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首相”丘吉尔的机智与幽默

来源 :科普童话·神秘大侦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首相丘吉尔不仅是一位声名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作家、历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机敏睿智的幽默大师。他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常常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化被动为主动,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由此,他被英国人亲切地称为“快乐的首相”。
  官场失意后,轻松调侃显风度
  丘吉尔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1922年,他因为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不能进行他所擅长的讲演,结果竞选失败。他说:“转眼之间,我发现自己失去了职务,失去了党派,失去了席位,甚至还失去了阑尾。”他的朋友们本来情绪还很沉闷,但让他这样一说,都轻松了起来。1945年,在英国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以后,丘吉尔却在大选中失去了首相职位。丘吉尔在获知选举结果之后,说了一句:“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有美国记者指责英国人忘本,丘吉尔回答说:“一个忘恩负义的民族是年轻的,这证明我们英国人并不老。”当时,正值菠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遇到丘吉尔,幸灾乐祸地说道:“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你看我,谁敢罢免我!”丘吉尔不以为然地回应:“我之所以对德宣战就是为了悍卫人民罢免我的权利。当年人民选我,如今人民不选我,都是他们的权利,我维护了他们的权利,感动自豪。”
  任何人面对失败都不可能不产生郁闷和失落感,但丘吉尔却没有一句怨言,因为民主民权思想已深深扎根于他的意识形态中。真正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民领袖,绝不可能容忍人民把自己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更不会自己把自己凌驾于民意之上。丘吉尔对自己落选风趣的调侃、对人民权利善意的赞美、对自我意愿真切的表白,无不体现出一位卓越领袖的风范。相比之下,斯大林幸灾乐祸的言辞却流露着独裁和狂妄,自我贬低了形象。
  炮火连天中,气定神闲谈编织
  二战期间,德国在打败法国之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之后开始对伦敦实施了长时间的疯狂轰炸。丘吉尔却似乎无视这一切,居然安闲地织起了毛衣。一边手指往来穿梭地编织,一边听汇报、下达各种指令,神情悠闲,心情淡定。看着首相用粗大的手指捏着细长的织针,一本正经地织毛衣,手下的将军们常常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位将军实在看不下去了,说:“首相,我觉得织毛衣这种事您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因为德国飞机时常光顾这里,也因为您忙着指挥成千上万的军队啊!”丘吉尔笑笑,诙谐地回答:“正是因为这样,我的身心才必须得到有效的休息啊。这不,我正在进行自我调节吗。织毛衣让我心情惬意,让我的大脑得到休息,并时刻保持冷静与清醒的意识,避免了我因冲动发出错误的指令。”
  战争的进程让丘吉尔忧心忡忡,日理万机的他神经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每天只能睡三到四个小时。然而,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面对时常不请自来的空袭,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身处地下室的丘吉尔竟泰然自若地拿起织针,手腕灵活地织起毛衣来。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特殊减压高招,也让人民看到了首相运筹帷幄的大无畏气概,他们团结战斗,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求助盟国时,一语双关示坦诚
  丘吉尔有一个习惯,一天之中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停止工作就爬进热气腾腾的浴缸中去洗澡,然后裸着身体在浴室里来回踱步,以事休息。二战期间,一次,丘吉尔来到白宫,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当他正在白宫的浴室里光着身子踱步时,有人敲门。“进来吧,进来吧。”他大声喊道。门一打开,出现在门口的是罗斯福。他看到丘吉尔一丝不挂,便转身想退出去。“进来吧,总统先生,”丘吉尔伸出双臂,大声呼喊,“大不列颠的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对美国的总统隐瞒的。”两人一阵大笑。英国从美国得到了全面的军事援助。
  丘吉尔在回忆录里曾这样描述1945年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此话明显反映出二战时日不落帝国的衰退地位。如果能够赢得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又在同一种社会阵营里的美国的援助,将是战胜德国的最明智选择。对丘吉尔一语双关而又不失幽默的盛邀和以诚相待的示好,罗斯福怎能不有求必应呢?
