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产后出血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产后出血产妇顺位下一位正常分娩产妇作为对照人群(对照组),观察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心理反应、经产妇、人流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等方面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年龄(30.87±4.22)岁、不良心理反应45.00%、经产妇30.00%、人流史32.5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00%、剖宫产77.50%高于对照组的(28.02±3.36)岁、25.00%、12.50%、10.00%、2.50%、45.00%(P<0.05),为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两组年龄孕周(38.31±1.53)周VS(38.40±1.49)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影响多种多样,应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并且应做好产妇的产前宣教工作产前检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等方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