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资料收购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叶荣强在《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七期上撰文,提出了档案征购(收购)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征购(收购)工作的定位。作者认为,首先要明确档案征购(收购)是一种档案行政执法行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重视档案征购(收购)工作,尽快把档案征购(收购)工作摆上工作议程,尽最大可能减少非国有重要档案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尽快明确从立案、调查、审查、告知到处理、存档的强制档案征购(收购)工作流程,确保开展档案征购(收购),做到程序合法、手续严密,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法律诉讼。其次,档案征购(收购)是一种特殊的档案征集工作方法,各级国家档案馆不能借口档案行政执法在档案征购(收购)工作上的缺位而对非国有重要档案不作为同时,又必须认真区分档案征购(收购)与档案捐赠、档案寄存存在明显差异,采取不同办法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档案征购(收购)经费的保障。各级档案部门理应借鉴博物馆、纪念馆的成功做法,积极呼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重视珍贵档案的收集和收藏,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积极推动此项工作早日走上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三,开展档案征购(收购)工作应注意以下具体问题。一是科学鉴别征购(收购)物品。二是合理确定征购(收购)价格。三是必须明确档案资料征购(收购)只是档案征集工作的一种补充形式,不可列为主要征集方式,档案部门更多地还需要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来规范各种重要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珍贵档案信息资源。四是注意与档案接收工作的区别。五是注意与捐赠奖励的区别。六是注意开展征购(收购)应只做不说或者少说,对征购(收购)行为和征购(收购)物品不宜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以免引起社会连锁反应,增加档案征集负面结果。
国家对私有档案的监控
马从敏在《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三期上撰文指出,为维护国家档案资源完整的需要,使私有档案管理日趋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国家应将私有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鉴定、保管到开发利用等纳入监控范围。在对私有档案立法时应明确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私有档案的监控主体,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起私有档案的监管职责,把私有档案纳入法制化监管范围。
作者指出,在监控内容上要建立以下九种制度。1、私有档案登记制度,包括明确监管范围和重点、发出登记通知书或建议书、进行登记、登记反馈信息和奖惩措施。2、私有档案保管报告制度,包括对私有档案的保管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保管报告制度和必要时的代管、收购制度等。3、国家优先购买权制度,包括鼓励私有档案所有者捐赠档案、建立国家优先购买权制度、确立私有档案征购制度。4禁止私有档案擅自出口制度。5、私有档案寄存制度。6、私有档案的公布利用制度。7、私有档案征用制度。8、对私有企事业单位的特别规定。9、私有档案收集制度。
杜绝不稳定因素确保企业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
梁秀瑜在2007年第七期《中国档案》上撰文指出,导致企业数字化档案信息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除来自电子文档自身易修改的缺陷、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物理环境如设施被盗、电磁信息辐射泄露、电干扰、电源不足等等造成保存及传输运行时的数字化档案或载体介质信息的不稳定外,还包括以下两个原因:1、系统软件的先天不足。一是系统软件两三年就要更新一次,开发之快,档案部门的人力和物力都难以跟得上;二是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每1000行程序就可能会出现一个漏洞,为黑客的攻击留下了余地;三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己维护方便,往往开设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后门”,假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关键技术设备受制于人。2、人为的疏忽失误和蓄意破坏。
作者认为,要确保企业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安全意识先行是保障企业数字化档案稳定的基础;信息安全技术运作是确保企业数字化档案稳定的核心;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维护企业数字化档案稳定的关键。
档案编研中背景信息的重要性
刘国伟在《上海档案》2007年第三期撰文指出:档案背景信息在档案编研成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对档案背景信息的作用进行专门阐述:背景信息具有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的作用。它是完整和充分理解文件必需的信息;是完整和充分理解文件有关的活动和事务所必需的信息;是文件处理过程有关的信息;是有效管理和长期保存文件所需要的信息;是有效检索和利用文件所需要的信息。
作者认为,背景信息从主体上看,有个人、机构和团体和家族等背景信息;从类别上看,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等背景信息;从内容上看,有社会关系、法律关系、历史文化、政治关系背景以及包括各专业、各门类的专业关系背景信息等。在社会关系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个人关系、家族关系和职业关系等背景信息;在法律关系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当事人、当事机构、当事家族等的法律地位背景信息;在历史文化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人文环境、团体风貌、社会结构、学术研究和学术会议等背景信息;在政治关系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党团、参与党团活动及政党派别等背景信息;专业背景信息,则主要依靠各专业、各门类、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来细分。
警惕要你命的六种小病
生活越来越便利,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疾病也与日俱增。但是,倘若不是晚期,癌症也有可能治愈。所以,若你及时地发现了那病魔的萌芽,那么连根拔除它的机会就很大。
1、睡觉流口水,不仅仅是可爱
你会为你睡觉时流口水而不好意思吗?这可不是可爱或不卫生那么简单。它可能是由于你的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常说的“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口腔内的卫生没有打扫好,也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炎症、睡觉流口水,也是在提醒你,小心牙周病,要去看牙医了!
