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教育多元化途径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教育是一个涉及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世界性的重要问题。我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作用的活动情境,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实施有效地环境教育,探索出了符合我园实际的绿色环保教育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参与绿色行为,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专门性的环境教育
  幼儿园专门性环境教育包括幼儿园传统的节庆活动、接触自然和环境保护活动。
  1、环保性的专题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涉及很多内容及方面,如果没有深入式、立体式的主题深化,很容易使孩子的“绿色环保”教育流于形式,化于表面,达不到根本性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结合各个环保节日开展环保教育专题活动,并将此作为一条重点实施途径。
  “世界无车日”——组织小朋友开展“设计生态车”绘画活动,以海报和展板的形式呼吁“9.22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传递生态行动从我做起的理念;“植树节”——以“播撒绿的种子,传递绿的希望”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展“爱护树木、节约用纸---小手帕回来吧!”为主题的亲子签名送小手帕、小班播种、中班种植、大班为小树制作名片等丰富多彩的爱绿、护绿的生态活动;“世界地球日”——以“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绿,为地球妈妈减负”为主题向家长发放自制的“节纸小妙招”宣传册,设置废纸回收分类小火车,回收广告纸、报纸、包装纸等各种废纸,呼吁家长共同参与到我们的节纸行动中来。
  2、节庆性环境教育
  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主线,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部系列节庆主题活动。例如:元宵节开展“变废为宝,亲子花灯制作”评比展示活动;六一儿童节组织开展“奇思妙想,变废为宝”亲子生态制作活动;元旦组织“迎新年生态游艺会”活动等等,创设不同的特有环境,组织幼儿了解各种节日,感受节日的欢快氛围,喜爱并参与不同类型的节日活动。
  3、季节性环境变化教育
  从季节性变换为主线,开展春、夏、秋、冬四季有序有层次的回归自然的主题活动。例如在秋天里,我们与幼儿共同到野外采集树叶、玉米皮、秫秸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设计自己心中的秋天。在采集树叶时,他们发现树叶生长的形态各异,有对生的、轮生的、有由绿变黄的、有由绿变红的等等,从认识树叶、树叶找家、制作树叶标本、树叶粘贴画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这样有序有层次的回归自然的主题活动,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尤其是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了解,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渗透性的环境教育
  幼儿园渗透性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
  1、教学活动中环境渗透教育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垃圾宝贝”“我是环保小卫士”等环境教育活动,例如在《我是环保小卫士》中教师首先让孩子了解知道什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什么行为会破坏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通过系列的活动,孩子初步懂得了噪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小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尝试在各种活动中减少噪声,学会走路轻、说话轻、放下东西也要轻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也知道了乱砍伐树木、乱扔东西、吸烟等不良行为会破坏环境,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懂得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设计了《环保时装设计》《纸碟玩偶》《自制购物袋》等有趣的手工制作,在动手操作中,让孩子感受到“变废为宝”的道理。
  2、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渗透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不是依靠几次主题活动、几节教育课就能养成的,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如:散步看到美丽的花时,提醒幼儿“花儿好看我不摘”,进行爱护小植物的教育;洗手时要求幼儿注意水流不能开得太大,洗完后关紧水龙头;进餐时教给幼儿正确的进餐姿势,爱惜粮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尽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保持桌面清洁。让孩子们用每一个小小的行动保护地球,保护自己的家园。
  3、游戏活动中的环境渗透教育
  我园每班都创设了富有生态特色的角色游戏区,里面分别开设了“绿色餐饮吧”、“生态演绎吧”、“创意花坊”、“生态加工坊”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区域,这些游戏环境的创设,凝聚了教师们的心血,教师们利用灵巧的双手“变废为宝”制作出许多游戏材料,使孩子知道废旧物可以再利用和变废为宝的道理,同时鼓励幼儿通过游戏反映自己对周围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促进其健康活泼成长。
  三、社区性的环境教育
  充分发挥家园合力作用,开展环境教育,扩大社区影响。
  1、利用社区文化环境,挖掘教育资源,拓宽教育内容,使教育接近生活,接近社会。我园附近有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全国绿色学校,具有丰富的环境教育经验,校园生态环保长廊中展示的濒临灭绝的动物图片、学生们的废旧材料小制作、学校环保教育的实践活动照片,处处设置都独具匠心。我们经常会带领孩子去实验小学参观或邀请小学生来园宣传环保知识,形成了共建关系,在交互活动中共同成长。
  2、利用家长文化素质高的特点,对家长提出要求,拓宽教育途径,形成良好的合力教育。定期邀请环保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园开设专题讲座,引起家长的共鸣,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孩子;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和家长园地里定期刊出环保教育文章,张贴有关环保图片、垃圾分类方法以及废旧材料再利用方面的知识,还有幼儿园近期开展的一些环保活动的照片材料也将展示其中,供每天来接送孩子的家长参阅,方便家长和孩子了解更多环保信息,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以上是我园将幼儿园环境教育途径多元化的初步尝试,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更多地从孩子的主观意愿出发,从孩子的角度来审视环境教育,让环境教育无形地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习惯中,进一步开发具有特色、真正适合幼儿园的环境教育。
  【作者单位:苏州芦墟中心幼儿园江苏】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使教学充分有效,我们就得在这块主阵地上下下功夫。课堂观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求研究者、观察者带有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准备性和预计性,是教师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获得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状态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
抽象性是数学的基本特点和思想之一,诸多数学理论研究都是围绕着抽象性而展开,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育的时候,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本文接下来将通过分析数学抽象性在数学学习中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数学源自古希腊语,实质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模型等概念原理的一门科学,数学通过抽象分析和逻辑推理,从客观的物理世界产生。其
简要阐述了容积测量的常用方法.在气体压力不高、环境温度变化很小情况下,提出了用气体标定法测量容积的简化方法.介绍了气体标定法测试系统的组成.提供了容积测量结果不确定
英语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外语,它的教学应当遵循外语教学的原理,顺应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并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爱学英语;同时要注重读说练习,创设语言环境,强化语言的自然灌输;抓住学生对语言的输入,多记多背。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养成阶段,他们的兴趣既容易抓住也容易失去,他们强于直观记忆弱与联想归纳,这就要
为突破传统排水型两栖车辆“阻力墙”现象,基于蛇怪蜥蜴踏水仿生学原理设计了一种轮-叶复合式仿生推进装置.为进一步研究仿生叶轮自由运动状态下力学性能和运动规律,构建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