±1)℃,本系统不同贝类生物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褶纹冠蚌生物量384g/m3对水体叶绿素、悬浮物消除效果相对最好,132h,分别达到407.3μg/kg·h和94.7mg/kg·h。在太湖围隔水体中,只有蚌生物量达到一定量值时,才能在有限时段内发挥对水体叶绿素a、悬浮物、藻类生物量降低消除的效果,但褶纹冠蚌生物量过大,单位消除量反而减少。我们在贝类不同组合,对太湖围隔系统水体、藻类结构变化试验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3)经108h后观察测量,对照组透明度为38~39cm,实验组为72~120cm,是对照组的2.3倍。而且,对照组约1/10水面出现水华,而实验组水面洁净,未出现水华。实验组贝类对叶绿素和悬浮物消除率分别达到72.0%~90.5%和59.1%~80.8%。贝类净化水体效果非常明显。(4)褶纹冠蚌在太湖试验围隔系统中,从10月17日至22日,使藻类结构产生了明显变化;1、2、3、4试验组藻类数量分别下降66.4%;84.0%;95.3%和90.1%。藻类结构中蓝藻占75.8%;微囊藻占蓝藻总量的97.2%。以上各试验组围隔系统中的蓝藻数量分别下降83.6%;91.7%;99.8%和94.4%。微囊藻数量分别下降73.1%;85.8%;100%和90.3%,所以蚌对太湖水体中藻类,特别是蓝藻、蓝藻中的微囊藻数量下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其他文献
深入阐述了当前服务业发展现状,认真剖析了莆田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莆田市服务业的对策思路。
<正>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在进行中国对虾四倍体诱导研究中获得了可喜的阶段成果。1991年成功地培育出了四倍体中国对虾数千尾。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英语教学实现多模态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基础英语教学的多模态化可以实现本课程课堂学习和教学的生动化,教与学的综合化和整合化,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职业化、专业化趋势下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是高校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还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目前高校辅导员绩效
<正>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联机事务处理不同,是对现有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推理,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
目的探讨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昏迷患者的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将2005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28例重型TBI昏迷患者作为观
利用电子表格 (Excel)提供的管理和计算功能、函数等 ,可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快速填充单元序列号 ,快速计算总学时数和统计各个成绩段考生人数 ,灵活使用批注在“平时作业登记
现有丙烯腈反应器内都采用三级串联旋风分离器 ,多组并联。当装置需扩能时 ,进入旋风分离器的气量大增而导致压降大增。新开发的两级串联高效旋风分离器可以多排布组数 ,从而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8(CK1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抗体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呈现全球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全球化恐怖活动犯罪成为应然,也是必须的选择。我国当前重刑反恐政策和民意"重刑化"倾向,弊端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