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秀小说中的华裔男性气质建构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ange0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华裔作家赵建秀一直努力地在中国文化中寻找英雄来建构华裔美国人的男性气质和中华父系英雄传统,以此与种族主义白人的男性霸权抗争,建构美国华裔男性气质,改变“刻板印象”,而关公形象则是他塑造的一系列华裔男性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因为关公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忠义的象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和理想,所以赵建秀在其小说《唐老亚》和《甘加丁之路》中,用关公的形象来重构自己相对独立的族裔身份,消解东方主义霸权对华裔男性的刻板印象,但是受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赵所塑造的关公的嗜血好战和崇尚暴力的英雄形象又与中国神话中的文化意义相去甚远,同样会误导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男性气质的定义。
  关键词: 赵建秀;男性气质;刻板印象;关公;霸权
  一
  赵建秀(Frank Chin)以剧本创作起家,是当代一位重要的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与他人合编的两部文学选读是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选读,他自己也创作有戏剧、小说和散文集,在亚裔美国文学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亚裔美国感性(Asian American sensibility)及文化整体性(cultural integrity)的主张,并确定了亚裔美国文学的创作语言、主题、审美标准等基本问题,成为所谓美国亚裔“民族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刘超 77)。赵健秀认为,“非裔美国人创造了自己的美国文化。美国的语言、时尚、音乐、文学、烹饪等各个方面都受到黑人文化的影响。他们是文化上的胜利者”,他提出了恢复美籍华裔被压制、被遗忘的历史, 颠覆美国主流文学中华人驯服、保守、被动、落后的刻板形象, 希望以此来为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推波助澜。
  赵建秀将自己命名为“Chinaman/China Man”,是为了解构美国华裔这个称谓中隐含的轻蔑与歧视,从而塑造自信而又尊严的华裔形象,赵建秀所认同的Chinaman/China Man,其实是一个他想象中的理想意象,旨在对抗美国的东方主义意识形态。这个意向有着中国文化中英雄的外部特征,如惩恶扬善的关公。但是他们又有着中国英雄所不曾有过的问题:因肤色而成为他者,被种族主义歧视、排斥。因此,解构东方主义式的华人脸谱化形象,塑造有力的华人形象,就成为华裔最关切问题(徐颖果,15)。
  美国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萨伊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透彻地描述了东方主义化的一个过程, 强调东方不是东方, 东方主义中的东方是欧美的想像物和创造物,是他们根据普遍性原则, 把东方刻板形象化的结果,揭示了欧美强加于其他非欧美的民族和文化的霸权意识形态。而这种刻板形象无处不在, 在白人的主流文化中随处可见。
  在美国父权制主流文化中,美国华裔男性在美国历史上不断地被边缘化、附属化、华裔的文化被想象成缺乏男性气概。美国白人对华裔最严重的、也是最令华裔愤怒的刻板形象就是将华裔男性女性化,将华裔刻板为耐心的、富有美感的、被动的、顺从的,总之毫无男性气概的种族,并将华裔的文化想象为从根本上缺乏勇气、自信、活力和创造力等所有男性具有的阳刚特质。美国华裔一直生活在自我否定、自我蔑视和人格缺残之中。赵建秀把种族主义歧视称为种族主义之恨, 把这些刻板形象归纳成三点:首先, 美国人认为黄种人均是过客, 他们不想在美洲定居, 只是想赚钱, 然后带走美洲的财富,回去中国享受。其次, 中国文化是一种厌恶女人的文化, 应该消灭。中国男人虽然聪明, 但是变态。有的象陈查礼可以皈依成好基督教徒, 有的象傅满州一样邪恶变态, 是不可救药。最后, 亚洲或是中国文化反对个人主义, 主张集体主义, 消极而且被动, 神秘而又诡异, 伦理道德观念与西方文化是截然相反(Chin,2)。
  面对美国种族主义肆意对华裔的歪曲和丑化,赵建秀醒悟到美国华裔文化身份书写的紧迫性,投身于文学书写、文学评述和亚裔文学选集的编撰。一直努力地在中国文化中寻找英雄来建构华裔美国人的男性气质和中华父系英雄传统,以此与种族主义白人的男性霸权抗争,消除主流话语中被歪曲的华裔形象,建构美国华裔男性气质,改变“刻板印象”。
  从男性气质的定义和男性气质研究的理论发展看, 男性气质研究越来越注重考察和研究男性气质作为一种话语形式在社会进程和文化发展中的转换变形方式及其与阶级、性属、种族等其他话语之间的交锋和互动方式。男性气质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文学作品是男性气质观念的重要载体。所以作为少数族裔,美国华裔在美国社会只能以他者的身份出现, 只有对于中国文化的叙述, 传达和再现华裔融入美国社会时的精神历程,才能够使这些作家在文本中传达属于自己的心声(蒙柱环 77)。
  二
  赵建秀深刻地意识到,民族历史与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根基,只有大力弘扬被抹煞的美国华裔的历史和被歪曲的文化,才能重振华裔雄风。他通过借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英雄传统来倡导一种建立在中国古代英雄侠义传统上的英雄主义。通过追溯中国历史文化,从华人角度重塑美国华人史,重新解读中国英雄主义经典名著,从而树立了能够真正体现中华传统和精神的华裔英雄形象,以此建构华人的男性气质,从而消解“种族之爱”和“种族之恨”的刻板印象。
  在美国华裔那里,英雄传统无处不在。在赵健秀看来,英雄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印刻在亚洲年轻人脑海深处儒家思想的主线”。像《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都是英雄传统的一部分,“这一英雄传统还包括司马迁和孙武的著作。这种英雄传统不仅造就了生活在中国国土的中国人,同样“造就了不需要生活在中国国土的带有中国性的华裔美国人。赵健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恢复中国移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力求以此建构美国华裔的英雄传统和华裔的男性气质,消除美国种族主义对华裔男性的种族的刻板形象。
