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ng good by doing well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ng good by doing well——利成于益。”只要在“青云创投”四个字出现的地方,必然有这样一句标语。这也是记者在专访青云创投合伙人张立辉时,他一再强调的一句话。
  企业,这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除了自身的营利,真正将社会责任肩负其肩的,在当代社会中或许并不多见。
  张立辉如此解释,“利成于益就是要做利他的事情,做有益于社会和环境的事情,通过对环保领域的投资,最后获得可观的财务回报。‘利’与‘益’,在环保领域、清洁技术领域完全可以兼得。”青云是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文化的一个企业,说起青云的投资理念,张立辉尤为自豪。在他看来,“利成于益”是可以光明正大地说的,对于由社会资本组成的风险投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成立于2001年的青云创投,是中国清洁技术风险投资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先者,也是全球最早专注于清洁结束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截至目前,青云创投管理着4只总额外6亿元的境外美元环境基金和2只共计10亿元的境内人民币清洁技术基金。投资项目达20多个,涉及环保、节能、新能源、新材料、可持续交通、智能电网、生态农业及碳排放等八大清洁技术相关的产业领域。张立辉告诉记者,“青云创投应该是国内第一个专注于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的创投机构,投资基金很多,做环保节能的也很多,但是专注于投资节能环保企业的却是屈指可数。”
  “中国最佳企业公民成长大奖”、“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奖”、“2020年塑造世界的十大企业”之一、“亚洲最佳社会 责任投资机构”……这些荣誉并不足以形容青云创投。2010年青云创投被选入哈佛商学院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的教学案例,2012年5月,在第十届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大会上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将青云创投视为“利成于益”的成功案例予以充分肯定: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来说,未来机会存在于利与益的并行之中,私募股权投资可以帮助企业成长,雇佣更多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私募股权也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强大驱动率,帮助消除贫困,为社会变革带来希望。
  从2001年公司创立之初,“三重底线”一直与“利成于益”相辅相成。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投资公司在追求财务收益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追求对环境的回报,以及对社会的回报。
  说起青云专注于节能环保,张立辉侃侃而谈,青云在国内做节能环保投资历史最久、项目最多、团队规模最大。“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实践,得到了同行业的广泛认可。”
  细数“中国环境基金”与“义云清洁技术基金”两大主要基金,众多家企业中,东江环保、江西赛维、南京中电、福建海源、中华水电、迪森新能源等等多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在企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的时候,青云要做的就是助推一把。
  张立辉用上学的不同阶段来比喻青云创投所投的企业。范围自然是环保企业,也像正在上学的学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如果将企业IPO比喻成上大学,青云创投所要投的企业,就是从小学到高中的企业。他们有一定的发展后劲,基础知识扎实,并且怀揣大学梦,骨子里有着不服输、向前奔跑的劲儿。“而青云创投更像一个一个导师,可以给他们提供经验,答疑解难。”而青云创投认为,能够顺利晋级的学生,一方面硬件要俱备,另一方面,品行也要好。
  青云创投投资的企业中,有一家叫做多利农场。2005年,经营农场的最初,农庄主与传统经营农业不同。在租下1600亩的土地的同时,并没有忙着开工种植,而是“晾”在一边,聘请土壤专家,通过降解手段,把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降到最低才开始种植。同时,为了解决农场水质问题,也曾投资6000多万进行河道治理。正是基于此,青云创投才决定投资。如今的多利农场,已然有着众多光环并被消费者接受。如受资后的多利农场,“浦东十大龙头农业企业”、“世博观光农园”、“优秀示范园艺场”、“世博蔬菜生产先进单位”、“2011年度有机生产先进单位”……
  张立辉如此描述青云创投所专注的环保行业:“看中国的A股市场就知道,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整个市值大跌,但是环保节能类公司,270多家,整体这个板块是最抗跌的。长期来看,找不出第二个像环保产业这样的板块。”
  为什么这些企业业绩好?张立辉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市场需要节能环保产品,而且国家鼓励社会各界进行投资。
  回首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实际上都是以高污染和高耗能为代价的。然而随着看得见的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到人为的食品不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没有谁能对这些避而不见的时候,还有哪个能说,经济重要,环境次之?
