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大豆皂甙对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Pelteobagrus vachelli♂)生长、免疫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在鱼粉、虾粉及玉米浓缩蛋白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0%、0.40%、0.80%、1.60%和4.00%的大豆皂甙,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初始质量为(1.0±0.17) g的杂交黄颡鱼,分别记为D0、D0.2、D0.4、D0.8、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3167); 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210504191)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大豆皂甙对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Pelteobagrus vachelli♂)生长、免疫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在鱼粉、虾粉及玉米浓缩蛋白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0%、0.40%、0.80%、1.60%和4.00%的大豆皂甙,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初始质量为(1.0±0.17) g的杂交黄颡鱼,分别记为D0、D0.2、D0.4、D0.8、D1.6和D4.0等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60d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生长指标、体组成、血清免疫、抗氧化酶活性和肠道炎症因子表达量等变化。结果显示:(1)与D0组相比,添加大豆皂甙的处理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性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性升高(P<0.05)。试验鱼体蛋白含量和肌肉脂肪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体脂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随着饲料皂甙水平的提高,血清T-AOC持续降低, AKP、NO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ACP活性先降低后升高。(3) D0.8、D1.6和D4.0组试验鱼肝脏AC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D0和D4.0组试验鱼肝脏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肝脏T-AOC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肝脏MDA含量随皂甙水平升高逐渐降低,添加皂甙的处理组均显著低于D0组(P<0.05);肝脏T-SOD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随着日粮皂甙水平的不断提高,远端肠道TGF-β和IL-10 mRNA表达不断下调, IL-1β、IL-8、IL-15和TNF-α mRNA表达先上调后下调。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大豆皂甙对杂交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当大豆皂甙水平超过0.40%后,杂交黄颡鱼生长和免疫均受到抑制,出现了典型的肠炎现象。因此在黄颡鱼商业养殖中选择饲料需要控制皂甙含量不超过0.40%。
其他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具有大储量、高能效和低污染等优点。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储量巨大,进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可望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水合物开采往往诱发海床坍塌和开采设施工程灾变,研究水合物分解过程中储层沉积物变形机理,优化降压开采技术方案提高产气效率,对于支撑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保证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进行水合物降压开采超重力实验装置的研发和优化调试,然后开展系列
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海相饱和淤泥质软黏土,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沉降,引起上部结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软黏土地基沉降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软土在动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微观机理对软土地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基本理论研究。本文以杭州海相饱和原状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围绕微观结构参数与累积塑性应变的相互关系开展了宏微观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土木工程领域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多具有大面域屋面的建筑结构,此类结构汇水面积大,当积水荷载过载时,将对屋面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屋面积水也会引起结构室内的渗漏,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本文针对大面域屋面,研发了一套无线水位监测系统并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屋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大面域屋面水位监测测点多,面域大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设计了一套
近几十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因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便捷的施工方式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各领域的工程建设中。为进一步兼顾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本课题组在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和多腔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形式,名为多腔波形钢板组合(MC-CFST)构件。该新型组合构件由波形腔和钢管混凝土柱交替连接组成。其中,波形腔由两块对称放置的波形钢板和内填混凝
超高韧性混凝土(UHTCC)所具备的稳态开裂、拉伸应变硬化、裂缝自愈合等特性,适合用作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铺装层,钢-UHTCC韧性组合桥面板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在正交异性桥面板体系中,横桥向应力起重要作用,而钢-UHTCC韧性组合桥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必要对其横向受力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分析、结构试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入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简化平面框架体系模型,对钢桥面板
砂土的组构各向异性对其宏观行为有重要影响,也是非共轴变形产生的根源所在,建立考虑组构各向异性的本构模型是提升砂土模型预测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对砂土的各向异性及非共轴变形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框架内建立了适用于比例加载和非比例加载的本构模型。根据张量理论,任意张量相对于某参考张量可以分解为比例、正交及完全非共轴三部分。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实验,本文对三轴、真三轴、扭剪及两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脂蛋白脂肪酶(lpl)和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重为(1.26±0.01) 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共选取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添加0、50、100、200 mg/kg γ-氨基丁酸的4种等氮等脂的饲料,试验周期为56
本文发展了一种适用于梁与壳杂交结构的新型协同转动有限元计算公式,将新型协同转动六节点三边形壳单元、九节点四边形壳单元和三节点梁单元进行了集成。为保证单元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在梁单元与壳单元的共享节点处,采用了相同的节点变量。将单元的协同转动框架(局部坐标系)固结于单元上,随单元的刚体转动而转动,不受单元变形的影响,因此,可以在计算局部坐标系下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和内力矢量时,预先排除因单元刚体转动引起
冻融破坏是当今世界混凝土结构劣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内部产生微裂缝,导致结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劣化。超声波速的相对变化可以用于检测混凝土材料的冻融微观损伤,但现有研究成果仅能对混凝土材料层次的均匀冻融损伤进行定性评价。目前尚缺少超声波速与冻融微观损伤之间理论联系和定量关系的研究,难以通过超声波速定量表征微观损伤下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和量化混凝土材料的微观损伤。本文基于多尺度均
在实际工程中,开挖填方、地下水位升降等均会改变土体的应力状态,并影响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及结构承载特性。如何开展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是桩基础、隧道等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荷载结构法为代表的理论分析方法通过简化的力学分析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而以力法和位移法为代表的消元法在求解问题时,会导致方程高阶化,分析土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基于梁-弹簧法和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考虑土与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