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新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记忆和想象及日常交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了创新精神就敢于创造,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走出传统的教学圈,将学生解放出来
  
  20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告诉我:走传统的老路,就会将学生置于一种被动地位,使他们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传统模式的教学只能用“对”或“不对”来解决和判断一些问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应尽早将学生从这种禁锢中解放出来。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校一名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一场民族演唱会,葫芦丝那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他。回到学校以后,他主动找到了我,要求学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他学的非常认真,一年以后,他不但能吹出优美的旋律,而且身边还多了很多“追星族”。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需求会激发人们去创造美。这就要求教师带着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用教师的兴趣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机制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慎重,运用“激励性”机制對学生进行评价不失为评价的一种好方法。若评价的方法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找准创新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创新的内容很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的即兴创编能力。如让学生用各种声音材料去模仿和表现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以及对事物的切身感受;用声音编创较为完整的带有情节的声音故事,进而尝试为所学的诗歌或故事进行简易的配乐表演;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即兴创编节奏,也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式和情绪,边唱边表演等。
  我们大家知道,游戏伴随了学生的整个童年时代,很多知识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玩儿中学,学中玩儿,通过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引发学生创造的动力。
  
  4.在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现代教学宣扬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因此,音乐教学中,经常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最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最具创造性。
  (1)个性化学习
  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情趣、态度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则提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思考问题。在欣赏《天鹅湖》时,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天鹅的图片。学生找来各种自己喜欢的图片,激发了学习情趣,把喜爱动物的情趣融进了歌声里。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参与了教学过程。
  (2)合作性学习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各学科都开展了合作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过去,我们欣赏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就是让学生随音乐模仿天鹅的走步。新的教育理念启发了我,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日趋迅猛,面对教育的新形势,我本人只作抛砖之说,但愿引来更多的金玉良言,以助我能更深入的开展音乐创新教学的研究,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第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