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训教学作为其中一个教学环节,在高职院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随着社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由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需求,那么怎样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型、能用型人才是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所需面对的新课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实训教学与高职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给我们带来了新课题,值得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实训教学 高职德育教育 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218-0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从而促使高职教育在短时期内得到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影响着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仍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下面就高职实训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高职教实训教学面临的几個问题
1、来至外界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不明显提高,难免出现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这些负面效应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都带来不可抹灭的影响和冲击。
2、自身定位不准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在课程中还在更多的注重理论的教学,理论教学课程安排远远大于实训教学课程。其次学生不能给自己的专业准确的定位,没有学习目标。对掌握技能的赎求不高。
3、教学环节中易存在的问题
(1)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由于师资紧缺、教学时间等多种原因,使得实习教学更多的只是进行单一的操作技能的传授,为完成教学任务,为完成考试而练习等,呼略了职业道德同操作技能同等重要的理念。
(2)平时不注重理论学习,对实训课程一头热。由于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使的自己在完成实训课题感到很吃力,对于一些专业数语难以理解,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存在怕苦、怕累思想。来自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溺爱,没有学习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同学们习惯了安逸的环境,舒适的教室,来对嘈杂车间、实训室表现出不适应,怕苦、怕累思想。
(4)在实训操作中只会按步就搬,面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会处理,缺乏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精神,散失了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简单的劳动者。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和行业、企业、专业要求有所脱节,也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目标不相符。
二、实践教学与高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探索
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增强生学就业竞争力,提升学院知名度,实训教学与高职德育教育的相互结合是有必要的,克不容缓的。
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树立目标增强自信
结合高职德育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用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武装自己。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给同学们宣传各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劳动模范,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让同学们知道,无论什么职业,只要干出成绩、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奉献,同样会得行企业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实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树立职业使命感和职业神圣感。
2、做好教学改革、建好教师队伍。
实训教学是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教学过程。利用实践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掌握的技能来提升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即不能偏理论,也不能偏重于实训教学,而是要循序渐近,理-实交替教学。
其次建立一支技能过硬,思想作风优良的“双生”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实训教学、德育教育的生力军,顶炼梁柱。在实训教学工作中,他们是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引导者。教师队伍的质量将很大成度的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职业素养。
3、改变单一教学模式,综合发展学生素质
要改变实训教学中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这种按步就搬的教学方法,促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参与到实训生产的管理环节,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工作岗位。某些专业可以组织学生从产品的设计、原理图的论证、出图、生产加工、最终产品的效验来完成整个教学,即煅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不仅可以提起很多学生参与到实训课程的兴趣,通过这一过程让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认识、对岗位职责有一个体验;同时还要激发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与人相互之间沟通的能力等。总之要让学生从实训教学中的接受者,被动者转换为,实训教学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贯输,与高职德育教育充分结合最终培养出,“德、智、技、体”四位一体的高能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岗位的能力。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新的社会环境,高职的德育教育工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的。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高职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实训教学 高职德育教育 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218-0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从而促使高职教育在短时期内得到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影响着一个行业同,一个地区仍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下面就高职实训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高职教实训教学面临的几個问题
1、来至外界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不明显提高,难免出现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这些负面效应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都带来不可抹灭的影响和冲击。
2、自身定位不准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在课程中还在更多的注重理论的教学,理论教学课程安排远远大于实训教学课程。其次学生不能给自己的专业准确的定位,没有学习目标。对掌握技能的赎求不高。
3、教学环节中易存在的问题
(1)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由于师资紧缺、教学时间等多种原因,使得实习教学更多的只是进行单一的操作技能的传授,为完成教学任务,为完成考试而练习等,呼略了职业道德同操作技能同等重要的理念。
(2)平时不注重理论学习,对实训课程一头热。由于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使的自己在完成实训课题感到很吃力,对于一些专业数语难以理解,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存在怕苦、怕累思想。来自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溺爱,没有学习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同学们习惯了安逸的环境,舒适的教室,来对嘈杂车间、实训室表现出不适应,怕苦、怕累思想。
(4)在实训操作中只会按步就搬,面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会处理,缺乏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精神,散失了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简单的劳动者。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和行业、企业、专业要求有所脱节,也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目标不相符。
二、实践教学与高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探索
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增强生学就业竞争力,提升学院知名度,实训教学与高职德育教育的相互结合是有必要的,克不容缓的。
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树立目标增强自信
结合高职德育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用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武装自己。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给同学们宣传各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劳动模范,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让同学们知道,无论什么职业,只要干出成绩、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奉献,同样会得行企业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实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树立职业使命感和职业神圣感。
2、做好教学改革、建好教师队伍。
实训教学是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教学过程。利用实践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掌握的技能来提升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即不能偏理论,也不能偏重于实训教学,而是要循序渐近,理-实交替教学。
其次建立一支技能过硬,思想作风优良的“双生”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实训教学、德育教育的生力军,顶炼梁柱。在实训教学工作中,他们是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引导者。教师队伍的质量将很大成度的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职业素养。
3、改变单一教学模式,综合发展学生素质
要改变实训教学中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这种按步就搬的教学方法,促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参与到实训生产的管理环节,设置相应的管理岗位,工作岗位。某些专业可以组织学生从产品的设计、原理图的论证、出图、生产加工、最终产品的效验来完成整个教学,即煅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不仅可以提起很多学生参与到实训课程的兴趣,通过这一过程让他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认识、对岗位职责有一个体验;同时还要激发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与人相互之间沟通的能力等。总之要让学生从实训教学中的接受者,被动者转换为,实训教学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贯输,与高职德育教育充分结合最终培养出,“德、智、技、体”四位一体的高能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岗位的能力。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新的社会环境,高职的德育教育工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的。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高职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