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的豆瓣评论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综艺节目一直是大众娱乐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王牌对王牌》作为浙江卫视推出的原创室内竞技真人秀节目,自播出以来,广受好评。但作为一档“综N代”节目,《王牌对王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基于对节目评论内容的分析,探讨《王牌对王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亮点,为节目的制作优化提供建议。
  關键词: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豆瓣评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203-03
  在我国,综艺节目一直是大众娱乐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2014年《奇葩说》成为第一档现象级网综开始,“网综元年”到来,我国综艺节目迈入急速发展阶段。爆款热门综艺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动辄破亿的播放量预示着新综艺时代的到来。
  综艺节目相较于一般商品而言内容属性更强,更容易调动用户的情绪和思考。观众在观看综艺节目的同时,会在相关平台发表看法,分享所思所感,形成评论。这些海量评论包含了观众的主观看法、情感倾向等。对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观众对综艺节目的情感态度,了解用户的需求特点,从而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挖掘用户的综艺节目评论并提炼出其中的关键性内容,对推动节目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王牌对王牌》是一档原创室内竞技真人秀节目,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四位MC(常驻嘉宾)和飞行嘉宾组成两支队伍进行对战,通过游戏竞赛决出王牌之王牌。节目播出以来广受好评,但作为“综N代”,节目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鉴于此,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基于对节目评论内容的分析,探讨《王牌对王牌》存在的问题和亮点,为节目的制作优化提供建议。
  一、评论样本选择及分析维度的确定
  豆瓣是一个基于兴趣的社区网站,提供关于影视作品的评论,且评论都是用户主动生产的内容。豆瓣电影频道(综艺节目也包括在内)作为评论网站中比较热门,用户经常关注和评论综艺的点评社区,参与评论的用户较多,有一定的传播影响力,这些评论信息直接表达了观众对综艺节目的认知和看法,反映了观众对综艺节目的情感态度。
  豆瓣的评论区分为短评区和长评区,长评区字数限制为不少于140字。殷国鹏等曾基于豆瓣网评论内容,探讨用户评论有用性与评论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网络评论长度与评论有用性呈正相关。所以,豆瓣长评的有用性较强[1]。
  综上,本文选取了豆瓣平台《王牌对王牌》长评的评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此外,豆瓣还可根据评论的点赞数和互动数得出评论的受欢迎程度,并据此对评论进行排序。因此排序后前100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观众对该节目的评价。
  在综艺节目的组成元素方面,尹鸿等在《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提出真人秀节目包含参与者、悬念、竞争、淘汰与选拔、时空性、现场性和艺术加工七大元素[2];在综艺节目的评论分析维度方面,戴颖洁分析了《奔跑吧兄弟》微博官方账号的评论内容,将编码类目划分为评价态度、人物、情节设计、制作水平、文化与价值观等[3]。
  笔者借鉴上述业内专家对综艺节目相关元素的研究,结合本研究实际评论样本内容及其指向,按照参与人员、故事情节、制作水平、文化影响四个类目对评论数据进行分类编码(见表1)。


  二、《王牌对王牌》的豆瓣评论分析
  笔者通过人工筛选的方式,剔除无效长评,主要包括一句话重复多次、有无意义的语气词和表情、公关稿等评论,获得了数量众多的观众评价,经过分析挖掘得出评论主题和情感的交互情况(见表2),并以此为基础归纳节目的亮点和问题。
  观众评论字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观众在观看综艺节目时的用心程度。经过处理,笔者得到共计37944个字符的评论,平均每条评论包含约379个字符。由此可见,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观众在参与节目讨论时留下的评论字数较多,有用性强。


  (一)《王牌对王牌》参与人员方面的评论分析
  研究发现,对《王牌对王牌》的评价,共90条涉及对节目参与人员的评价(占总样本的90%)。其中,有87条评论表达了正向情感,11条评论表达了负向情感。
  正向情感评论的内容主要聚焦在贾玲和沈腾的综艺感强以及王牌家族融洽的关系方面。
  @莫语:“沈腾哥贾玲姐不用说,看到他俩就忍不住笑,完全不愁节目效果。花花就是才艺担当,加上游戏king和经常萌萌的表现,怎么会不招人喜欢呢?晓彤作为晓机灵,聪明伶俐,长相身材出众,为节目增添了一抹亮色。”
  @柏原:“这一季王牌家族的整体凝聚力又提高了,花花和晓彤也放得更开了,看起来就像一家人,王牌家族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腾哥和玲姐的存在,他们的基调就是互怼和搞笑,给人的感觉却更加真实。”
  负向情感评论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吐槽部分嘉宾的表现以及节目太过依赖沈腾、贾玲,关晓彤和华晨宇存在感不强方面。
  @cp胡胡:“宋丹丹母子俩毫无综艺感,全程在捧儿子,得失心重,毫无笑点。”
  @鱼丸粗面木有碗:“嘉宾的邀请上能不能不要老炒回锅肉,经典就只有那几部吗?”
