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为孩子“开垦”一片沃土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社会瞬息万变,经济高速发展,孩子们的思想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完善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大的波动和偏离。思想道德心灵的滑坡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深思的问题。班主任作为每个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更应拥有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用“心”执著地去爱那些学生;用“心”敲开学生们那扇禁闭的心扉之门;用“心”开垦出一片孩子们得以成长的沃土……只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善待学生的错误,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有的放矢地鼓励引导孩子,我相信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丰收的硕果。
  爱心真心信心策略疏导关爱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反复咀嚼着这些从古至今的教育名言,心里充盈着一种对师责的触动,也恍如打开了心门,让我感觉到身为一名班主任的无上荣耀和无尽责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心灵素质的优劣,品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兴衰的命运,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也是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现今的社会瞬息万变,经济高速发展,孩子们的思想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孩子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倾向,如焦虑、浮躁、高傲、敌视、冷漠……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完善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大的波动和偏离。现代社会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家长的不理解,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诱惑使很多孩子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思想道德的滑坡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深思的问题。
  班主任作为每个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更应拥有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用“心”执着地去爱那些学生;用“心”敲开学生们那扇禁闭的心扉之门;用“心”开垦出一片孩子们得以成长的沃土……
  一、构建师生的“三心”机制
  1.了解学生要用“心”
  我们应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结合起来,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个性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及时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个案一】用心使孩子扬起生命的风帆
  笔者所在班学生烽,因为一件小事,在学校对另一位同学大打出手,老师劝解时,他反倒一副理直气壮的架式。如果以暴治暴,势必适得其反,笔者经过了解得知,该生在出生不久后,母亲便服毒自尽,在爷爷、奶奶、父亲的宠爱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极具攻击性的性格。针对这种孩子,做教师的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他,感化他。在课余时间,笔者邀他坐在操场的树荫下,让他谈一谈内心的想法,对老师对同学的看法,同时也请他站在被打同学的位置,站在老师的位置,去好好想一想,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没出训斥、没有打骂。在班队会中,他主动承认了错误,笔者趁机要求全班同学共同帮他改正缺点,伸出友谊温暖的双手接纳他。几次谈心、几次生活中的关爱,他的心结解开了,现在已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当上纪律委员,成为老师得力的小助手。一颗生病的小幼苗,重新茁壮成长,真让人欣慰。
  2.关爱学生,要真“心”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更需要耐心和爱心。老师的点滴关爱,都可能唤起一颗沉睡的心,一个眼神、一个笑脸、一次中肯的表扬、一次真诚的谈话都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为他滴眼药水、送他上医院、课后的作业辅导、为他盛饭,他们都十分感激,在他们的笔下,老师是他们的贴心人!用心爱他们吧,每位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长大后都可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
  3.激励孩子,有信“心”
  树立信心是成功的基础,我们应始终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这一信念,应摒弃传统的评价方法,运用多元视角,建立激励评价机制,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随时发现闪光点,使其张扬个性、发挥特长,使他们树立起信心。
  【个案二】信心,让我成功转化了他
  学生小宏,通常在我们老师的心目中是所谓的“差生”,刚接手教他时,他从不做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十几分,放学在路上玩耍迟迟不肯回家。通过家访得知,该生父母的智力比正常人低,平时对他很少管束,对他的学习更不过问,以前的老师对他已失去信心,放任自流,导致他自暴自弃,不思进取,针对这样的孩子,应去发现他的闪光点。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他劳动比较积极,于是不失时机地表扬他。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为何对学习,对作业不感兴趣,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问题;二是因为有些题目他根本不会做,感到学习很困难。对于宏,我为他专门设计一些难度较小,数量较少的作业,并且对他的作业评价标准也相应降低,一般同学只能算是及格的作业,对他就打上优,对于他点滴的进步,都毫不吝啬予以鼓励。告诉他,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心中默念“相信自己,我能行”;笔者还指定班级中的一位班干部帮助他。慢慢地,他自己觉得学习变轻松了,同学们喜欢和他一起玩了,每次考试都能七八十分,身上的其他小毛病也不治而愈。
  二、实施“四多”策略
  1.多言传身教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学习的榜样,在有意无意间,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老师,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很多时候,我们刻意地指责学生懒惰、马虎、自觉性不强……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有时做的够好吗?在操场上教师随手捡起一张纸片,公交车上一次主动让座,大扫除中一起带头冲洗厕所,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比起枯燥的说教,效果好上百倍。
