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改良S-P入路不切断股直肌治疗Pipkin Ⅰ和Ⅱ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Pipkin Ⅰ和Ⅱ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S-P入路并以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患者29例(常规组),行改良S-P入路不切断股直肌再以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29例(改良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愈合。常规组和改良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 ± 5.2)个月比(15.8 ± 5.6)个月,P>0.05]。改良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和4周VAS明显低于常规组[(8.1 ± 0.8)cm比(12.3 ± 1.2)cm、(144.3 ± 16.5)ml比(172.4 ± 21.6)ml、(4.5 ± 1.1)分比(5.9 ± 1.5)分和(1.6 ± 0.7)分比(2.4 ± 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末次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S-P入路不切断股直肌是治疗Pipkin Ⅰ和Ⅱ型骨折的较好方法,具有显露清晰、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疼痛轻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