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结肠癌组织4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GFR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EGF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EGFR在结肠癌中表达增高,高表达率为52.50%(210/400),结肠癌中EGFR的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分化类型无明显相关(χ2=2.673、1.095、0.047、0.730、0.058,P均>0.05),但与患者的TNM分期、5年生存期、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和神经或血管或脉管侵犯明显相关(χ2=57.165、9.265、4.375、31.191、10.176,P均<0.05)。

结论

EGFR的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明显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肺动态顺应性(Cydn)指导PEEP滴定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65~80岁,体重指数19~2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PEEP组(P组)。C组气管插管术后按预设参数行机械通气,P组分别于气管插管术后和气腹后两次滴定法设置PEEP。C组分别于气管插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B淋巴细胞瘤-2(bcl-2)及生存素(Survivin)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45例胸腺瘤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例胸腺增生组织,45例胸腺瘤及13例胸腺癌组织中XIAP、bcl-2、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是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神经根性撕脱伤(RA)后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3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组:根性撕脱+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l)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E组:根性撕脱伤+隔日皮下注射EPO 1 000 U/kg)。两组分别在苏醒后即刻、1、2、4、7、14 d留取脊髓C5~T1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内裂解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FokⅠ(rs2228570)和ApaⅠ(rs7975232)与云南彝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IH)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云南彝族501例IH患者和378例尿枸橼酸水平正常者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范围为20~70岁,且男女比例1∶1,通过SNaPshot技术检测
目的建立膀胱出口梗阻(BOO)介导的大鼠膀胱活动低下(UAB)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估。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BOO 6周组以及BOO 12周组。通过压迫法结扎膀胱出口,构建UAB动物模型。术后第6、12周,通过尿动力学、离体肌张力以及Masson染色等方法进行评估。采用GraphPad 6.0统计软件分析,定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术后死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LRP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258例,年龄(65.00±10.78)岁。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各因素首先采取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39例(15.1%)。根据2009年改良版Clavien-Dind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15例前列腺癌(PCa)和42例邻近正常前列腺的CapG表达,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例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CapG的表达。利用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敲低Cap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一款新型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置入及回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24头健康幼年家猪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于支架置入3、7、11、15 d后回收。全麻下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行支架置入术,支架主体跨越肝右静脉;造影观察下腔静脉及肝右静脉通畅情况,测量支架释放前后肝右静脉压力。按设计时间回收支架,支架回收前后均造影复查下腔静脉及肝右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