  2.多无声对话   大凡班主任老师都有让学生写周记的习惯,周记是孩子生活的写照,内心的倾诉,教师应好好利用这个窗口。在批阅学生的周记中,笔者发现学生中有些是对生活的困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有些是对父母的不理解;有些是对学习压力太大难已承受,此时老师在文章后的评语,便是与孩子一次心灵的无声交流,为孩子指引正确的航向。
  【个案三】春风化雨,解开心结
  学生媛是位文静,诚实的孩子。一次,她在周记中写道:“妈妈,我恨死你了”文章大意如下:放学后她在家写作业,突然母亲怒气冲冲地质问她,放在桌上的20元钱,被她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媛一再申明,自己没有拿钱,但她母亲就是不信,大声责骂她,根本听不进女儿的解释。直到晚饭时,父亲回家说他拿了20元钱去买药了,此事才真相大白。小媛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没吃。她说:她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相信女儿,为什么会认为女儿是贼,她觉得万分的伤心与痛苦,并心里发誓再也不理母亲了。看了这样的内心独白,笔者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绪之中。的确,像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处理不好,轻则破坏母女关系,重则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或者出现更严重的后果。笔者在她的文章后面这样写道:小媛,老师理解你的心理感受,你母亲确有不对的地方,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你;但小媛,你要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哪有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呢?他们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养长大,花费了多少心血啊!我们应该替父母想一想,冤枉了你,我想他们一定也很难受,你现在不理他们,他们将会更难过的,把你的文章和老师的评语给父母看一看,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一谈,我相信:你会发现,父母还是那么慈祥,还是那样地疼爱你,老师相信,你也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一周后看到小媛的周记,她已与父母和好如初。
  3.多心理疏导
  当年大禹治水之所以取得成功,靠的不是堵,而是疏。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个性很强,一味地批评、说教、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应该理解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去疏通。
  在高年级的学生中,有些男女同学之间会产生朦胧的情素,这既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又耽误学习,碰到这样的事,还是需要开诚布公的好。一次班队课上,笔者让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都谈到小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不该去想这些事,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也曾和你们有些同学一样,对某位同学产生过好感,这很正常,不过我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真挚的友谊,大家一定要摆正思想,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后,再去谈感情,到时老师将祝福你们!大家哈哈大笑……事说开了,也就释然了,万不可秘密“提审”或班中点名,假如这样做,也许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4.多群体关爱
  每个人都不能独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帮助,集体的温暖,友谊的双手,爱能创造奇迹。
  【个案四】离群的孤雁又归队了
  学生小雯,胆小、内向,在一次周记中,她流露出较强的轻生意向,引起我极大的震惊,摘录周记如下:这段时间我总在想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义呢?人死了升天、升天再投胎,真想不明白,学校里,同学们不喜欢我,看不起我,自己又笨又难看,活着真是受罪,人怎样死最快活呢?上吊、跳海、割脉?依我的想法,吃上大量的安眠药,这样的话,会死得很安祥,睡下时面带微笑,永远不再醒来……笔者不相信这样的文章,竟出自一位只有十来岁的孩子之手。
  其实,小雯在笔者的印象中,并不难看,成绩也不错,只是成天低着头,沉默寡言,碰到老师也从不主动打招呼,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如何才能解开小雯的心结呢?一次,我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故事《爱的力量》:在一所学校里,老师栽下两盆同样的花,分别放在教室里,很少有人去的礼堂里,老师要求,同学们对教室的那盆花说话、唱歌,一段时间后教室里的花开的妖艳欲滴,而同样浇水施肥,但少有人关心的那盆花却快要枯死了。这时老师让同学们将快要枯死的花搬进教室,对着它唱歌、说话,奇迹出现了,快要枯死的花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我殷切地地希望同学们把爱洒向身边的人,洒向每个角落。随后笔者叫来班长,让班长发动同学主动接近小雯,时时关心帮助她,和她做好朋友,一周、二周……小雯的脸上出现了少有的灿烂的笑,穿着也变得干净漂亮了,远远看到我,会轻轻叫一声:“老师好”。一次音乐课上,在同学们的再三邀请下,小雯的一首“同一首歌”搏得阵阵掌声,真没有想到小雯天生一副好嗓子。小雯变活泼了,下课和同学们一起跳绳,上课积极发言,学习积极性高,成绩进步很快,在我校的知识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从报道中,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孩子认识、心理的偏差,而导致惨痛后果的案例,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小雯的事例也许并非个别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促使他们人格的完善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一个孩子的心灵之门封闭时,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包容、尊重,并利用多种渠道,找到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让孩子敞开心扉,积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团结的校园和班级氛围,使每个生活其中的人,感爱到集体的温暖。我们更应该谨记,人世间,没有比“心”更伟大的力量,“爱心”能创造一切奇迹,“真心”是最大的动力,让我们携起手来,播撒“心”的种子,把“心”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洒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真心,用我们的诚心,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眼中的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老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只要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能用“心”开垦出一片孩子们得以成长的沃土,善待学生的错误,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有的放矢地鼓励引导孩子,我相信: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丰收的硕果。
  参考文献:
  [1]顾春.中小学德育专题.华夏出版社,2003.