  @清澈:“全靠贾玲和沈腾撑场面。”
  综上所述,在参与人员方面,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的主要亮点是部分MC综艺感强、王牌家族关系融洽,主要问题是部分嘉宾表现不佳、部分MC存在感不强。
  (二)《王牌对王牌》情节内容方面的评论分析   研究发现,对《王牌对王牌》的评价,共50条涉及对节目情节内容的评价(占总样本的50%)。其中,有29条评论表达了正向情感,32条评论表达了负向情感。
  正向情感评论的内容主要聚焦在节目内容丰富、有笑有泪以及游戏好玩方面。
  @灰调子:“有欢笑有泪水。让人既开心又感动。”
  @是小郑同学啊:“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抗疫特别节目。在特殊时期,节目组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和观众进行云互动,我要为这一行为点赞!最后节目组还邀请了援鄂医疗队的白衣天使来到现场,从这儿我感受到了节目组的真诚。”
  @listenthewind:“特别好玩,尤其是表演猜字、传声筒这几种玩法,很有意思。”
  负向情感评论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吐槽游戏老套、内容强行煽情方面。
  @三木:“饶是我一直都这么爱看王牌老几样的游戏,也扛不住节目组把这几个游戏翻来覆去各种变化但还是那几个游戏啊,游戏真的可以多创新。”
  @七七的蟹子壳:“《王牌对王牌》现在前面搞笑后面煽情,讲明星拍戏多么不容易。熟悉了套路之后我都不看了。”
  综上所述,在情节内容方面,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的主要的亮点是内容丰富、有笑有泪,主要的问题是节目游戏老套且内容强行煽情。
  (三)《王牌对王牌》制作水平方面的评论分析
  研究发现,對《王牌对王牌》的评价,共9条涉及对节目制作水平的评价(占总样本的9%),9条评论都表达了负向情感。
  负向情感评论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吐槽节目剪辑方面。
  @刘海棉:“剪辑怎么能搞得这么乱呢?总是东一下西一下,有时候还没反应过来啥情况呢一个环节就突然结束了,也看不懂比分和胜负是怎么来的。”
  综上所述,在制作水平方面,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的主要问题是剪辑混乱。
  (四)《王牌对王牌》文化影响方面的评论分析
  研究发现,对《王牌对王牌》的评价,共8条涉及对节目文化影响的评价(占总样本的8%)。其中,7条评论表达了正向情感,1条评论表达了负向情感。
  正向情感评论的内容主要聚焦在节目能帮助观众解压、感动人心以及积极承担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方面。
  @追剧中:“喜欢王牌,压力大的时候就会看,看完就很轻松愉快,有时也很触动人心。”
  @karze:“抗疫这期是真的哭笑交叉,复工两周后的今晚,在欢笑过后被掀起了那块叫‘武汉’的伤疤,仿佛又回到了2月。给这期王牌打5星是因为其尽到了大众媒体的职责。”
  负向情感评论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对嘉宾不尊重方面。
  @云影如霜:“这一期请来了一个三线艺人,所有人都坐在桌子前吃着聊着,唯独这个艺人被晾在一边,没有座位没人理,只能给人递东西,成了佣人背景板。人是节目组请来的,虽然没名气,但也应给予最起码的尊重。”
  综上所述,在文化影响方面,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的主要的亮点是娱乐性和公益性并举,主要的问题是对嘉宾不尊重。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王牌对王牌》的亮点和问题。其中,亮点包括部分MC综艺感强、王牌家族关系融洽,内容丰富、有笑有泪;问题包括节目游戏老套且内容强行煽情,部分嘉宾表现不佳、部分MC存在感不强,剪辑混乱,对嘉宾不尊重。
  三、《王牌对王牌》的节目优化建议
  根据《王牌对王牌》存在的主要亮点和问题,笔者为节目的后续优化提出一系列建议。
  (一)参与人员方面:基于节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嘉宾
  从分析结果来看,MC和嘉宾是影响观众对《王牌对王牌》评价最关键的因素,相关评论占总样本的90%。《王牌对王牌》在参与人员方面的亮点是王牌家族关系融洽、部分MC综艺感强,问题是部分嘉宾表现不佳、部分MC存在感不强。
  《王牌对王牌》是一档室内竞技真人秀节目,在游戏竞技类型真人秀中,MC和嘉宾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综艺感和鲜明的个性特点。从评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负面评论主要来自MC的综艺感不足以及部分嘉宾表现不佳。
