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探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始终需要贯穿的主要教育内容,它有利于在无形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开展审美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共勉。
  【关键词】审美教育;意义;识字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得以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名篇,这些教材不仅体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教师要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如何正确处理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小学语文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因此,语文学科也是美育的一个途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贯穿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识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学生如果能自觉对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加以体会和感受,充分把握了汉字各方面的特性,对汉字的认识和掌握也就越准确越深刻。教师能够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这更促使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朝着美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健康高尚的情趣,逐渐塑造出美的灵魂。
  首先,让学生感受自然美。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识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使他们真正去体会自然界的美。如在教学“山”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或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雄伟壮阔的泰山、高大挺拔的黄山,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把它具体到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峦,让学生感受到山的淋漓酣畅、活泼跳宕的情态;或者可以具体化为高低不平的丘陵、农家大小不一的土堆,从而体验到山的清纯活泼。在这样的细致品味中,自然界山的万种情态灵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从而掌握“山”字。
  其次,让学生感受社会美。中国的汉字有一大部分所内含的是一种审美价值。在识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要让学生看到某个汉字,脑中反映的不仅有它的字表意义,还有它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即审美价值。如“松”作为一种树的指称,但是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它内在的审美价值。
  最后,让学生表现美、创造美。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讲,学生说话的过程,应该是再现文字美的过程,而学生再现文字美的要求,则来源于对文字的感知美和鉴赏美的体验。因此,这个实践不是枯燥乏味地认读生字,强记字形,而是令学生倾心、愉悦的趣味活动。如教学《鹅》这首古诗,就让学生自己配乐读、看图读,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鹅等,这就是让学生用口头表现文字美的极好形式,既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表现美,也能够靠自己的想象创造美。
  此外,还可以在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这里不再进行详述。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从美学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它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美的各种形态,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地理,不论是生命的伟大还是人物的精神风貌,都可以让学生看到美的存在,产生美的情感,并从自己的心理出发,产生自己的审美特点。语文教材就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结语
  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侯慧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渗透探究[J].文学教育(上),2011(9).
  [2]周景献.把审美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學中[J].品牌(理论月刊),2011(5).
  [3]栾艳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江南论坛,2013(3).
  [4]薛秀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学周刊,2012(11).
  [5]邱姣娇,王宗海.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近些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电子单元替代传统以安全型继电器作为控制单元,而且集控制、监督和监测功能一体化的全电子联锁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传统安全型继电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我国小学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高效的课程教学对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积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等均
牟宗三着力于传统儒学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39;道德的形上学&#39;.<心体与性体>这本书就是牟宗三运用宋、明儒学的心性之学通过康德道德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信息技术应运而生。随着新一阶段的教学改革,VR虚拟技术也被运用到小学课堂中。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什么是VR虚拟技术,阐述了VR虚拟技
美容院美容用品种类很多,每一种美容用品的数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都需要拥有详实的数据并且便于使用者查询。人工盘点、管理太过繁琐,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使
语文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体现,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注重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身的语文思维,这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给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