  [2]华红琴,翁定军,陈友放.人生发展心理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3]常静,王绪海.班主任教研的探索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2008,(04).
  [4]海姆·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京华出版社,2006.
  [5]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Ⅱ.2004.
  [6]李玉萍.一份特别的教案.2003.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难,难在学生的阅读基础薄弱、技巧指导不足、师生互动不够、自主创新滞后以及资源整合不丰等方面,作为教师,应当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作文 教学成效 写作技巧 实践活动    在高中作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点,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究与尝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针对目前作文
【摘要】为了使区域性的教师资源、学科建设均衡发展,采取骨干支教的方式,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些学校的薄弱学科发展。实现了用一个人带动一个学科,引领一支团队,影响一所学校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骨干支教 理念接力 行为带动 反思跟进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些学校的薄弱学科发展,桥东区教育局实施了骨干教师支教工程。2009年6月,把省、市级骨干教师派往各
[摘要] 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画促说写”的尝试。以画促说写是结合儿童喜爱画画,想像丰富,好奇心强的特点,将画画与说话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表达的方法,这降低了低年级写话训练的难度,为逐步平稳过渡到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低年级 作文教学 以画促说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靠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儿童在感受形象时,观测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
[摘要] 学问本是同根生,缠绵牵连互为命。如何一刀分清楚,一边学来一边问。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科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阐述了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措施。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科学 培养 提出问题 能力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三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是个老话题,又是个新课题。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更要加强对积累的内在机制、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语言文字训练期待着更为具体、切实的理论指导和方法研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全面地理解小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是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的前提,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也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
[摘要]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复杂多样,流派纷呈。画面多以变形、夸张、怪诞的形象出现,这对于中学生而言,如何欣赏无疑是一道难题。本文正是通过对现代主义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中国古代传统文人写意画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最本质的艺术特征,以帮助中学生提高审美素养。  [关键词] 现代主义 艺术特征 具象 抽象 主观 客观    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我们常常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样
[摘要]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通过课前演讲、语文活动、小组竞争、多媒体使用等多种手段,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生,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关键词] 演讲 活动 竞争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
[关键词] 分娩期产妇护理 学生 快乐    【教学背景】  中专护生,大多数是15~18岁的少女。对于“分娩”这个生理现象,大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影视媒体等,略有目睹耳闻,但给她们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无疑均是“很痛”!为给学生创建一个接纳的、丰富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其“绝不生孩子”的不良阴影;让学生充分认识分娩是一个“痛并快乐”的生理过程,白衣天使应尽可能地去做好护理,减轻产妇
1 研究目的  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日语授受关系句型是学习的一个难点。特别是日语「てもらう」句型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学习者的一个语法点。  笔者在日语教学中,经常会从学习者的口中听到如下的说法。  (1)??友達に頼んで、お弁当を買わせました。  (我拜托朋友,让他给我买了盒饭。)  (2)??先生、ここよく分からないので、教えさせたいのですが…  (老师,这个不太明白,想让你教我一下……)  类似于
在性别偏差较大的专业学校里,如护理、幼师等,出现了同性恋倾向现象。学生长期生活在单一性别环境下,大多只与同性同学接触,同性之间交往过密,有部分学生的爱情对象发生了错位,喜欢同性的现象在幼师学校中时有发生。就目前出现在幼师女生中的同性恋倾向问题从来源、现状、成因和解决策略方面做初步探索,希望在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这一苦恼。  幼师女生同性恋倾向现状成因解决策略性教育在教育中是个敏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