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有资料看希腊城邦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问题,学术界争议较大,这主要是源于史料的有限以及对史料解读的角度不同。本文从现有史料出发,在对希腊城邦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古代希腊城邦经济的发展呈动态之势,古风时期是农业经济占主导,而古典时期呈工商业特征。
   [关键词]古希腊城邦;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农业经济;工商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K5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13-02
   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问题,传统观点即工商业特征论遭到了新观点农业特征论的挑战。但纵观来看,无论是工商业特征论者,还是农业特征论者,都能言之有理、引经据典、自圆其说。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两种观点之间尚未达成一个共识,比如关于判断古代希腊城邦经济特征所持的依据问题,工商业特征论者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农业论者亦有另外评判标准。这样就难免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另外,古代希腊世界城邦众多,雅典并不能代表整个希腊,众所周知,古希腊最典型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经济特征几乎完全相反,而不管是工商业特征论者还是农业特征论者大都从雅典入手研究整个古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这纵然是由于资料缺乏所致,但多少有些让人不能信服。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会有所不同,古典时期城邦的经济特征并不能反映整个古代希腊城邦的经济特征。本文是在阅读古典文献和前辈习作的基础上,就希腊城邦在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进行大胆的推测。
   一、古风时期希腊城邦的农业特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但我们不能把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特征等同起来,就判断一个社会经济特征所持的依据来说,笔者比较认同王瑞聚先生所持的“要看这个社会在发展问题上主要依据于农业还是工商业”。举例来说,目前我国的农业人口达到了9.3亿,而非农业人口还不到4亿,城市化水平为29.9%,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近40%相比还差不少,更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便这样,我国也绝不是一个农业特征的国家而是工商业特征的国家,所依据的是我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工商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而不是农业的发展。另外,还要看城邦国家现有农业的性质,即它是用于自己消费还是交换。
   “在通常情况下,农业在一个国家中的基础地位是必然的,在古代希腊,荷马时代是这样的,古风时代也是这样的,农业构成了希腊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条件。”西西阿德的《工作与时日》是唯一反映古风时代希腊农业与农民生活状况的作品。细读这部著作我们不难发现,至少在西西阿德时代,农业是一个家庭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海上贸易带有极大的风险,只能作为家庭的副业存在。诗人以劝诫口吻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人们应该如何勤于耕作,顺应农时,只有这样人民生活才能殷实。当提到航海贸易时,诗人写道:“等到航海季节到来时,再把船拉到海边,装上货物出海,这样你可以用它获利。”另外,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也记载了梭伦改革时采取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至少在梭伦时代工商业不发达。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古希腊有史可查的时代到古风时期这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农业是城邦人民及其家庭赖以生活的根本,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力量,而工商业只是人们农闲时得以获利的副业,不足以构成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力量。所以,至少在古风时期,古代希腊的经济是农业特征。
   二、古典时期古希腊的工商业特征
   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不可能呈静态之势而以动态发展为主,尤其是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更是如此。古风时期的经济形态经过数百年发展到古典时期已经发生变化。古代希腊半岛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并不适宜于农耕。在古代社会,由于人口稀少以及生产力不发达,农业还尚能支持家庭以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原先为获利而以副业形态存在的工商业以其开放性瓦解着相对封闭的农业经济,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力量。
