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带给学生愿景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对学生讲话时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喜欢高调,故作高深,这样的讲话学生听不进去;二是习惯讲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让人觉得“唠叨”。这样的讲话反映了目前学校教育普遍的短视:只有灌输,没有对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认为,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在面对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学生时,应该努力给他们营造值得憧憬的学习愿景。譬如在开学典礼上讲“礼”,没必要讲太多礼仪的意义,也不要总是纠缠于学生在校园中的一些“无礼”表现,而可以尝试这样讲:
  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讲礼,进入校门后向老师、同学道声“早上好”,离开学校时向老师、保安叔叔微笑挥手说“再见”;所有的同学在走廊、过道遇见老师,都会举手敬礼或深深鞠躬;同学之间的交往,感激之时会说“谢谢”,发生矛盾时能用“对不起”;高年级的同学会牵着低年级同学的手,像哥哥姐姐那样引导他们上下楼,还会在楼梯口礼让低年级的同学先走……同学们,我们是不是都向往这样一个美好的校园啊?
  这种讲话,可以把“没有什么,有的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等一些硬性的教育要求用柔和的方式呈现,勾勒出充满希望的愿景画面,调动学生们跃跃欲试的实践激情。这样的讲话以唤发情感为基调,必然能深入人心。
  此时,还可以借用一些戏剧的手段,如旁白加表演,将讲话中的内容变成生活中的场景,如此,讲话就成为了活生生的可以学习的例子。如上述话题讲“礼”,可以是校长进行旁白,讲述时间、地点,表演的学生就像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一样,三五成群地现场模拟不同的地点所展示的礼仪细节。倘若校长如此讲话,“礼”的概念和意识必然会在学生们津津有味的观看、倾听中扎根,并在日后的行为中表露出来。
  对校长愿景式的讲话,学生们听在耳中,心念愿景,是非善恶根植心间。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灵就能净而不染。校长若能这样讲话,就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远见。
  说白了,校长对学生讲话方式的改变,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对学生们的精神引领,让学生追求美感与上进。这如同你要告诉孩子们什么叫美妙,就会说起假如你到了西藏,会看到那里的天空是那么蓝,云朵是那么近,人是那么简单与纯粹,还有牛羊满山坡……那是多么美妙的场景!
  行动源于憧憬,作为校长,讲话就应该这样,带给孩子们美好,带给孩子们希望。
其他文献
北魏官吏考课制度是随着其政权的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随着孝文帝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北魏原是与十六国后期其他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并存的一个小国,其俗宽简,民不知禁,政
朝核危机的实质是美朝关系危机,布什政府如何应对,不仅直接关系到朝核问题和美朝关系的走势,而且对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影响重大.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的朝核政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