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也是学习中引发质疑、创新发现与实践探究的起始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是当前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兴趣的形成应是循序渐进的、积少成多的,要将培养兴趣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让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围绕情境中培养兴趣、合作中培养兴趣、游戏中培养兴趣与探究中培养兴趣四大层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能停留于简单地灌输知识,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充分认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把握小学阶段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机,设计多样化、多层次的趣味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知识、走进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有效性。
  1 情境中培养兴趣,调动参与热情
  学习数学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而生动的情境就是最佳载体。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数学知识,更易于学生去接受、去探究、去理解,而在深入学习过程中也养成了兴趣、掌握了方法。
  以《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教学设计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并且运用各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学会计算平均数,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应用案例,如“xx地区人口统计表”、“xx社区人均收入水平”、“xx学校用电量”等,让学生一边观察统计表,一边介绍自己从中了解哪些重要的信息,总结不同类型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找出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之间的关联。通过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对数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学会如何统计、理解统计的意义,掌握计算平均值的方法等等。最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研,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一次数据收集与统计活动,深化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 合作中培养兴趣,强化认知实践
  良好的学习能力奠定在丰富的认知实践基础上,这也是传统数学课堂最欠缺的地方。因此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学方案,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多样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多合作、师生多互动,在趣味的数学交流活动中,打开数学思维,领悟数学内涵、强化数学认知。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为例,课堂上要突破“一言堂”的局面,避免学生被动接受,甚至闭门造车;通过组建合作小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理解小数的概念、意义与性质,在此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读小数、写小数、用小数,并能理解移动小数点对小数的影响。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各小组开展有趣的模拟活动,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扮演售货员,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提前准备“商品”并标好价格,如鉛笔1.25元/支,练习册0.68元/本,文具盒12.36元/个等等,这样在具体场景中使用小数,实际练习写小数、读小数,在合作中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在实践中掌握了数学知识。
  3 游戏中培养兴趣,促进知识迁移
  鉴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他们渴望新鲜、趣味的学习内容,所以数学教师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期望所在。
  以《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为例,课堂上穿插简单有趣的“找宝藏”活动,让学生既能掌握知识,也不会感到枯燥,反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互动。游戏中分成几个竞争小组,各小组派出一名“骑士”并蒙上双眼,小组成员根据“宝藏”所在的位置发出“前”、“后”、“左”、“右”的口令,哪一组的“骑士”在组员指挥下最先拿到“宝藏”,即获得胜利。游戏中,学生亲身实践,对“位置”和“方向”有了更直观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设计游戏方案时,教师既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认知,通过有趣的“找一找”、“猜一猜”、“画一画”等各种游戏,提升数学实践能力,促进知识迁移。
  4 探究中培养兴趣,升华数学思维
  数学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做出很多改变与创新,其中也蕴含了诸多趣味实用的数学元素,教师应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拓展数学知识点,启发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养成兴趣,升华数学思维。
  以《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为例,在基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后,再做拓展训练,增添解题的趣味性,也能调动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例如:小红、小明和小雨三个人分苹果,小红把自己的苹果分给了两个小明和小雨,小明和小雨手上的苹果比原来多了2倍;小雨再把自己的苹果分给小明,小明的苹果也比原来多了2倍,小明最后把自己的苹果分给小红,小红的苹果也比原来多了2倍。如果三个人一共有64个苹果,那么他们原来各自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刚刚读题时会有一些疑惑,但是很快通过互动讨论开启了逆向思维,尝试以逆向方法列方程式,问题迎刃而解,大家也在探索与思考中提升了学习兴趣。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基于兴趣驱动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中调动数学思维、奠定数学基础,有了兴趣为根基,才能切实提升学习有效性,夯实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马进清.浅析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J].读与写,2020,17(4):174.
  [2] 孙成振.浅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J].学周刊,2020,2(5):57.
其他文献
裸露的边坡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植被破坏造成水土的流失,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滑坡和泥石流,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影响当地的生物链平衡,甚至会影响当地气候的变化。裸露的边坡靠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数学作为小学科目中逻辑性最强,更加抽象的学科,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心头病。认真听课,紧跟教师步伐,是一件艰巨的事情。因此,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加具有挑战性。作为教师如何把数学课堂设计的具有趣味,是数学教师需要共同探讨并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数学;趣味性;设计课堂;教学方法  1 引言  数学不仅能开发
摘 要:经典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诵读方法,在经典朗读过程中以抑扬顿挫为基础,使人们对古诗词的理解更为通透。经典朗读依字行腔,可以帮助小学学生更好的记忆古诗词,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使文学素养综合性提高,现如今,如诗词经典朗读已被教育界充分关注。就目前情况来看,将古诗词经典朗读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记忆力,帮助学生完成古诗词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网球项目在武汉有着良好的基础,湖北籍选手李娜在世界网坛的优异表现令人侧目,促使武汉与WTA赛事获得十五年合作,更为武汉网球事业和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探讨武汉城市发
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楚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文化脍炙人口、名人文化千古传颂、水文化震憾人心、非物质文化琳琅满目,荆州古城享誉中外。荆州
任何权利都是受到其范围限制的,权利只在其范围内有效。外观设计专利权是一种独占垄断权,对其权利范围的限定尤为重要,实际法律的实施上却是有矛盾的。这就要求人们考虑外观设计
介绍了佛手瓜蔬菜酒的发酵工艺。佛手瓜原汁经调整糖度和巴氏灭菌后,接种经硫酸铝固化的海藻酸钠固定化酵母细胞,然后进行恒温发酵。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发酵工艺条件: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