   无论是工商业特征论者还是农业特征论者,都认为至迟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起,雅典几乎每年都必须进口大量的粮食,差不多占总粮食消费的3/4,方能满足城邦的需求。所不同的是农业特征论者认为“雅典城邦所关心的是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进口”,言外之意似乎是雅典的粮食贸易不是正规的商品经济。但是政治经济学原理显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就是商品生产加商品交换”。所以,似乎不能因为是为了满足消费而否认粮食贸易的商品经济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至迟从公元前5世纪后期起,雅典的粮食消费有一半以上要靠贸易才能维持民众的生存,粮食贸易在雅典经济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粮食贸易只是雅典海外贸易的一部分。即此时古代希腊农业所提供的谷物不足以维持古代希腊城邦居民的最起码的生存需要,所以称不上是社会的经济支柱。
   其次,现有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商品化了,被纳入商品经济的范畴。希腊的山区和丘陵不适于谷物的生长,却适于葡萄和橄榄的栽培,所以从很早时起,葡萄和橄榄就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荷马史诗》记载有欧涅奥斯率领的船队从莱姆诺斯岛装载了1000坛葡萄酒,前往希腊联军的营地,与之交换青铜、铸铁、皮革、牛群以及得之于战争的奴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葡萄酒的生产规模,也反映了葡萄这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梭伦改革时为划分等级而制定财产标准,将葡萄酒、橄榄油与谷物置于同等地位,只要达到规定标准,无论拥有谷物,还是拥有酒、油,都可划入相应等级,实际上承认了葡萄酒和橄榄油的商品经济性质。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商品贸易时,都主张有进口和出口,进口本城邦缺少的东西而出口本城邦多余的东西。如前所述,雅典国家大量进口的是粮食,那出口的只能是经济作物和手工业产品了。    另外,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工商业发展的盛况,我们可以在修昔底徳的《伯罗奔尼萨战争史》中窥览一二。战争前期,伯里可利说服雅典农民放弃村庄移居到城市,并且宣称只要拥有海路雅典就会立于不败之地。由此不难发现海上贸易对于雅典国家的重要性。
  俗话说:无商不奸。人们通常将纯朴与农民以及与之相应的农业经济特征相联系,而奸诈难免与商人以及与之相应的商业经济特征相挂钩。事实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工商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出现了很多的不道德行为。这种不道德行为在阿里斯托分的喜剧中有所反映。比如在《阿卡奈人》中,作者描述了一个麦加拉人把两个女孩化妆成小猪卖给阿提卡农民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战争带给麦加拉人的无奈和痛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业社会不道德和阴暗面。由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推测:工商业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农业社会不曾有过的不信任以及欺诈等不道德行为,正是这些不道德行为使当时人们尤其是哲人们鄙视从事工商业的人,从而使得这一行业也遭到了鄙视。这反映在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就是对从事工商业的民众以及这一职业的鄙视。所以,所谓“贵农贱商”之说只是表明古希腊的农业社会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从意识到理想与当时古希腊普遍存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后,柏拉图等哲人只能在精神的道场里构建淳朴理想的农业社会。
   不难发现,公元前450年左右,雅典国家经济成分(粮食种植、经济作物、手工业品)的2/3以上具有商品经济性质,当时社会存在一系列不道德行为以及古典哲学家对工商业以及从事工商业人员的鄙视态度都体现了这一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说,这一时期商品经济是维持雅典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其经济成分如雅典的其他城邦经济无疑呈工商业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历史时期古希腊经济呈动态的发展之势。古代希腊经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有史可考的古代到古风时期,古希腊的经济呈农业特征,而古典时期的公元前450年前后则呈工商业特征。至于从古风时代到古典时期的经济特征,由于史料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谓“贵农贱商”,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工商业发展在思想观念领域的冲击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古希腊〕西西阿德.工作与时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英豪列传I[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古希腊〕阿里斯托分.古希腊悲剧喜剧集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 黄洋.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J].历史研究, 1996,(4).
  [6]毕会成.“希腊农业特征”辨析——与黄洋同志商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1).
  [7]王瑞聚,邹远修.从雅典国家的农业看城邦社会的经济特征——兼与农业特征论者商榷[J].齐鲁学刊,2002,(5).
  [8]王瑞聚.怎样看待希腊城邦社会的经济特征——兼与农业特征论者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2005,(5).
