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革新理念,创造性地展开作文教学,扭转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格局,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形成求真、求善、求美的品质,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
关键词:精神家园;求真;求善;求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35-2
作文应该是学生表达主体感受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他们说真话、说心里话、展开想象翅膀的阵地,是他们“独抒性灵”、“标新立异”的依托。翻阅学生的习作,原本应当是教师的一大乐趣,我们可以随着孩子的笔触走进他们的世界,探访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灵动。但令我们遗憾的是,如今的学生作文往往是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寻不见真善美的感动。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的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这与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相差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笔者深感,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革新理念,创造性地展开作文教学,扭转这种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格局,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形成求真、求善、求美的品质,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
一、求真: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的立足点
人可能有许多美德:勇敢、智慧、创造力、帮助、乐观等等,但如果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说假话的人,这一切都将失去,因为真实、诚实是所有美德的基础。对于学生,“求真”更是他精神家园的立足点。
学生写真话,作文时就能言之有物。只要你写心里话,吐真情,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均可入文;家事、国事,事事可论,父母、师长、亲朋、同学,桩桩可叙。只要写生活,写真话,作文时自然不会有“无米之炊”之难了。
学习作文技巧应该从写真话开始,真话是质朴的,而质朴中就蕴含着难得的技巧。宋代的李涂就曾精辟地指出:“文章不难于巧(技巧)而难于拙(自然朴实),不难于曲(内容曲折)而难于真(朴素),不难于细(烦琐细节)而难于粗(简赅),不难于华(华美)而难于质(质朴)。实践证明,写真话是学生作文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写真话是作文教学最佳的切入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古语也告诉我们指导学生积累和模仿是培养其学写真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真与美,在积累和模仿中养成自己“求真”的优良文风。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表现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语言优美的文章多得不胜枚举,如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鸟》、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经常让学生反复精读这些文章,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文章为什么会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学生通过品读和体验作品的形象及意境,大都能体会到是文章中处处洋溢着的生活气息让读者引起了共鸣,是文章中浓郁深挚的感情撼动了广大读者的心。我曾启发学生思考:“像《背影》一文中体现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深情的事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经常见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唤出了学生无数的回忆和联想,激发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切身体验和思想情感。于是,我抓住时机,让学生马上模仿《背影》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要求他们通过感人事例的描述,表现亲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与体贴。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我读到的文章内容不再只有“妈妈深夜冒雨背我去看病”、“辛苦了一整天的爸爸坚持陪我读书到半夜”之类假的、编的或抄袭的、早已被嚼得烂极了的牙秽,取而代之的多为他们生活中真切经历过或感受过的活生生的事例。有位学生模仿《背影》写了一篇题为《父亲的身影》的作文,文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处于叛逆期的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一次打游戏晚归,当他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准备迎接父亲打骂教育时,等来的却是父亲的一声叹息,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倦怠的面庞、略显佝偻的脊梁一下子触动了他的心,内心的愧疚、不忍之情倾泻而出,情感的细腻让我动容。我把这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后,大家都很感动,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好文章首先是能反映和表现真实生活的,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二、求善: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点
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性善的张扬和升华,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和美好的心灵。
善良,说明包容心大,你的眼界与心胸就会越宽广,就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人斤斤计较,文章也会因此而深刻和高超,而越是拥有同情心的人,越容易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这样写文章时观点便会更全面,而且更有人情味,更感人。我曾读过一篇散文,题为《北京时间不到点》,讲的是乡下父亲为奖励考“双百”的儿子,到正在搞活动的快餐店买汉堡,可却因过了活动时间点而享受不到优惠,最终在快餐店所有顾客善意谎言的帮助下,这对父子享受到了买一赠一的优惠。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很是感动,试想没有同情心的人哪能写出如此令人心感温暖的文章?而我们学生的作文中,崇尚游戏搞笑,战争打斗,复仇冒险,嫉妒内讧,金钱幻情的内容日渐增多,而人文关爱,平等博爱,民主法制,自由人权,诚实守信,生态环保,自尊尊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主题却难觅踪迹。正因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求善”显得犹为关键,在尊重自由表达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富有人情味和说服力的耐心引导,以平等的对话循循善诱,教育感化,与人为善,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求美: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的至高点