  90 年代初期, 赵建秀进入小说创作。《唐老亚》 ( Donald Duk,1991) 描述华裔小男孩唐老亚通过梦境挖掘出那段曾被淹没的历史, 重构美国华人历史。主人公唐老亚不喜欢自己的迪尼斯卡通的名字, 作者有意在拼写时漏掉一个“C”,变成“Duk”,迪斯尼里的唐老鸭象征着美国主流白人文化,而主人公唐老亚永远也不可能变成真正的白人,诚如赵建秀所说的, “ 不管我们在穿着、说话和举止上多么象白人, 我们永远也成不了白人。”同时他也不喜欢自己是个华裔,这是受到白人社会对华裔潜移默化的影响。唐老亚一心想成为白人歌星弗雷德·艾斯泰尔,而白人对他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更令他惊奇的是他每晚做的梦,而且都梦见同一内容: 自己回到1869 年,亲身参加修建东西大铁路, 和其他华工一起经历各种辛酸苦辣, 亲眼目睹许多华工在工作中献出生命。在梦中,华人工头关公带领大家顶风冒雪铺设铁路,同时还与爱尔兰的工人们比赛,看谁一天铺设铁轨十英里,拿下一万元大奖。在关公的带领下,华工齐心协力,创造了日铺10.12英里的世界纪录。他并不是白人主流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怯懦懒惰、女性化、消极被动的形象,而是一个有智慧、有勇气的男子汉形象。唐老亚从梦中醒来后,为了印证自己的梦,他就和朋友阿诺德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从而从真实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中印证了祖先修筑铁路这段光荣的历史。当白人老师再一次在课堂上斥责华人怯懦忍让、缺乏男子气概时,唐老亚挺身而出:   莱特先生,你认为华人消极被动,没有竞争力,你错了! 是我们把萨米特隧道炸通的,是我们在内华达山脉的高山上连续两个严寒的冬天艰苦作业,是我们为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举行罢工并取得了胜利,是我们由于一天之内铺设的铁轨最长而创造了世界纪录,也是我们在普罗蒙特里铺下了最后一根枕木,正是像你一样无知的人才把我们华人排斥在那张照片之外。(Chin 151)
  华裔男性是美国历史的创造者之一,为美国铁路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美国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及其他文化媒介中,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和公正的待遇。在这部小说中赵建秀借用关公的形象,再现了华裔的英雄主义传统,重现这段被篡改、抹煞的历史。
  三
  《甘加丁之路》(Gunga Din Highway 1994)这部小说的标题来自于英国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一首名诗《甘加丁》,这首诗后来被改编为一部著名的好莱坞电影,它描写一个为侵略印度的英国殖民主义军队效劳的印度水伕。在赵健秀看来,甘加丁是民族叛徒,因此甘加丁之路是通向地狱之路。接受白人社会的主流文化,把美裔华人看成是下等低贱的外国人,是对美裔华人文化传统和属性的背离。
  小说一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创世、世间、地府和家园”。第一部分“创世”主要讲述了华人演员关龙曼一生的最大愿望,就是饰演陈查理这个角色。陈查理是一个虚构的美国华人侦探角色,在1925至1949年间的五十余部电影里都出现过,非常有名。这个角色通常由白人演员扮演。他代表了被白人主流社会和文化所接受的东方人的刻板印象:肥胖,缺乏性感,在白人面前总是唯唯诺诺,讲不标准的英语,为了取得滑稽的效果而捏造孔子的话。关龙曼一心一意想扮演陈查理而却不能如愿,这一事实揭示了:美国华人休想在好莱坞像白人演员那样地扮演真正的英雄人物。关龙曼只能无休无止地给上等的白人主角当低贱的配角。对赵健秀而言,这代表了关于美国华人的错误神话,必须揭露和摧毁。《甘加丁之路》充分反映了美国流行文化,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在创造和强加给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另一个这样的刻板印象就是傅满洲,他是一位鬼才,是西方人所惧怕的“黄祸” 的化身。
  赵健秀在《甘加丁之路》也援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传统,消解美国主流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华裔男性的刻板形象。小说通过关龙曼、尤利西斯·关、本尼迪克特·汉和迪戈·张等两代人、四个华人男子在美国的经历和感受,对好莱坞神话进行全面的修正,以具有讽刺和夸张性的语言努力消解主流文化对华裔男性刻板形象。像荷马史诗中的尤利西斯在他回家的路途中必须要回避各种各样的妖魔和陷阱一样,尤利西斯·关必须学会认识和回避他生长的这个社会里的这些各种各样错误的刻板印象。在整个小说里,尤利西斯一直讲到《关于我的电影》,意思是说他要创作自己的电影和叙述自己的本性,而不接受美国主流文化歪曲华人的那些电影。尤利西斯·关的名字不仅使人联想起西方文化中尤利西斯这个敢于冒险而又毫不缺乏性感的英雄人物,而且尤利西斯的“关”姓使人联想起《三国演义》和中国戏剧中的战神关羽。关公的英雄气概有力地驳斥了白人种族主义者捏造的美国华裔阴柔、服从的刻板形象。
  赵健秀在《甘加丁之路》中还利用了《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著名情节。尤利西斯·关、本尼迪克特·汉和迪戈·张年幼时在华文学校模仿“桃园三结义”,发誓结为兄弟。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一直困扰着尤利西斯,这种困惑使他几乎迷失了自己。垂死的马先生为他指引了方向。在医院里,马先生塞给尤利西斯一个用纸裹着的关公泥像,纸上用中文写着“孙子”。赵健秀利用这一情节试图表明:所有的美国华裔都是关公的子孙后代,所有的美国华裔都像关公一样勇敢无畏。
  《甘加丁之路》最后一章中描述了当尤利西斯、迪戈和本尼迪克特陪同一位待产妇女奔向医院时,这时的描写带有超现实的色彩。尤利西斯想像他们变成了一列快速火车,由华人民间传统和记忆的声音(包括他父亲的声音)推动火车前进。最后一句再次表明了尤利西斯前进的决心,越过唐人街和美国华人刻板印象的思想隔离区。婴儿的即将出世也给人带来希望,但是还有很长的斗争之路需要走。
  四