  关晓彤和华晨宇作为偶像,相较贾玲和沈腾两个喜剧演员来说,包袱较重,综艺感差,融入节目的速度慢。但这两位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华晨宇作为歌手,是才艺担当,在猜歌环节是团队游戏中King的存在;关晓彤头脑灵活,是节目的颜值担当。此外,这两位MC的人品口碑和性格很好,与贾玲沈腾相处融洽,渐入佳境,团队氛围舒服。所以,对关晓彤和华晨宇的差评主要来自综艺感差方面,其他方面好评较多。
  从评论分析中还可以得出,负面形象也来自嘉宾的综艺感差、不配合等方面。
  基于此,笔者认为,综艺节目的嘉宾需要根据节目定位和需求进行选择。《王牌对王牌》这种游戏体验真人秀节目,嘉宾围绕游戏内容进行发挥和互动,所以需要选择综艺感强以及个性鲜明的嘉宾,以上两点越突出,MC和嘉宾的综艺效果就越好。同时,嘉宾的态度和配合度也是重要的选择标准。
  此外,还需要注重嘉宾的道德水平,娱乐圈鱼龙混杂,饭圈文化极端过激,频频出现明星被爆出丑闻、作品全部下架的事件。综艺节目邀请嘉宾时,除了要关注以上标准,也要注意对嘉宾进行背调和风险评估,最好选择口碑好、德艺双馨的嘉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类风险。
  (二)内容设计方面:游戏及内容推陈出新,摒弃煽情套路
  从分析结果来看,内容设计是影响观众对《王牌对王牌》评价的重要因素,相关评论占总样本的50%。《王牌对王牌》在内容设计方面的亮点是内容、丰富有笑有泪,问题是以及节目游戏老套且内容强行煽情。
  《王牌对王牌》这种以游戏竞技为内容的综艺,游戏设计直接影响嘉宾的发挥和互动,进而影响节目内容。从评论分析中可以看出,负面品牌形象主要来自游戏老套。《王牌对王牌》作为一档室内综艺,常玩的游戏有猜字、传声筒等,虽然经过了几次改变,但换汤不换药,游戏乏善可陈,观众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除此之外,《王牌对王牌》经常邀请怀旧剧集的主创参与节目,在游戏环节结束后便开始煽情。过于频繁的煽情以及部分“假煽情”有时看起来十分尴尬,对观众的观感产生了负面影响。
  基于此,笔者建议《王牌对王牌》对游戏进行创新升级,不能靠嘉宾去带动游戏,而是要设计能调动嘉宾积极性的游戏,激发更精彩的才艺与互动,提升节目趣味性。此外,怀旧煽情的频率也该适当降低,可通过邀请其他嘉宾、策划不同内容增强趣味性,如邀请热播新剧的嘉宾来宣传新剧等。
  (三)制作水平方面:剪辑全面流畅,转换自然
  从分析结果来看,制作水平是影响观众对《王牌对王牌》评价的因素之一。《王牌对王牌》在制作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剪辑混乱。
  综艺节目的后期制作尤其是剪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逻辑地把故事说完整,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但《王牌对王牌》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少评论指出,节目剪辑存在前后不搭、成员变化摸不着头脑、剧情衔接不上、转换突兀等问题,甚至有评论认為这是《王牌对王牌》最大的缺点。
  基于此,笔者建议《王牌对王牌》的剪辑首先应该达到人员介绍完整、流程及故事线连贯清晰、情节转换流畅自然的标准,这是保证观众观感最基本的要求。
  (四)文化影响方面:娱乐性和公益性并举,凸显节目人文关怀
  从分析结果来看,节目的文化影响是影响观众对《王牌对王牌》评价的因素之一。《王牌对王牌》在文化影响方面的亮点是娱乐性和公益性并举,问题是对嘉宾不够尊重。
  《王牌对王牌》的内容轻松搞笑,非常解压,同时《王牌对王牌》还承担起了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积极设置社会性议程,引导观众关注社会问题,传递正能量,娱乐性和公益性并举,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但《王牌对王牌》也存在不尊重嘉宾的问题。在一期节目中,其他人都坐在桌子前吃饭聊天,只有一个三线艺人单独被晾在一边,只能给人递东西,成了背景板。
  基于此,笔者建议《王牌对王牌》在发挥自己娱乐大众的本职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社会议题与综艺内容相结合,做到娱乐性和公益性并举。同时要加强节目的人文关怀,注重细节,关注、尊重、爱护每一位嘉宾。毕竟,加一把椅子并不是什么难事。
  四、结语
  本文基于豆瓣评论的内容分析,从参与人员、情节内容、制作水平、文化影响四个维度出发,探讨《王牌对王牌》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综艺节目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需注重观众反馈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国鹏.消费者认为怎样的在线评论更有用?——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效应[J].管理世界,2012(12):115-124.
