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研究是传承也是热爱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研究指出,寒潮的次季节尺度变化来源主要有热带季节内变率和海表缓变信号、土壤湿度等陆面缓变信号、平流层信号。虞越越的博士导师任荣彩研究员和Ming Cai教授在平流层方面做了非常多优秀工作,而她也跟随他们的脚步走进了平流层动力学研究领域。
  虞越越介绍,做平流层研究的气象工作者们存在一个共识,研究平流层,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对流层以及地面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问题上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平流层的异常弱极涡事件、热带外地区的纬向平均温度等具有一定的次季节尺度预测能力,而平流层—对流层的紧密耦合关系为采用平流层信号进行地面天气气候异常的次季节尺度预测提供了可能。
  在过去7年的研究工作中,虞越越主要围绕着一个物理意义较为直接、定量计算较为客观的大气经向环流模型——等熵大气质量环流展开,致力于平流层—对流层的动力耦合机理及其与寒潮低温的统计关系与本质联系的研究。在近期的研究成果(Cai et al. 2016)中,她开创性地提出了针对逐个寒潮低温事件次季节尺度预测的一个潜在的预报因子,即平流层向极地净输送的暖空气质量指数。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指数存在三大特性:具有一定的次季节尺度可预测性;通过具有深厚结构的大尺度波动与低层向赤道的极地冷空气质量输送相耦合,进而与逐个大范围极端温度事件存在联系;实时计算可行,可由业务预报模式的实时输出原始场直接计算得到。这三大特性为冬季北半球气温的次季节尺度预测提供了新思路:首先采用动力预测方法获得平流层大气质量环流强事件的发生时间、强度等次季节尺度预测信息(动力模块),然后结合平流层大气质量环流与大陆尺度寒潮低温事件的统计关系(统计模块),从而得到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中纬度地区寒潮低温事件的次季节尺度概率预报。   向着新的目标前行
  2017年8月,虞越越正式结束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工作,回到了祖国,决心立足于自己的母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继续开展科研工作。
  “不能闭门做理论研究,科研成果要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虞越越始终坚信这一点。目前,虞越越科研的重心仍放在采用平流层信号对寒潮和降水的次季节预测工作上,并关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实际业务预报中的应用。回国后,基于之前的研究基础,虞越越申请了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平流层大气质量环流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地面气温次季节尺度预测方法研究”并顺利立项。此外,为测试平流层信号进行寒潮次季节尺度预测的可行性,从2014年10月起,虞越越就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Ming Cai教授及其团队进行试验性预报,迄今预报水平优异。现如今,他们仍在这一领域做大量的工作,为做出更为精确可靠的次季节尺度温度预测而努力。
  同时,她还联合NASA的Patrick C. Taylor,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Ming Cai教授,研究与寒潮紧密相关的极地海冰的次季节—季节尺度变化。而这部分研究,也将是虞越越今后的另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到其所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料同化研究与应用中心采用国内外大气探测和卫星资料进行青藏高原区域天气气候研究的工作中去,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寻求新的突破。
  除专业研究外,虞越越还挑起了气象科普的担子。通过入驻“悟空问答”,她为大众解答气象方面的疑惑,让大众更能切实理解气象工作,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
  兼顾团队组建和人才培养
  每一个优秀科研成果的诞生都离不开科研团队的支撑。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陈海山院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虞越越正在配合组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平流层研究团队,希望通过团队合作的力量在该领域切实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
  科研之外,作为新教师的虞越越也将担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教学方面,凭借多年的海外经历和出色的外语能力,她将承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的全英文授课课程《天气与氣候学概论》,真正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科研方面,虞越越正在指导4名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今年将申请培养研究生。
  虽然出生于1987年的她年纪尚轻,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不多,但虞越越有着自己的一套人才培养心得。因为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平时和学生相处起来就像朋友一样。虞越越认为这种老师、学生之间像朋友一样的自然相处模式,在某些程度上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她表示,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中,无论什么样的傻问题,学生都敢问,老师的某些观点和想法不恰当,学生也敢提出来讨论。在她看来,在培养研究生的初期,帮助找寻学生的研究兴趣、建立起他们的科研自信心、提高他们在科研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最关键的。而走好了这第一步,学生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将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此外,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相较于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虞越越更倾向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今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灵动的、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科研工作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编程、画图、写文章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效机器,这样才能使科学研究人员不被固有的程式所困住,挣脱藩篱,做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