其他文献
一  看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人都知道,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它是清代著名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这所宅第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本文叙述的乔家大院则指甘肃靖远砂梁村的一户极为普通的民居,称它为乔家大院,实在是有些勉强,但这幢民居曾经的主人乔映渭祖籍正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因此,这幢简陋民居和山西乔家大院也是一脉相承。  1915年10月,乔映渭出生于此。  乔映渭
期刊
初定天下的秦帝国,似乎还没来得及抖掉身上的黄土,去拥抱已属天朝的大海,将“海”纳入郡县制的视野。嬴政在始皇帝的大殿上,坐到第八个年头,最终听到了秦军“统一”岭南的好消息。公元前214年,始皇决定在岭南设南海郡。  2230岁的广州城  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个郡县,其郡治即是“省城”历史的第一页。这事在秦是件大事,在汉也是大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21年,秦灭了六国。“分天下以为三十
期刊
古农先生:  您好!惠寄的《日记杂志》第五十八卷妥收了,办得很好,有浓郁的书卷气。前几年多次蒙您惠赠书刊,我因忙未能写稿,很是不安。此次,我回答了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为了节省篇幅,就不再逐一抄录题目,只是将您提出的问题归为两大类(“我与日记——写与读”、“我对日记作为一种文体的看法”)——从回答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到您所提的具体问题;又增加了“孙犁论日记”作为第三部分。  我与日记——写与读  我从20
期刊
[编者按]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路重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频繁,敦煌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威胁。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由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约占敦煌市总面积的21%。主要保护范围包括湾腰墩、天桥墩、土豁落、马迷兔、艾山井子、清水沟、火烧湖、后坑子、盐池湾、崔木土沟和卡拉塔格等区域。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没有人为开发的原始地形地貌,保护类
期刊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拍成电影后,藏之深山的古刹一夜爆红。而由王立平作词、作曲,郑绪岚演唱的电影插曲,更是为其锦上添花: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一时间,红男绿女心旌摇荡,莫不争先恐后,向而往之。不过,实际成行则是《少林寺》上映20多年之后的事了。  少林寺位于嵩山西麓,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始建于
期刊
1906年12月23日,星期日   天气确实很冷。至于那些哥萨克人,就如同曾经经常出现过的那样,很难承受这种低温。伊利亚佐夫曾试图医好其泻肚子的病,他在一片纸上写上了文字,浸在茶水中;他然后又在喃喃自语的读经声中搅动它,喝下了这种浸泡液。瓦阳惊讶地不知所措。   今天早上,丁先生使我感到非常意外地向我宣布说,有一个英国人在那里,希望见我。昨天,我在萨尔特城曾遇到过一名喀山的萨尔特人,操一种非
期刊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张掖,也是蹲踞在河西走廊蜂腰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张掖,更是盛产祁连美玉的大本营。  就是这一个个非凡大气的文化元素,扮靓了张掖的“金”字招牌。  玉石,吸天地之精华,纳山海之灵气,可以说是在各种天然因素、自然条件巧夺天工般的演化下日渐形成的。《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者也。”相传,大凡凤凰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存在,足见其神奇、珍贵。据专家鉴定,玉含
期刊
[摘要]阿寅《土司和他的子孙们》是一部以家族历史喻指社会历史的传奇文本。作者运用多重叙事者以及循环叙事等手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传奇的可能。但单纯地以传奇故事为支点书写历史,未必能写出历史的温度和质感,那么这些要素就只能作为传奇的支撑和看点,而没有实现叙事主题的功能。   [关键词]阿寅;《土司和他的子孙们》;叙事模式;叙事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据文献记载,至少在战国晚期,铜镜已经在我国广为流传,一直沿用至封建社会灭亡,延续4000多年。全国其他地区钱纹铜镜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面钱纹铜镜时代最早,为东汉至魏晋时期,反映了东汉以降战乱纷飞年代普通民众对和平盛世的希冀。   [关键词]汉代铜镜;钱纹铜镜;青铜器;甘肃省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
期刊
[摘要]《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通过创造魔幻人物、魔幻动物、魔幻植物等魔幻意象、魔幻意境,营造时间叠置的叙事环境,为读者构建了一个魔幻世界,并且由此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宇宙、社会、文化、人性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魔幻世界;时间叠置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42-03  为什么他的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