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功能影像引导下鼻咽癌同步加速生物调强放疗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jiea87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欠佳,多种不同的放疗技术已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以提高其疗效。本研究采用18F-FDG PET-CT功能影像引导同步加速生物调强放疗技术(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biological radiation therapy,SMABRT)治疗鼻咽癌,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06-01-2011-12-05采用GE Discovery ST8PET-CT进行模拟定位,显像药物为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FDG,采用视觉分辨法勾画鼻咽肿瘤代谢活性高聚区并定义为GTVnx.pet,中位剂量78Gy(68.581.6Gy),2.182.47Gy/次,根据CT、MRI或电子鼻咽喉镜所示肿瘤范围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nx,中位剂量74.6Gy(6780.4Gy),2.032.44Gy/次;颈部肿大淋巴结GTVnd中位剂量72Gy(6078.5Gy),1.822.38Gy/次;CTV1剂量60Gy,1.82Gy/次;CTV2剂量5456Gy,1.641.70Gy/次。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6.63个月(1.9090.97个月)。全组4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ocal 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al,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83%、93%和86%。Ⅰ、Ⅱ、Ⅲ和ⅣA期4年OS分别为100%、100%、88%和67%(χ2=7.710,P=0.052),LFFRS分别为100%、86%、92%和97%(χ2=1.928,P=0.587),DMFS分别为100%、100%、95%和65%(χ2=14.079,P=0.003)。GTVnx.pet低剂量组(≤77 Gy)和高剂量组(>77 Gy)4年OS、LRRFS和DMFS分别为82%和83%(χ2=0.005,P=0.948)、80%和97%(χ2=5.569,P=0.018)、97%和81%(χ2=3.598,P=0.058)。多因素分析显示,LRR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GTVnx.pet照射剂量,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总分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N分期。全组患者未发生≥3级晚期放射性损伤。结论采用18F-FDG PET-CT功能影像引导下SMABRT治疗鼻咽癌,当给予肿瘤代谢活跃区较高的照射剂量时,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各分期之间LRRFS无显著差异,不增加正常组织晚反应损伤,肿瘤代谢活跃区的照射剂量为影响LRRFS的唯一因素,总生存及无远处转移生存未见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一种极具生态和健康风险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它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并且难以降解,
(Ba1-xSrx)TiO3 (简称为BST)热释电陶瓷与常用热释电材料相比,具有很高的热释电系数、较大的介电常数,低的介电损耗,器件比较简单,兼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元件,
介绍了新型杀菌防霉剂固体ClO2 的特性、研究进展和测定方法。对固体ClO2 的杀菌、消毒、漂白等机理作了分析。并介绍了固体ClO2 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本论文采集了成都市中心和航空港春季大气PM10和雨水样品,研究了大气PM10和雨水的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并利用离子色谱仪分析PM10及雨水样品中主要酸性阴离子的含量和特性。研
本文借鉴长尾鲨鳃部呼吸作用时鳃弓的扰流特性及湍流发生机理,设计了带有肋式扰流结构的仿生换热表面,并建立了带有此仿生换热表面的过渡段双腔室模型。利用ANSYS-FLUENT仿真
本文在离子液体[EMIM]Br(EMIM=1-甲基-3-乙基咪唑)中,利用离子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α-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EMIM]2·Na2[SiW12O40]。并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元素分析
<正>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长效剂型,是在rhG-CSF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共价结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而
目的观察长期卧床老年人的骨代谢变化及体内维生素D2和D3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26位长期卧床(1年以上)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36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