  [2] 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5):53-58.
  [3] 戴颖洁.韩国综艺节目模式本土化探析——基于《奔跑吧兄弟》官方微博用户评论的内容分析[J].视听纵横,2015(1):53-57.
  作者简介:张悦(1997—),女,陕西渭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服务的主体始终是党和人民。新闻源于基层,应走进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在新闻报道中表达百姓的真情实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追求的目标。  本文分析新时代新闻工作中践行“四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措施,希望能为广大新闻记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记者;践行“四力”;走基层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摘要:90后成长于传统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环境,成长的媒介环境跨度较大。但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互联网思维意识强。90后主持人除了具备典型的90后特征以外,在新媒体行业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传播特质,对媒体形象塑造和媒介理念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媒体融合角度着手分析,探究90后主持人的传播特质,以便于正确看待
摘要:影视创作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助力地方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越发展,民族文化就越应该被提倡。因为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是人在金钱物质的社会里不会迷失和异化的唯一精神指引。因此,影视创作要反映大众的现实生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探讨社会问题,对人生价值进行思考,起到强大的美育作用。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比较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与历史题材和动漫题材的影视创作,界定现实题材的构成。同时,运用内容分
爱奇艺出品的《沉默的真相》2020年9月播出后,以电影化的视听质感和类型化的剧场模式吸引了目标受众,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成为2020年兼具强传播力和高口碑的网络悬疑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本文以豆瓣评分9.2的《沉默的真相》为例,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悬疑剧的创新与突破进行探讨。
受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持续下降,方言类新闻节目由于其自身局限性也面临挑战。方言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新闻形式,在地域传播上具有独特优势,基于此,对方言类电视新闻的分析和发展路径探索也成了业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唯一获准上星的地方方言电视频道南方卫视的《今日最新闻》为研究样本,探索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宏观与微观环境下的成功因素,分析方言电视新闻栏目在语言限制上的种种弊端,论述方言电视新闻栏目的未来之路。
摘要:云南茶马古道是一条商品贸易通道,其为沿路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小贡献。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理论为依据,重点梳理在茶马古道形成过程中,马帮的古道文化主要传播者身份的形成、其作为传播者发挥的作用和给途经地区带来的影响;民族文化如茶文化与制盐文化等给茶马古道的民众带来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阐述茶马古道上的多民族文化交互传播后的文化融合传播,这促使茶马古道沿路地区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关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升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具中国特色和意识形态色彩的电视文艺晚会节目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视文艺晚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导演的创新策划在互联网时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本文分析电视文艺晚会发展现状,结合观察探析当前电视文艺晚会缺乏创新的原因和不足,并从内容推陈出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把握细节等方面分析电视文艺晚会导演创新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查阅2016—2018年78种外科学期刊发表的指南共识文章的被引频次、所在学科领域、发表年份,以及高被引和低被引文章的作者信息、基金项目资助情况、有无利益冲突声明、证据等级分级、注册情况等,调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外科学类期刊指南共识文章的被引情况及文章的发表情况。经调查,78种期刊中,有29种(37.2%)在3年间未刊载指南共识文章。未发现零被引文章,被
摘要:期刊刊期变更是事关期刊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在由旬刊变更为周刊之前进行了全面调研,并针对期刊刊期变更进行了内生性论证、重要性论证和可能性论证。在三维度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谨慎地作出刊期变更决定。  关键词:刊期变更;内生性;重要性;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