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大数据建设初步探索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stud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搜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及92家肝病医联体单位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及样本库等肝癌临床数据,采用动态的数据提取-转化-加载流程,结合临床科研需求及大数据治理标准,构建原发性肝癌大数据(PLCBD)。PLCBD初步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33 709例,包含人口信息学、病史、诊断等17个子库,1 421条维度。PLCBD建设实现了全程可视化,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能够满足肝癌临床与科研需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床突旁动脉瘤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置入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205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所有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和载瘤动脉远、近端直径,选择合适尺寸的PED置入,必要时填入弹簧圈。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缺血性卒中,进一步采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证实缺氧可诱导胶质瘤细胞的逆分化或维持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而导致化疗抵抗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87、GL261胶质瘤细胞株,经磁珠分选获得CD133+CD15+Nestin+和CD133-CD15-Nestin-细胞。分选的细胞经常氧-缺氧培养后行免疫荧光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D133、CD15、Nesti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进一步添加替莫唑胺(TMZ)
目的探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使用Pipeline Flex FD治疗的3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共45个动脉瘤(其中7例为串联宽颈小动脉瘤),分布于颈内动脉(38个)、椎动脉(3个)、大脑中动脉(3个)及大脑前动脉(1个)。动脉瘤最大径为2.0~3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外囊完整剥离术、外囊次全切除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腹腔镜下外囊完整剥离术组(A组,n=14)、腹腔镜下外囊次全切除术组(B组,n=14)、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组(C组,n=12)。观察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及肛门首次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资料,男性43例,女性18例,年龄24~74岁。两组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联合断流术。根据术后抗凝方式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n=31)和对照组(仅阿司匹林,n=30)。术后随访血小板计数、
目的探索自主设计3D打印截肝导板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肠外科45例肝癌手术患者资料,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40~70岁。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D打印截肝导板辅助肝癌切除,n=25)和对照组(传统肝切除手术,n=20)。计算观察组虚拟切除肝体积、实际切除肝体积等,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相关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
目的探讨半肝切除联合循环牵拉胆管缝合法在治疗高位胆管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采用半肝切除联合循环牵拉胆管缝合法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所致高位胆管损伤的11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合并左右肝管汇合部的损伤,6例合并右肝动脉损伤,其中1例右肝动脉及门静脉右支同时损伤,5例合并右肝萎缩。LC到肝切除中位时间间隔17.0(2.0~61.0)个月。既往胆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预防与治疗是肝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一大难题,其危险因素众多,治疗手段有限。患者的基础疾病、肝脏的合并症、肝切除体积过大等都将导致术后残肝体积不足或功能下降,增加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而目前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手段有限,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键在于对高危患者的准确评估与筛查。本文从PHLF的定义、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外科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200例,80例不符合急性肺损伤诊断退出,共纳入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HFNCO组和鼻导管组,各60例。记录两组拔除气管插管即刻、拔管后2 h、拔管后第1天和第2天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和PaCO2,比较再插管率、ICU停留时间。结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32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男性12例,女性20例。入选患者按包虫病灶数目分为单发组(n=17)和多发组(n=15),按病灶直径分为微小组(n=12)和大中组(n=20)。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AST、ALT变化。结果单发组手术时间为1.5(1.0,1.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