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传统行业都开始进行高新技术应用的革新,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更需要从工程管理上采用新的方式来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还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也出现了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为了推进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改变我国传统行业框架的同时,也为行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了动力和压力。计划体制经济下的生产资源多是有政府事先计划再调控,但是其对社会的福利性质会扼杀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和行业之间的竞争。二十一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关键则是技术上的高低,建筑企业中的工程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战略部署,信息化工程管理对于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企业资产和实力也具备积极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不仅仅是一次就能成型的活动,应当和企业的文化共同保存发展,并且成为企业管理体系加以帮持的经验智囊。
  1、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通常都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经历施工前的设计、施工中的监督、施工后的验收等等,其中涉及的领域和人员也比较多,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处理的数据和信息也很繁杂。建筑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因此每日人事管理上的表格也需要实时打印,对公司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对其具体情况的掌握。建筑工程的管理还需要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购置施工作业的材料或者工程部分的监督,但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往往会让管理人员分身乏术,影响指令的传达和项目决策。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采集部门信息和工作进度的时间,而且电子化表格的利用也能综合各个人员和部门的资料,避免了打印形成的资源浪费。对于市场部购置材料的型号尺寸等数据也可以直接通过研讨得出最佳结论,对会计数据和资本流通的过程都能清晰可辨,有效降低了整个工程综合信息的繁琐,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2、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2.1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
  计算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应用能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前提是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软件或是系统的使用进行指导。因此让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起来必然要配备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同时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建筑管理知识形成双职能型的人才。但就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成分来看,具备这样能力的人还是少数,而且计算机和建筑专业并不相通,双修两门学科的人很少,因此企业很少能直接招聘到这样的人才,就形成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情况。具备专业建筑知识的人员在信息化的系统面前也会不知所措,因此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导致工程管理上不能进行信息化的原因之一。
  2.2使用过程过于形式化
  很多建筑企业为了响应国家使用高新技术的号召或者是地方政府的要求,才在工地上放了一台计算机,这样过于形式化的信息化应用方式不仅对工程管理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对影响国家对于信息化进程推广的意识误区。信息化软件应当是有专业建筑部门研发,并应用于建筑企业管理上的职能系统。单单是計算机的具备只能帮助建筑工程数据进行保存,没有专业软件的配合也不能让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交换,整个企业的资源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循环。因此形式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是对企业发展的不负责任,也是降低了信息化在全国行业中的发展速度。
  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3.1计划管理上的运用
  信息化技术可以使用在建筑工程的计划管理上,运用计算机建立对应的工程进度网络,根据每日的计划完成度的署名来确定工程管理程度。建筑工程计划的制定是整个施工过程规划的基础,只有管理部门将每一个作业步骤和施工风险都列举出来,才能保障企业的投入资金预算和人员人身安全。通过将企业资源的统一规划来实现工期内所有环节的部署,包括勘测、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等模块的总结来实现工程进度模型的构建和管理,在环节结束后与计划网络进行对比,根据数据出入反思并反馈,因此信息技术在工程计划上运用为建筑工程的跟进做出保障。
  3.2质量保障上的运用
  建筑工程使用材料和步骤的偷工减料一直是建筑物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建筑企业形象和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对购置的材料和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做出基本的规划和限制,根据对应部门的配合构建智能化的资源利用和质量保障系统,再加上实时监控系统对整个材料使用情况和施工过程全程掌控,不在任何一个安全内容上出现漏洞,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上的质量保障。信息技术在工程保障体系中的应用,既为工程质量做出了保障,也帮助建筑企业在销售后的资金回流贡献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运用还属于初级阶段,而强化该技术在施工过程和企业管理上的作用已经是新时代下迫在眉睫的社会课题。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提升企业形象口碑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人才稀缺和装备不足的情况,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加到高新技术在该行业的渗透程度,为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而努力,也是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的一项工作,良好的技术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是当前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并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技术中,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与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技术;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社会需求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带来的是对物质条件的追
一、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果显著(一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据海关统计 ,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8512.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7.1% ,为1980年以来增速最快的
[摘要]自古至今,房屋建筑均和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人们的住宅到办公商务房、商场等风格、规模各不相同,在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日渐加快,各类建筑工程层出不穷。房屋建筑作为特殊产品,质量好、结构安全稳定、使用年限长等都是房屋建筑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房屋建筑施工存在各种质量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避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较好的运用抗震概念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必要前提。本文简述了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可供结构工程师参考。
海泉集团创建于2005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粮油食品加工、农业科技种植、水产畜禽养殖、新能源科技开发、农业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期刊
编者按:“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会遇到地震带来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变化。本刊转载《人民日报》的报道,就灾区群众关心的房产、证件、保险、继承、救济、收养六大涉法问题,作一解释,供大家参考。    房产损失由谁来担?    “自家房子倒了、人死了,如果重新盖房,政府给出钱吗?自己要花多少?”  劫后余生的人们正在全力重建家园,而倒塌房屋的产权归属如何确认,成
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股权过度集中、内部人控制、忽视对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难以形成稳定和高效运转的营销网络等.而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世界性经济
本文从我国污水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着手,重点针对污水厂能耗问题,阐述了相关的节能政策与工作,并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进行了详细论述,为相关研究奠定了
测绘工程实验室在测绘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证测绘工程科研工作在专业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室的规模、设备与实验室的整体性都关系着测绘工程学习工作的进行。因此,测
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公司3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规划总投资 100亿元,分三期建设,预计2022年全部完成,年预计实现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