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农产品对外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柑橘作为我国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之一,也迎来了新的出口贸易契机。因此,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柑橘出口市场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的出口潜力,对提高我国柑橘属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并扩大出口有着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本文按照“出口现状—市场细分—潜力测算—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具体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对2006-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柑橘出口贸易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总体分析以及分6个不同区域分析,并通过计算TC指数和RCA指数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柑橘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总体的柑橘出口额以及在“一带一路”国家柑橘进口市场上的份额都在不断增加;中国与各个区域的柑橘出口贸易状况逐步改善,东盟是中国最重要的柑橘出口贸易伙伴;中国柑橘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都在不断提升。然后从基本经济状况、市场销售潜力、市场准入障碍以及国家制度环境这4个方面来构建柑橘出口市场细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柑橘出口市场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较大,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缓慢;人均柑橘消费水平差别较大,东盟国家的柑橘进口消费占比较高,而中东欧国家相对较低;柑橘市场准入水平各异,东盟等自贸区国家相对容易进入;可以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柑橘出口市场分为4类:主要柑橘贸易国、次要柑橘贸易国、柑橘贸易潜力国以及柑橘贸易拓展国。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主要柑橘贸易国和次要柑橘贸易国合并后作为第1类市场,柑橘贸易潜力国作为第2类市场,柑橘贸易拓展国作为第3类市场,然后针对不同的柑橘出口市场分别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并计算中国对各个市场的柑橘出口潜力。研究结果表明,3类柑橘出口市场分别对应3种贸易潜力类型:第1类市场总体的柑橘贸易潜力值为1.18,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第2类市场总体的柑橘贸易潜力值为0.80,属于贸易潜力开拓型,第3类市场总体的柑橘贸易潜力值为0.67,属于贸易潜力待开发型;3类市场中有少部分国家的贸易潜力类型与市场总体不一致。最后在梳理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柑橘出口贸易的总体对策和细分市场建议。总体对策:提高柑橘产品质量,增强我国柑橘的贸易竞争力;优化柑橘出口贸易结构,全面拓宽柑橘出口市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柑橘出口环境;注重品牌打造,提升我国柑橘的国际知名度。细分市场建议:深化中国与潜力成熟型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快中国与潜力开拓型国家的贸易通道建设,促进中国与潜力待开发型国家的自贸区建设。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柑橘出口市场细分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本文引入了“一带一路”国家柑橘市场销售潜力、市场准入以及国家制度环境方面的有关指标,如人均柑橘消费量、柑橘进口市场占有率、柑橘进口消费占比、柑橘进口关税税率等,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柑橘出口市场细分指标体系的构建。(2)在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本文首次引入了“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自由度这一影响因素,然后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分别测算中国的柑橘出口潜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的测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