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讲解与示范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逐步加深了我对体育工作的理解。
  使我懂得要做好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须讲究方法。方法选择、运用得当,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举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方法运用不当则会使教学变得乏味,使信息流通的渠道受阻。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根据其特点,就要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在工作中,通过不断的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简单的对“讲解法与示范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语言的艺术水平。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指挥能力,能正确运用口令。如队列队形练习中,教师通过口令和指示,使学生明确行动路线及队形变化等。
  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
  2.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3.讲解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起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但是一个好的教学口诀,要经过长期认真地总结、提炼才能形成。讲解还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
  
  二、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跳远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或使用挂图等,使学生对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另外,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示范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教师每一次示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备课时,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安排什么时间示范、示范多少次、重点示范什么。在教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动作的示范,然后根据教材情况做重点示范。动作的关键环节还应尽量放慢示范的速度,边示范边讲解。必要时,还可以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示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
  2.示范要正确,力争每次示范成功。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从生理学角度讲,其本质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的过程,是条件刺激物(示范、讲解等)和无条件刺激物(肌肉感觉)相结合的结果。教师示范不正确,就会使学生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会出现错误动作,错误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示范时,每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
  3.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如何,会影响示范的效果。示范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队形(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调动队形也是必要的,但应尽量减少调动)、动作结构的特点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范者要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使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示范位置与方向的选择,还应考虑到阳光、风向、周围环境等情况,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尽量避开繁华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能使学生的直观(看到的)和思维(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思考动作的技术要求)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领着学生练习(如武术),把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把看到的(条件刺激)立即与肌肉活动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速度。但是,有些动作(如器械体操)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宜进行示范,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
  5.除了教师亲自做示范之外,也可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做示范,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与教师示范的相同作用,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有条件,还应利用直观教具(如照片、画片等)进行教学。但使用时要防止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或流于形式。
  总之,体育教学方法很多,如完整法、分解法、纠正错误法、练习法、游戏法、竞赛法等。但这些教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要注意灵活运用,不要束缚于某种教法。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活”起来。经过几年教学的实践,我找到一些方法:  一、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国家损失巨大,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并且要巧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在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硕果累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农业和有关工业的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生物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但由于生物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较少等原因,我们的学生还不太重视。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中学生物教学。  该如
期刊
我们传统的教育,培养的学生缺少一种锐意求索的内在精神。究其原因,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总要在教师的主导安排下,亦步亦趋地按程序进行。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相反,却处于一种被人指派、“辛苦劳作”的“仆人”地位。这样的主体活动怎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又谈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题通过化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
期刊
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的盘点与回顾。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呢?我觉得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九点:  一、“俯视“考点  上复习课,教师不能只就题讲题,而应该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英语内容庞杂,因此,复习时尤其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  词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复习“词”这部分知识时,不应只局限于词的音/形/义的识记,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如词性的变化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各个领域,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课堂,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种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有几种方式:如教师上课使用课件,或者上网搜集信息,以及远程教育等
期刊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认知工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本文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并探讨建构主义模式下的生物CAI教学方法。  1 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期刊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许多规律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从化学实验的现象中可以得到非常直观的结论,这要比教师干巴巴的讲述所得到的结论要记忆和理解深刻的多。但是中学化学中许多实验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污染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演示实验中毒气泄露十分普遍,条件较差的学校只好教师和学生共同接受毒气的洗礼,所以许多老师只好说实验或
期刊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应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高中的教育教学必须在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上下功夫,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得到全面的发展。高中生物有其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学科特点,因此借助生物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策略很有必要。  学习策略是对学习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具有一般性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迫切任务。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教育要适应创新,引导创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良好的开端——集合队形的变化    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好奇,我们应保护好这种好奇心,这是创新人才的基础。所以我从简单的、平淡的集合队形入手,用不断变换队形的方法,来满足学生好新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