  遭受责难时,绵里藏针巧回击
  一次,与丘吉尔共事的保守党议员威廉·乔因森希克斯在会议上发表演说,看到丘吉尔摇头,心中很是不快,便提高嗓门说:“我想提醒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丘吉尔是不同意他的话而摇头,还是另有原因,不得而知,但威廉·乔因森希克斯的话,显然表现出对丘吉尔的不满。此时,众议员纷纷将目光投向丘吉尔,只听丘吉尔不慌不忙却又语气坚定地说:“我也提醒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自己的头。”
  威廉·乔因森希克斯的一句“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无疑是想博得众人的理解,而给丘吉尔施加压力。丘吉尔的话,绵里藏针,柔中有刚,不卑不亢地回击了他的非难。的确,别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却在一旁“摇头”,自然会令言者难堪和反感,然而,你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自由,我为什么不能有“摇自己的头”的自由?丘吉尔机敏地借用威廉·乔因森希克斯的话,巧妙地回击对方的责难,使自己摆脱了被动尴尬的局面。其巧言善辩,用语幽默,可见一斑。
  冤家路窄处,针尖麦芒妙接招
  著名作家萧伯纳和丘吉尔都是十九世纪英国很有影响的人物。二人交往较深,又都有几分傲气,因而见面后免不了打嘴仗,即便通信也是如此。萧伯纳的幽默以尖刻著称,对丘吉尔就更不藏其锋芒了。有一次,萧伯纳派人送两张戏票给丘吉尔,并附上短笺:“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2张,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前来观看拙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有朋友的话。”丘吉尔看过信后,不甘示弱,马上写回条予以反击:“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蒙赐戏票2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有约在先,不便分身前来观看《卖花女》的首场演出,但是我们一定会赶来观赏第二场演出,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
  萧伯纳的来信,奚落重于邀请,尤其是“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有朋友的话”,其潜台词是:你这样的人,怎会有朋友呢?萧伯纳的嘲讽,可谓尖酸刻薄。丘吉尔的回信套用萧伯纳来信的语言形式,同样来了个假设“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其隐含的意思是:你这样低档次的演出,是不会有第二场的。丘吉尔用机智幽默的语言,针尖对麦芒,巧妙地报复了萧伯纳的奚落,让自己反败为胜,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经典的幽默佳话。
  丘吉尔的幽默,特点独具,机敏中蕴含诙谐,幽默中透出睿智。他能巧妙地改造或借用对方的语言形式、准确地融入特定的内容,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及时摆脱困顿局面,彰显说话的魅力。
其他文献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由于具有防治坏血病的功效,又被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功效还有很多,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治疗缺铁性贫血,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和细胞的正常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经常与其他药物联用以治疗疾病。但是,维生素C虽好,但并不是“百搭”的,维生素C和一些药物相遇后,可能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那么,维生素C不能与哪些药物联用呢?  复方木香铝镁 复
肇始于2007年10月的华南虎事件已经持续了将近大半年。今年6月29日,陕西省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虎照为假,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此刻,事件有了盖棺定论,政府挽回一定的信誉。  本文试图从公共关系学角度审视整个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再现,展示政府组织的形象是如何受到损坏,随后分析政府公关意识缺失所导致的四组矛盾:公关主体意识与政治权威之间的矛盾;实事求是原则与政府失信之间的矛盾;快速反映原则和
出发!红色的希望之种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地区的指挥部里,徐向前总指挥正在焦急地等待着通讯员的消息,他不停地来回踱步,地上的砖头都快要被磨平了。  “报告!情报被敌人半路劫走了,情报员同志也不幸牺牲了……”警卫员冲进来报告。  “又是这样……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快给我拿笔拿纸,我要给周恩来同志写信,让他给我派个‘千里眼顺风耳’过来!”  没过多久,正在上海开展工作的周恩来收到了徐向前的信,看完
两处规定删得有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删除了原稿中两处条文,一是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条文,二是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的条文。  删除这两处舆论广泛争议和批评的规定,显示了立法者审慎而务实的态度和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发扬民主、尊重民意的良好作风,可谓是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体现。某些地方政府要想限制媒体正常报道突发事件,躲避舆论
在经济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许多党报适应形势需要,都办了经济专刊,不少人认为这就是加强经济报道力度的有力措施,笔者以为不尽然。办经济专刊固然不错,但假如所办的经济专刊没有针对性,不是读者想要了解、掌握、有用的信息,那么刊登再多的经济文章也不过是“满纸荒唐言”,是乏味的空谈。这样的专刊不办也罢,办也是浪费。笔者的观点是,要加强经济专刊的宣传力度,必须在深度上下功夫。理由在于:深度报道就是以“以深刻和全
西红柿炒鸡蛋、鸡蛋羹、煎蛋    原材料揭秘:鸡蛋——“激情复原剂”  夫妻房事,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大量消耗着体力与精力,尤其对男性而言更是一项剧烈的运动项目。欢愉过后寻求一些体力的补充总是应该的。男性的精液里有相当多的成分是蛋白质,激情过后,多吃鸡蛋可补充消耗的体力和精力,这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性福”必不可少的养料,不但能消除疲劳感,而且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精氨酸,提高性趣,增强
命 案  夜晚11点45分,李玲走进饺子店,老板娘热情地打招呼:“这么才吃饭啊?”  “不是,帮他们买的。”李玲说,“来一斤韭菜馅的,一斤白菜猪肉馅的。”  老板娘转头就走进了厨房,过了一会儿出来说:“不好意思啊,韭菜馅今天卖完了,你现在赶时间吗?不赶时间我现在给你现包。”  “不赶时间。”李玲说,“我跟你一起包吧。”说着拿起了桌上的面皮坐了下来。  李玲是一位住家保姆,她的雇主张强和其妻子艾亚还
集体,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团结”,最能体现“团结”的活动应当非拔河莫属!在我的记忆深处,拔河是一件异常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它就像一枝花,那么娇艳,那么芬芳。  再回到那朵花绽放的时候,如同看了一部电影,回味悠长。等候了一个上午的我们终于按捺不住了,满脑子都是与拔河有关的事。来到操场,排好队伍,我们激动不已。对方也是胸有成竹、摩拳擦掌,我们的气势也不弱,啦啦队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
2006年7月1日,举国欢腾。这一刻,天堑变通途,铁轮跨越莽莽昆仑奔向布达拉宫。  通车庆典仪式上,热情的西藏人民向青藏铁路建设的功臣们献上了他们洁白的哈达,一位普通的记者作为特邀嘉宾也名列其中。  他就是与青藏铁路结下30年不解情缘的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朱海燕。    一次历史的误会与八年的青藏筑路生涯  时光回溯到1976年1月,刚刚高中毕业在安徽利辛老家一
俊 鸣/编译    日本时年22岁的二战老兵广己田执行上司撤退时下达的“继续战斗”命令,在菲律宾卢邦群岛“孤战”达30年之久。直到日本探险家意外发现了他,费尽周折请来了当时的上司谷口亲自为广己田下达投降命令,年已52岁的他才走出丛林向当地警察投诚。  回到日本后,他对自己这段历史一向讳莫如深,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直到最近,现已86岁高龄的他才终于打破多年沉默,应约向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记者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