2、脚有些肿?不可轻视
最近脚有些肿,还伴随着痛痒……这个看似寻常的症状,可不能小瞧。它很有可能是在对你说“你的静脉出了问题!”脚肿了,往往是由于静脉栓塞而引起的,及时看医生的话就没什么事,不然很可能导致下肢浮肿,甚至会引发肺栓塞,影响到你的生命安危。静脉中的一些小血管被堵塞住了,血液就回流不畅,才会出现脚肿的症状,所以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你的脚肿,通过按摩不仅无法退下去,反而越来越严重的话,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
3、视力减退的幕后黑手
最近的工作忙到想吐,你整夜整夜地在电脑前加班,视力明显下降。你要当心了!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可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的四周,会有发胀的感觉,就十有八九是肝脏出了问题。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过疲劳,用眼不当会影响到肝脏。
4、彩圈——失明的先兆
你在看灯光时,发现灯光周围出现彩圈?别觉得新奇,这可不是你的特异功能。它预示着你可能患上了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以导致失明的眼病,早期症状是出现虹视,就是这种看见彩圈的现象。彩圈近看较小,远看较大,紫色在内,红色在外。
5、胃痛,还是心脏病?
你患过胃病,所以这次竟把心脏病的先兆当成了胃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报警。与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
6、瘢痕变化,不良征兆
如果身上一些慢性皮肤病,如烧伤或外伤后瘢痕疙瘩,或慢性皮炎等,最近忽然发生了一些莫名其妙变化,可一定提高警惕了。若经过治疗,这些病变反而增大,或者破溃、变硬、变厚、色素加深、角化过度甚至出血,这时,应该警惕有皮肤癌可能。并且,如果皮肤上出现了一些硬硬隆起小肿块,还老是下不去话,必须到专科医院检查了。
叶荣强在《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七期上撰文,提出了档案征购(收购)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征购(收购)工作的定位。作者认为,首先要明确档案征购(收购)是一种档案行政执法行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重视档案征购(收购)工作,尽快把档案征购(收购)工作摆上工作议程,尽最大可能减少非国有重要档案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尽快明确从立案、调查、审查、告知到处理、存档的强制档案征购(收购)工作流程,确保开展档案征购(收购),做到程序合法、手续严密,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法律诉讼。其次,档案征购(收购)是一种特殊的档案征集工作方法,各级国家档案馆不能借口档案行政执法在档案征购(收购)工作上的缺位而对非国有重要档案不作为同时,又必须认真区分档案征购(收购)与档案捐赠、档案寄存存在明显差异,采取不同办法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档案征购(收购)经费的保障。各级档案部门理应借鉴博物馆、纪念馆的成功做法,积极呼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重视珍贵档案的收集和收藏,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积极推动此项工作早日走上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三,开展档案征购(收购)工作应注意以下具体问题。一是科学鉴别征购(收购)物品。二是合理确定征购(收购)价格。三是必须明确档案资料征购(收购)只是档案征集工作的一种补充形式,不可列为主要征集方式,档案部门更多地还需要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来规范各种重要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力求最大限度地控制珍贵档案信息资源。四是注意与档案接收工作的区别。五是注意与捐赠奖励的区别。六是注意开展征购(收购)应只做不说或者少说,对征购(收购)行为和征购(收购)物品不宜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以免引起社会连锁反应,增加档案征集负面结果。
国家对私有档案的监控
马从敏在《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三期上撰文指出,为维护国家档案资源完整的需要,使私有档案管理日趋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国家应将私有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鉴定、保管到开发利用等纳入监控范围。在对私有档案立法时应明确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私有档案的监控主体,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起私有档案的监管职责,把私有档案纳入法制化监管范围。
作者指出,在监控内容上要建立以下九种制度。1、私有档案登记制度,包括明确监管范围和重点、发出登记通知书或建议书、进行登记、登记反馈信息和奖惩措施。2、私有档案保管报告制度,包括对私有档案的保管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保管报告制度和必要时的代管、收购制度等。3、国家优先购买权制度,包括鼓励私有档案所有者捐赠档案、建立国家优先购买权制度、确立私有档案征购制度。4禁止私有档案擅自出口制度。5、私有档案寄存制度。6、私有档案的公布利用制度。7、私有档案征用制度。8、对私有企事业单位的特别规定。9、私有档案收集制度。
杜绝不稳定因素确保企业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