  英雄崇拜是民族心灵的一种建构。赵建秀对关公崇拜有加, 认为对士兵来说, 他是战神, 对士兵和高傲的索取者来说他是掠夺之神, 对舞文弄墨的文人来说, 他是文曲星, 对于那些在舞台上扮演他的人来说, 他是保护神。我们可以看出关公就是华人群体的“父亲”,他所具有的英雄气概和高超的武艺,是华人在异国他乡的险恶环境中能生存下来的精神力量(徐仲秋 12)。还由于赵建秀的每个作品都有关公, 再加上他个人刚正不阿, 不屈不挠地与种族主义作斗争, 他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的捍卫者, 成为关公的化身。在赵建秀看来, 华裔作家的任务是修正刻板形象, 重构华裔历史, 创建英雄传统, 而不是助纣为虐、加深扩大刻板形象的传播(张龙海 98)。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赵建秀毕竟是生长在美国的华裔,美国文化对他的影响要大于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他所塑造的关公的嗜血好战和崇尚暴力的英雄形象,不可能完全是中国经典文学角色,与中国神话中的文化意义相去甚远,同样会误导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男性气质的定义。事实上,他所塑造的美国华裔英雄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是两种文化结合的产物(徐颖果53)。他的表述充满美国文化元素,甚至西方文化元素和西方价值观。赵建秀塑造的华裔男性形象是既有中国民间英雄关公的威武外表,也有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精神,在赵建秀的作品中,中国民间英雄和美国硬汉形象合二为一。这也验证了对于赵健秀来说, 他要书写和恢复的是来到美国的中国移民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那到底什么才是理想的华裔男性气质类型?而美国学者张敬珏极力推崇中国传统的儒雅气质和不畏权贵的书生,力求建立完全不同于美国白人男性的新型美国华裔男子形象。美国华裔男性气质没有统一的标准,而问题的关键是要达到消解东方主义霸权对华裔男性刻板形象的利用,争取华裔男性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Frank,Chin.The Big AIIIEEEE!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Merdian,1991
  [2]Frank,Chin. Gunga Din Highway.Minneapolis: Coffee House Press.1995 [赵健秀:《甘加丁之路》, 赵文书,康文凯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4年]
  [3]Frank,Chin. Donald Duk. Minneapolis: Coffee House Press.1991
  [4]Liu,Chao.Frank Chin's Construction of Asian American Culture. Taiwan Hongkong and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1(2009):69-73[刘超:《赵健秀的亚裔美国文化建构》,《华文文学》,2009年第1期:第69-73页]
  [5]Meng,Zhuhuang. Frank Chin's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Chinese and Dilemma: Journal Of Ningxia U., 7(2008): 77-79, 105[蒙柱环:《赵健秀的美国华裔历史建构及其困境》,《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第77-79,105]
  [6]Xu,Yinguo.A Study on Frank Chin;s Writings.The Press of Nankai U.,2008[徐颖果:《跨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华裔文学—赵建秀作品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7]Xu,Zhongqiu. 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 in 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3(2008):11-12[徐仲秋:《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男性气质”的建构》,《文教资料》,2008年第3期:第11-12页]
  [8]Zhang,Longhai. Guangong vs.Mulan-The Cultural Dispute between Frank Chi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5(2004): 95-101[张龙海:《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95-101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以广南县壮族传统体育花街节的现状为背景,从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等方面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法,对广南县壮族传统体育花街节的历史渊源、传承方式进行分析,了解了壮族花街节的开展现状,总结了广南县壮族传统体育花街节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花街节;传统文化;健身价值  1.前言  壮族手巾舞起源于原始的祭祀乐舞,每年的花街节上,壮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背着装有五颜六色糯
期刊
摘 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之下,翻译人才的培养日趋重要。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翻译人才需求缺口大、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模式守旧等问题,本文通过认真审视 “新文化定位”下翻译人才所需的素质:广博的知识面、科技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出应在翻译人才培养中更新培养理念,优化培养内容,通过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培养机制的改革,实现翻译人才与翻译市场的“无缝对接”,为“新文化
期刊