  志在气象,历久弥坚;薪火相传,任重道远。作为新一代气象人中的一员,虞越越立志要把这份对气象事业的热爱传承下去,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1973年中东战争,以色列空军以220架飞机打败了埃及的480架飞机。以色列飛机从执行完首次任务,在地面降落,装弹、加油、调校,再次起飞只用了22分钟,反观埃及却需要5个小时。埃以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作业流程安排和动作标准不一样,这正是工业工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工业工程最早兴起于美国的制造业,现在已扩展到各种产业和社会领域。它是“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研究人、物料、设备、信息和能源等要素的
南宋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曾有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大学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郑正教授的想法与先贤不谋而合。  作为登上全球最高端环境类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环境科学与技术会议(ICEST2012)讲台的第一位中国学者,郑正在该大会唯一关于水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应在战略层面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中国的流域污染治
在组合导航系统中,将惯性导航系统的输出信号与其他外部测量信号进行比较,根据这些测量值的差异可以估计出对惯性导航系统的修正量,从而便有可能获得比独立使用惯性导航系统更高的导航精度。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副教授郭美凤的研究方向便是组合导航系统算法.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不仅在学术上精益求精,更在科研上始终秉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会学习,但更专注科研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读书
全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已从2010年的9.7%上升至2013年的11.6%,患病人数达1.19个亿。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近5年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呈加倍增长的态势。目前,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MODY (又称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 定义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殊类型糖尿病, 典型病例通常在25岁以前发病,主要与原发性胰岛
摘要:以CNKI数据库1892—2009年数学史主题195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严格的“睡美人”指标对其进行检索,对识别出的“睡美人”论文的基本概况、存在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进一步对“睡美人”现象在不同领域论文中的存在原因、表现程度作差异分析。研究发现,“睡美人”现象在数学史主题论文中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即使是权威发表论文也可能被忽视。  关键词:“睡美人”;延迟承认;数学史;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
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现代大都市最醒目的名片,建筑物在担任城市形象大使的同时也肩负着庇佑人们生活安全的重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造成的楼毁人亡的惨状让人触目惊心,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心一道无法抚平的伤疤。这也是广州大学谭平研究员内心无法言说的伤痛,作为结构隔减震控制专家,谭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土木工程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的结构隔减震控制的理论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实践,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实现着建地震中
在很多人眼里,基础物理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枯燥而艰难,让人难以产生兴趣,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寇谡鹏却兴趣盎然地躬耕在这一领域,多年的治学研究之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从容,行得坦然,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征程。因为他深知,科研之路何其修远,惟有“上下而求索”。  人物篇——兴趣使然躬耕物理  199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9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
摘 要:“后工业”(Post-Industry)是知识经济或曰“新经济”的发展时代。这个时代的自然资源和一般劳动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逐渐为知识产权、市场网络、信息、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以及为创新人材的新“认知”(Recognized Intellect)(RI)所代替。然而,据矿产资源分布及其成矿既具有一定的全球统一性又有区域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国家(地区)对
专家简介: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承担多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以及省部级奖11项,获全
国产第一辆汽车诞生于1956年,比国外整整晚了71年,就算迎头追赶了半个世纪,至今也没有开发出一辆真正畅销国际市场的汽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中国汽车发展任重道远。与传统汽车工业发展不同的是,现阶段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研究几乎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线上。“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正是我国突破技术垄断的绝佳时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希说。  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