1.发现美。
关键词:精神家园;求真;求善;求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35-2
作文应该是学生表达主体感受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他们说真话、说心里话、展开想象翅膀的阵地,是他们“独抒性灵”、“标新立异”的依托。翻阅学生的习作,原本应当是教师的一大乐趣,我们可以随着孩子的笔触走进他们的世界,探访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灵动。但令我们遗憾的是,如今的学生作文往往是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寻不见真善美的感动。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的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这与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相差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笔者深感,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革新理念,创造性地展开作文教学,扭转这种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格局,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形成求真、求善、求美的品质,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
一、求真: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的立足点
人可能有许多美德:勇敢、智慧、创造力、帮助、乐观等等,但如果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说假话的人,这一切都将失去,因为真实、诚实是所有美德的基础。对于学生,“求真”更是他精神家园的立足点。
学生写真话,作文时就能言之有物。只要你写心里话,吐真情,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均可入文;家事、国事,事事可论,父母、师长、亲朋、同学,桩桩可叙。只要写生活,写真话,作文时自然不会有“无米之炊”之难了。
学习作文技巧应该从写真话开始,真话是质朴的,而质朴中就蕴含着难得的技巧。宋代的李涂就曾精辟地指出:“文章不难于巧(技巧)而难于拙(自然朴实),不难于曲(内容曲折)而难于真(朴素),不难于细(烦琐细节)而难于粗(简赅),不难于华(华美)而难于质(质朴)。实践证明,写真话是学生作文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写真话是作文教学最佳的切入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古语也告诉我们指导学生积累和模仿是培养其学写真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真与美,在积累和模仿中养成自己“求真”的优良文风。
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表现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语言优美的文章多得不胜枚举,如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鸟》、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经常让学生反复精读这些文章,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文章为什么会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学生通过品读和体验作品的形象及意境,大都能体会到是文章中处处洋溢着的生活气息让读者引起了共鸣,是文章中浓郁深挚的感情撼动了广大读者的心。我曾启发学生思考:“像《背影》一文中体现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深情的事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经常见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唤出了学生无数的回忆和联想,激发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切身体验和思想情感。于是,我抓住时机,让学生马上模仿《背影》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要求他们通过感人事例的描述,表现亲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与体贴。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我读到的文章内容不再只有“妈妈深夜冒雨背我去看病”、“辛苦了一整天的爸爸坚持陪我读书到半夜”之类假的、编的或抄袭的、早已被嚼得烂极了的牙秽,取而代之的多为他们生活中真切经历过或感受过的活生生的事例。有位学生模仿《背影》写了一篇题为《父亲的身影》的作文,文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处于叛逆期的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冲突,有一次打游戏晚归,当他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准备迎接父亲打骂教育时,等来的却是父亲的一声叹息,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倦怠的面庞、略显佝偻的脊梁一下子触动了他的心,内心的愧疚、不忍之情倾泻而出,情感的细腻让我动容。我把这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后,大家都很感动,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好文章首先是能反映和表现真实生活的,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二、求善: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点
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性善的张扬和升华,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和美好的心灵。
善良,说明包容心大,你的眼界与心胸就会越宽广,就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人斤斤计较,文章也会因此而深刻和高超,而越是拥有同情心的人,越容易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这样写文章时观点便会更全面,而且更有人情味,更感人。我曾读过一篇散文,题为《北京时间不到点》,讲的是乡下父亲为奖励考“双百”的儿子,到正在搞活动的快餐店买汉堡,可却因过了活动时间点而享受不到优惠,最终在快餐店所有顾客善意谎言的帮助下,这对父子享受到了买一赠一的优惠。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很是感动,试想没有同情心的人哪能写出如此令人心感温暖的文章?而我们学生的作文中,崇尚游戏搞笑,战争打斗,复仇冒险,嫉妒内讧,金钱幻情的内容日渐增多,而人文关爱,平等博爱,民主法制,自由人权,诚实守信,生态环保,自尊尊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主题却难觅踪迹。正因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求善”显得犹为关键,在尊重自由表达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富有人情味和说服力的耐心引导,以平等的对话循循善诱,教育感化,与人为善,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求美: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的至高点
1.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