摘要: 我国的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项独立的会计制度,建国初期我国基本建设会计制度的设立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尽管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进行了几次修改和完善,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体系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本文从会计运行环境变化对于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影响的视角,论述了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运行在会计学科体系、会计业务划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会计监督等方面,对于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所造成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合训分流的人才培养方式下机械类专业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和方法。分别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外围科技赛事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课程施训与舰艇装备结合,为海军培养高素质机电军官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合训分流;案例教学;专题式实验项目;科技赛事选题  机电部门是舰艇的核心部门之一,主要作用是保障舰艇所需动力以及各个部门的油、水、电、气等二次能源的供应。因此,舰艇机电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矿难事故频繁发生。它所带来的惨重损失与恶劣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在行政许可,行政监督检查,加强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投入等行政职责要求下,政府应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在行政责任的督促下充分体现出政府责任的存在价值,避免或最大程度上减少矿难事故。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明确煤矿业生产安全中政府责任的必要性以及政府责任的具体体现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以期通过政府有效履行职责来预防和治理矿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国防部;情报组织;联合出版物  2012年1月5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颁布了新的联合出版物JP2-01《军事行动联合和国家情报支援》。该出版物进一步改革了美国国防部联合情报机构的构架和国家情报支援机制,修改或细化了各机构的职能分工,力求在联合作战各层级之间及其内部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为美军获取及时有效的联合情报支援提供有力的组织体制保障。我们将JP2-01(2012)与2007
期刊
摘要: 本文在深刻剖析党性修养的具体内涵以及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结合新时期的具体形势,围绕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这一中心点,阐述了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具体因素,同时对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论述。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
期刊
摘要: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传承者。其素质如何,将会在社会未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实现“中国梦”、“强国梦”,需要加大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力度,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传承者。其素质如何,将会在社会未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前期,发生了大学生投毒案件,引人深思。分析少数大学生发生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智商、科学文化素质都不低,但为什么因一些锁事没有处
期刊
摘要: 在我国旅游行业二次创业中,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训练、训练计划的结合,可以通过旅游创业项目、技能培训实现。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教育与训练的结合可以培养创业学生的创业心理、创业组织能力、创业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可以塑造学生在不同阶段形成的创业品质、创业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教育及训练探索是通过创新思维训练、旅游创业项目训练、技能拓展训练实现大学生在旅游行业创业的自主决策能力、
期刊
摘要: 文献研究分析学校体育的位置,得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共同构成国民体育的大厦,三者缺一不可;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的作用,增强学生体质是它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依为命,学校体育应该引进竞技体育的可用手段,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对于群众体育而言,提供硬件和软件上的开放帮助。  关键词: 学校体育;国民体育;全面发展教育;竞技体育;群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