梁秀瑜在2007年第七期《中国档案》上撰文指出,导致企业数字化档案信息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除来自电子文档自身易修改的缺陷、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物理环境如设施被盗、电磁信息辐射泄露、电干扰、电源不足等等造成保存及传输运行时的数字化档案或载体介质信息的不稳定外,还包括以下两个原因:1、系统软件的先天不足。一是系统软件两三年就要更新一次,开发之快,档案部门的人力和物力都难以跟得上;二是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每1000行程序就可能会出现一个漏洞,为黑客的攻击留下了余地;三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己维护方便,往往开设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后门”,假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关键技术设备受制于人。2、人为的疏忽失误和蓄意破坏。
作者认为,要确保企业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就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安全意识先行是保障企业数字化档案稳定的基础;信息安全技术运作是确保企业数字化档案稳定的核心;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维护企业数字化档案稳定的关键。
档案编研中背景信息的重要性
刘国伟在《上海档案》2007年第三期撰文指出:档案背景信息在档案编研成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对档案背景信息的作用进行专门阐述:背景信息具有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的作用。它是完整和充分理解文件必需的信息;是完整和充分理解文件有关的活动和事务所必需的信息;是文件处理过程有关的信息;是有效管理和长期保存文件所需要的信息;是有效检索和利用文件所需要的信息。
作者认为,背景信息从主体上看,有个人、机构和团体和家族等背景信息;从类别上看,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等背景信息;从内容上看,有社会关系、法律关系、历史文化、政治关系背景以及包括各专业、各门类的专业关系背景信息等。在社会关系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个人关系、家族关系和职业关系等背景信息;在法律关系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当事人、当事机构、当事家族等的法律地位背景信息;在历史文化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人文环境、团体风貌、社会结构、学术研究和学术会议等背景信息;在政治关系背景信息中,又可分为党团、参与党团活动及政党派别等背景信息;专业背景信息,则主要依靠各专业、各门类、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来细分。
警惕要你命的六种小病
生活越来越便利,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疾病也与日俱增。但是,倘若不是晚期,癌症也有可能治愈。所以,若你及时地发现了那病魔的萌芽,那么连根拔除它的机会就很大。
1、睡觉流口水,不仅仅是可爱
你会为你睡觉时流口水而不好意思吗?这可不是可爱或不卫生那么简单。它可能是由于你的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常说的“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口腔内的卫生没有打扫好,也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炎症、睡觉流口水,也是在提醒你,小心牙周病,要去看牙医了!
2、脚有些肿?不可轻视
最近脚有些肿,还伴随着痛痒……这个看似寻常的症状,可不能小瞧。它很有可能是在对你说“你的静脉出了问题!”脚肿了,往往是由于静脉栓塞而引起的,及时看医生的话就没什么事,不然很可能导致下肢浮肿,甚至会引发肺栓塞,影响到你的生命安危。静脉中的一些小血管被堵塞住了,血液就回流不畅,才会出现脚肿的症状,所以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你的脚肿,通过按摩不仅无法退下去,反而越来越严重的话,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
3、视力减退的幕后黑手
最近的工作忙到想吐,你整夜整夜地在电脑前加班,视力明显下降。你要当心了!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可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的四周,会有发胀的感觉,就十有八九是肝脏出了问题。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过疲劳,用眼不当会影响到肝脏。
4、彩圈——失明的先兆
你在看灯光时,发现灯光周围出现彩圈?别觉得新奇,这可不是你的特异功能。它预示着你可能患上了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以导致失明的眼病,早期症状是出现虹视,就是这种看见彩圈的现象。彩圈近看较小,远看较大,紫色在内,红色在外。
5、胃痛,还是心脏病?
你患过胃病,所以这次竟把心脏病的先兆当成了胃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报警。与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
6、瘢痕变化,不良征兆
如果身上一些慢性皮肤病,如烧伤或外伤后瘢痕疙瘩,或慢性皮炎等,最近忽然发生了一些莫名其妙变化,可一定提高警惕了。若经过治疗,这些病变反而增大,或者破溃、变硬、变厚、色素加深、角化过度甚至出血,这时,应该警惕有皮肤癌可能。并且,如果皮肤上出现了一些硬硬隆起小肿块,还老是下不去话,必须到专科医院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