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信号》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铁路信号》课程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铁道运输生产一线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铁路信号;课程改革;思考
  一、 课程设置
  (一) 课程定位
  《铁路信号》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铁路行车岗位群(车站值班员、信号员)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课程《铁路行车组织》的学习提供信号方面的支持。
  (二) 理念与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依托铁路行业、深度校企合作,通过对运输岗位群的现场调研,与行业企业合作一起进行《铁路信号》课程的开发及设计,以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三) 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针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岗位,我们设计了三个学习情境:信号控制、联锁办理、闭塞办理,来满足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 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相关文件,强调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及学院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本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改革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联系密切,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学生兴趣浓厚。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现直观性、互動性、实用性、全面性。
  这是我们铁路信号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所指定的成绩评定方案与考核标准,通过一学期的使用来看,学生接受较好,教学效果较好。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图例法。现场演示教学:演示6502。
  (三) 教学队伍
  近年来,本专业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秉承学院“严谨、正身、博学、后德”的教风,通过引进、外聘和自身提高等措施,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的教学团队,其中铁路信号课程小组结构合理,素质均衡,高级职称占40%,双师比例40%。其中有来自吉林车务段的现场专家,担任实训教学,本校王继有老师具有多年现场工作经历,是吉林车务段聘请的客座教授,近几年来为沈局培养了大批优秀职班员。
  本着吐故纳新的自然法则,为了保证团队的活力,引进了两名青年教师,他们学习能力强,获取网络资源及时。本课程小组从职称结构、双师比例、年龄组成形成了合理的梯形团队,这对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 教学条件
  为了较好体现本学科的先进性、实践性,反映行业最新成就和企业发展水平,并符合学生接受能力,选用了最新的铁道部规划教材《铁道信号与通信设备》,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有效文献《铁道运输设备》《正确使用650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并推荐了学习网站: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网!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基础上,编制了实训手册工作页,他有效的衔接了课堂和演练场,把各种教学元素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边学边练的效果。
  本课程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开发了铁路信号课程,使之实训学时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从而充分利用了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基地吉林车务段,校内的接发车实训室、综和演练场,微机模拟演练室,另外、目前已投入143万建成运输信号综合实训室(Ⅰ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精品畅通就业开设了绿色通道。
  四、 教学评价
  在教学效果评价中,学院为了树立社会评价教育理念,由学校、行业或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考核标准,并建立了校系两级的督导组织,以及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督导评教三方独立并行质量评价系统,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必要质量控制措施。
  最后,介绍下课程的规划与改进方向。
  (一) 课程特色或创新
  面向铁路运输企业实际需要,参照铁路实际工作任务和真实情境进行课程建设,具有鲜明的工学结合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能力考核。推广使用“学生工作页”组织教学
  (二) 课程建设规划
  完善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建成省级优秀课程;建成国家精品课程。
  (三) 课程改进方向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构建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改革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
  刘士局,吉林省吉林市,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厌学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生活比较消极,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感到厌烦和抵触,在行为上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现象。我国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不仅有学习能力不强导致的厌学,还体现在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等。  关键词:厌学心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  一、 引言  目前,一些农村小学生缺乏学习意识,觉得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态度比较消极和被动,对待作业和考试非常厌烦,学习遇到不少问题,导致成绩差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