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铁胁迫对赤潮异弯藻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胁迫下的细胞内所有色素浓度均降低,同富铁条件相比,铁胁迫下的细胞内叶绿素a浓度降低2倍多,叶绿素c也有相当程度的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铁胁迫对赤潮异弯藻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胁迫下的细胞内所有色素浓度均降低,同富铁条件相比,铁胁迫下的细胞内叶绿素a浓度降低2倍多,叶绿素c也有相当程度的降低,因此,铁胁迫下的胞内叶绿素c与叶绿素a的比率变化不大. 铁胁迫下的细胞内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了1.5倍,因此在铁胁迫下的细胞内类胡萝卜素相对于叶绿素a的比例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培养基内铁浓度降低而下降,与铁丰富条件(10 μmol*L-1)相比,受铁胁迫的细胞可溶蛋白电泳图谱中17 kDa和55 kDa附近的带明显增加,而在20 k
其他文献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小麦-玉米间作生态系统为例,较系统地研究了初级生产者(农作物、杂草)、次级生产者(害虫、天敌)和分解者(微生物、原生动物和腐生动物
对大田条件下增强的紫外线B(UV-B 280 315 nm,约相当于15%臭氧层衰减)对小麦和野燕麦等4个种对的竞争性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和UV-B处理时小麦和野燕麦的密度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气象观测塔安装的常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开路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依据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森林
对生长在不同沙地生境下的白草无性系进行了个体生长与形态以及种群生物量等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白草无性系表现出显著的形态可塑性和不同的生物量分
通过比较放牧、刈割及摘顶3种干扰发现,适度放牧、刈割提高了亚热带高山人工草地鸭茅、黑麦草种群的适应性,部分原因在于2种干扰均对牧草进行了摘顶.摘顶解除了牧草的顶端优
采用生理生化、Biolog和16S rDNA分子鉴定3种不同方法,对抑制黄瓜苗期猝倒病病原真菌的细菌菌株X3进行了鉴定.生理生化鉴定显示该菌株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而Biolog鉴定
在水产养殖中,四爿藻是一种重要的饵料资源.从我国沿海(包括广东、浙江、山东等省)采集到的海洋单细胞绿藻四爿藻,用毛细管法挑取进行单种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中稀释划线分
报道了两种根瘤菌(大叶相思、美丽胡枝子)对Cu2+的耐受性以及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在Cu2+胁迫下结瘤、固氮和生长的变化,讨论了大叶相思在矿山尾矿废弃地作为先锋植物结瘤
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水淹干扰后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机制,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水淹干扰梯度上的地上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对经历水淹干扰后土壤水分及主要养分(N、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