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奶牛的夏季饲养管理

来源 :畜牧与饲料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加强夏季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环节。在夏季26℃以上高温条件下,奶牛产奶量下降,而且发情机制紊乱,激素平衡失调,因而使配种受胎率下降,特别是对高产奶牛的影响更为明显。据测定,泌乳的荷兰牛在32℃时,饲料消耗量大约减少20%,在40℃时减少至零,同时反刍减少40%。由此可见,夏季饲养管理应以增加奶牛采食量作为饲养的中心环节。
其他文献
症状眼观该牛运步不灵活,四肢僵直,走路跛行,后躯摇摆。畜主日:病牛舔食泥土、墙壁、铁器,愿食污秽的垫草,并经常卧地不愿站立。
伴随着社会的开放,少数民族文化的转型迫在眉睫,文化变迁已经成为一种事实的存在。在少数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基础,对传统文化的超越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对某奶牛场乳样进行检测,并对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
壳聚糖是一种抗茵谱较广的天然物质,对细菌、酵母菌、真菌等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综述了壳聚糖对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抗茵活性以及影响壳聚糖抗茵活性的各种因素、抗菌
奶牛不育是指奶牛暂时或永久性繁殖障碍,一般把母牛的不育称为不孕症,关于奶牛不孕的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育成母牛达20个月龄不孕,产后母牛80d不孕和高产奶牛(指300d
本研究从生态人类学角度全面阐释了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目的、意义,建构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可行性理论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三种模式和
对42例经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弥漫型肝细胞肝癌(DTHCC)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诊断为DTHCC36例(85.71%),提示肝弥漫性病变6例;CT增强扫描后动脉
我国运动员就业率下降现象普遍存在,目前退役运动员整体就业安置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冷门项目退役运动员就业形势尤为严峻.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运动员就业安置从政府包办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