  几十年发展的环境污染欠账,或许需要更久的时间来偿还。环境保护带来的效益,是不能用经济来衡量的。
  8月1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张立辉对此表示,国家现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值得肯定,但还应细化。政府应该管的地方,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职能应加强,而需要社会企业出力的时候,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下放权力,交给企业、市场来做。
  最后,张立辉指出,“投资拉动消费,这个概念,其实本身没错,而是投资投错了方向。”张立辉向记者表示,大量的资金投于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这其实是投错了方向,这对经济效益的正面影响其实是很小的;国家应该加大投资环保节能产业,这对当前推动经济增长、控制污染和改善环境,有重大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转型和发展,是目前摆在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课题,阳泉郊区无疑走出了一条探索发展之路  编者按  在中国的版图上,面积只有610平方公里的山西阳泉郊区却是全国四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凭借得天独厚的耐火和煤炭资源,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曾跻身全省十强县区,一度被称做“中国荫营耐火城”。  尽管如此,但与昔日的伙伴们相比,差距已不在一个数量级。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转型崛起、富民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时期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包括日照在内的山东半岛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给日照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规划》明确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要担当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增长极之一的重任,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培育“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为海洋经济集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按照国家规
4G要来了,4G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有些人也许还懵懵懂懂,有些人会认为网速会提高很快,上网更方便。是的,提高网速那是肯定的。但提高的,还会有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为重要的是,高科技时代已经呼啸而来,你准备好了吗?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首访缅甸之际宣布,世界银行集团计划投入20亿美元支持缅甸的跨年发展规划,资助能够显著改善贫困人口获得能源和医疗服务的项目。  金墉在缅甸卫生部长佩代钦博士的陪同下参观了仰光的一所社区卫生院,与医生、当地居民和国际援助机构成员进行了交流。金墉承诺大幅增加对缅甸的资金援助,帮助改善最贫困人口的生活,支持缅甸正在进行的改革。  金墉说:“我们增加了对缅甸正在进行的巨大改革努力的支持,因
未来十年,  我国污染物排放的  累积性、长期性、复合性及新型环境问题将相互交织,环境保护工作必将  更加复杂。同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老百姓对环境质量  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因此,重视并加快环境  政策创新与实践将  成为新形势下我国  环保工作的迫切要求。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核心仍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然而,随着环境压
6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  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国务院文件的基础上,经严格审核,再宣布失效并停止执行506件国务院文件,具体包括:一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二是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严重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三是设立的审批事项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对同一事项重复要求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当互联网大佬抛出这句话时,你一定不会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就取得了飞速地发展,余额宝等各种金融产品开始争奇斗艳,以众筹网为代表引领的国内众筹行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平台价值和发展潜力也不断地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  近期,美国知名众筹平台Indiegogo成功获得包括KPCB在内的几大投资方高达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对于过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2万辆和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9%和106.7%。  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0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小幅下降,同比略有增长。1-10月,汽车产销保持小幅增长,但同比增速比前9月略有回落。而相比汽车产销的整体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一大亮点。  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85.9%和106.7%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2万辆和9.1万
在世界的期盼和猜测中,中国2014年GDP终于尘埃落定:增长7.4%。  7.4%可以说是本世纪最低的增长率,中国经济已经正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轨迹,步入中高速增长。近年来,世界经济低迷,举步维艰。就世界范围而言,7.4%的增长率也是非常高的增长率了。但中国人口众多,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靠发展来解决。因此,如果发展速度过低,势必会影响中国的改革进程,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影响中国小康社会和现
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负债率到底有多高,这些债务的风险会不会  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风险,对这些债务风险应采取哪些应对举措  近年来,中国的债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有些国际机构认为当前中国债务负担过重,可能会爆发债务危机。我们不讳言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挑战,但不能轻易得出债务水平过高并会出现危机的结论。准确认识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有助于厘清危机的形成机制和可能爆发点,避免引发自我实现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