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小雅·何草不黄》中的“何草不玄,何人不矜”一句,郑玄、孔颖达、朱熹等学者认为“矜”同“鳏”,即无妻;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则认为“矜”当训为病。从“矜”字在整本《诗》中的用法,上下文的对照,以及其他征夫诗的互相佐证来看,训“矜”为无妻更加合适。
一、前代学者的两种观点
《何草不黄》是《诗·小雅》中的最后一篇,是一首征夫诗,共四章,章四句。其第二章:“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学者对矜字的解释主要有两种,郑玄、孔颖达、朱熹认为矜是无妻,王引之、马瑞辰则认为矜是病。
在认同矜是无妻的学者中,郑玄直接将矜训为无妻,没有交代矜是否存在通假等情况。郑笺曰:
无妻曰矜。从役者皆过时不得归,故谓之矜。
孔颖达补充说明了矜和鳏是古今字,根据鳏而释矜为无妻。孔正义曰:
无妻曰矜……矜与鳏,古今字。
朱熹则认为是版本问题,韩诗本作鳏。朱集注曰:
古顽反,韩诗作鳏,叶居陵反。
在认同矜是病的学者中,王引之训矜为病的原因有二,一是“瘝”“鳏”“矜”古字通,根据《尔雅》“鳏,病也”将矜训为病,二是“何人不矜”与上文“何草不黄”“何草不玄”句式相近,互为对照,王引之释玄、黄为病,则矜也应为病。《经义述闻》曰:
引之谨案:“矜”读为“瘝”。《尔雅》“鳏,病也”,郭注引《召诰》“智藏瘝在”。又《康诰》“恫瘝乃身”,某氏传曰:“瘝,病也。”《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李贤注引《书》“恫矜乃身”。“瘝”“鳏”“矜”古字通,上文“何草不黄”“何草不玄”,玄、黄皆病也,说见前“我马玄黄”下。则“矜”字亦当训为病。“劬劳于野”,故言病也。《尔雅》曰:“劬劳,病也。”
马瑞辰基本承袭了王引之的说法。《毛诗传笺通释》曰:
瑞辰按:矜,古通借作鳏。盖鳏从眔声,古读如昆,与今双声,故通用。《尔雅·释诂》:“鳏,病也。”鳏即矜也。《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李贤注:“矜,病也。”字别作瘝,《书》郑注:“瘝,病也。”“何人不矜”犹言何人不病耳。《尔雅·释言》又曰:“矜,苦也。”又《广雅》:“矜,危也。”义并与病近。笺训为鳏寡,失之。
不论矜被训为无妻,还是被训为病,学者们对“矜”“鳏”“瘝”古字通的看法都表示了赞成。结合诸位学者的解释,矜、鳏本都写作矜,鳏在用字的过程中从矜中慢慢分化出来,则矜是古字,鳏是今字,鳏是假借字。这一点在《康熙字典》以及郝懿行《尔雅义疏》中都可以得到考证。
《康熙字典》矜字、鳏字有云:
矜又同鳏。《诗·大雅》不无矜寡。《礼·王制》老而無妻者谓之矜。《集韵》通作
一、前代学者的两种观点
《何草不黄》是《诗·小雅》中的最后一篇,是一首征夫诗,共四章,章四句。其第二章:“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学者对矜字的解释主要有两种,郑玄、孔颖达、朱熹认为矜是无妻,王引之、马瑞辰则认为矜是病。
在认同矜是无妻的学者中,郑玄直接将矜训为无妻,没有交代矜是否存在通假等情况。郑笺曰:
无妻曰矜。从役者皆过时不得归,故谓之矜。
孔颖达补充说明了矜和鳏是古今字,根据鳏而释矜为无妻。孔正义曰:
无妻曰矜……矜与鳏,古今字。
朱熹则认为是版本问题,韩诗本作鳏。朱集注曰:
古顽反,韩诗作鳏,叶居陵反。
在认同矜是病的学者中,王引之训矜为病的原因有二,一是“瘝”“鳏”“矜”古字通,根据《尔雅》“鳏,病也”将矜训为病,二是“何人不矜”与上文“何草不黄”“何草不玄”句式相近,互为对照,王引之释玄、黄为病,则矜也应为病。《经义述闻》曰:
引之谨案:“矜”读为“瘝”。《尔雅》“鳏,病也”,郭注引《召诰》“智藏瘝在”。又《康诰》“恫瘝乃身”,某氏传曰:“瘝,病也。”《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李贤注引《书》“恫矜乃身”。“瘝”“鳏”“矜”古字通,上文“何草不黄”“何草不玄”,玄、黄皆病也,说见前“我马玄黄”下。则“矜”字亦当训为病。“劬劳于野”,故言病也。《尔雅》曰:“劬劳,病也。”
马瑞辰基本承袭了王引之的说法。《毛诗传笺通释》曰:
瑞辰按:矜,古通借作鳏。盖鳏从眔声,古读如昆,与今双声,故通用。《尔雅·释诂》:“鳏,病也。”鳏即矜也。《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李贤注:“矜,病也。”字别作瘝,《书》郑注:“瘝,病也。”“何人不矜”犹言何人不病耳。《尔雅·释言》又曰:“矜,苦也。”又《广雅》:“矜,危也。”义并与病近。笺训为鳏寡,失之。
不论矜被训为无妻,还是被训为病,学者们对“矜”“鳏”“瘝”古字通的看法都表示了赞成。结合诸位学者的解释,矜、鳏本都写作矜,鳏在用字的过程中从矜中慢慢分化出来,则矜是古字,鳏是今字,鳏是假借字。这一点在《康熙字典》以及郝懿行《尔雅义疏》中都可以得到考证。
《康熙字典》矜字、鳏字有云:
矜又同鳏。《诗·大雅》不无矜寡。《礼·王制》老而無妻者谓之矜。《集韵》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