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培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是实现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从匠心、匠品、匠艺三方面进行界定汽车行业工匠精神,提出校企双方共建品牌汽车集成中心、共同营造“汽车工匠”校园文化、共同制定“汽车工匠”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4个工匠精神培养策略,为培养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提供参考。最后以上汽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为例进行具体的工匠精神培养实施,发现项目班学生工匠精神明显提升,校企共培学生工匠精神具有实践可行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汽车类专业 工匠精神
  1 引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标志的“新四化”浪潮席卷汽车产业,这对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受到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各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存在诸多问题。
  为加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指明了校企合作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因此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校企共培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既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
  2 汽车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
  不同行业由于其行业领域、产品形态、服务对象等不同,其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有所差异。因此明确新时代汽车产业的工匠精神内涵是制定工匠精神培养目标与策略的首要前提。通过走访调研长株潭一些品牌汽车4S店、汽车制造企业,并对现有工匠精神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汽车产业工匠精神内涵可从匠心、匠品、匠艺三方面进行界定[1-3]。
  2.1 匠心
  匠心是工匠精神的根基,是匠人内心追求事物卓越品质的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匠心主要表现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汽车产品从设计之初到最终抵达消费者身边,要经过设计、测试、生产、检验、销售等诸多环节,因此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设计质量、检测质量、制造质量等方面,只有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精准品控,才能确保汽车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保有匠心的汽车从业人员会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汽车制造与服务全过程,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关注细节和追求完美,对消费者服务需求追求极致,通过提供优质的汽车产品与服务,不断拓展市场,确保汽车企业与品牌长青。
  2.2 匠品
  匠品是匠人的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也就是从业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匠品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工作、责任担当、专注坚守。匠品影响从业人员的行为方式,不管是在汽车制造生产岗位还是汽车销售、汽车售后岗位,从业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品德,才会更加坚守和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站在组织、消费者的角度上,超越对即使利益的追求,做到用心打磨产品和真诚服务。
  2.3 匠艺
  匠艺是指匠人要拥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匠艺主要体现在:精湛技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品质。面对汽车行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和迭代,新时代的汽车从业人员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新技术,快速更迭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用学习、思考、训练、操作,练就过硬的本领,跟上时代的发展。
  3 校企共培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3.1 校企共建品牌汽车集成中心
  对接知名汽车企业,建成品牌汽车集成中心,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校企协作共同体教学创新、企业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让于一体,与企业共建“工匠精神”育人共同体,发挥“汽车工匠”培养、师资培养培训、中小微企业服务等功能。
  3.2 校企共同营造“汽车工匠”校园文化
  联合校企合作汽车企业,在“汽车品牌集成中心”建设汽车文化走廊,每两年举办一次汽车文化节,邀请汽车企业国家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大国工匠为学生开展讲座,举办校内学生汽车技能大赛和教师汽车技能比武等活动营造“敬业专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文化氛围,以此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教育。
  3.3 校企共同制定“汽车工匠”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与知名品牌汽车企业合作,建立灵活机制,建立“汽车工匠”培养体系,建立学生选拔标准,与各汽车品牌开设校企合作项目班,组建由汽车行业专家、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与调整以培养“汽车工匠”为目标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利于形成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使课堂教育与工匠精神教育互融互通。
  3.4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组建由行、企、校专家构成的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校企共同开发开发教材、教具和资源等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优化“底层共享、中层融合、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解构”工作岗位典型任务,确定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知识点、技能点和职业精神,绘制“知识、技能、职业精神导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编排内容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3.5 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校企合作教师队伍
  实施“校企共建师资工程”,定期选派校企合作项目教师去汽车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访学研修、脱产学习等,使他們深入汽车生产制造、汽车售后维护、汽车销售等一线工作岗位,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对岗位的工匠精神内涵把握更准,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尽快成长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4 校企共培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
  本课题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上汽大众SECP校企合作项目为例,结合企业需求、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特色,着重从匠心、匠品、匠艺三个方面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并对其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和实践操作进行具体阐述。
  4.1 SCEP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完成汽车类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SCEP是上汽大众汽车为培养优秀的上汽大众售后服务人才的校企合作项目,我校于2014年与上汽大众SCEP项目共建株洲培训基地。按照汽车经销商的建设和智慧教学标准,配套建设理论教学、实训场所,SCEP项目建有3个技术培训单元、1个IT术培训单元,配置大众培训车辆12台,囊括上汽大众各车型,并配备VW专用诊断设备、Elsa-pro及ODIS在线系统、四轮定位仪等检测和诊断设备。实训基地的职业环境、实训设备的布置、工具的摆放均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接轨,为学生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培养、员工培训提供重要保障。
  4.2 SCEP校企合作项目班组建
  在大二上学期期末,SCEP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举办项目班动员会、专业知识笔试、双选招聘会,为学生找到心仪的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提供平台,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也为汽车经销商的发展培养人才,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4.3 SCEP项目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实施
  在校内学习和实训期间,校企双方共同营造“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企业文化氛围,共同开发融入了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要素的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按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的岗位要求组织学生实训。在企业实习期内,上汽大众售后经销商根据岗位需求和学生实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实习岗位分配,注重岗前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训,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融入到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中。
  4.4 校企共同评估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状况
  企业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制定《上汽大众SCEP项目班学生实习评价标准》,针对项目班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工匠精神的綜合素质进行评估,主要分为教师评价和企业实习评价两部分。项目班教师主要评估学生在校内专业技能、实训技能与工匠精神培养状况;企业主要评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以及包含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等工匠精神综合素质。
  5 结语
  面向汽车产业“新四化”需求和行业企业生产需要,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结合学校实际,按照互利共赢的理念,把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与企业共建“工匠精神”育人共同体,打造人人严谨专注、敬业专业、追求卓越的“匠心文化”,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湛技艺、与时俱进的“汽车工匠”。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成果。课程名称:《校企共培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以上汽大众SCEP项目班为例》  XJKX19A050。
  参考文献:
  [1]邓宏宝,李娜,顾剑锋.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培育方略——基于31个省或市级评选文件的分析[J].职教论坛,2020,36(10):75-79.
  [2]李淑玲,陈功.当代中国工匠精神解构[J].成人教育,2019,39(11):66-71.
  [3]李淑玲,陈功.将“工匠精神”融入技能人才培养[J].人民论坛,2019(30):68-69.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年的新经济常态,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同时也给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本文对于新经济常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盈利模式分析,给予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面对重大卫生事件以借鉴,以及在面对未来不可预测时期尽可能降低损失以及减轻社会压力。  关键词:新经济常态 新能源汽车 盈利模式 北汽新能源  Analysis of the Profit Model of C
期刊
摘 要:绿色交通强调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拉萨处于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拉萨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和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拉萨交通进行符合绿色交通理念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绿色交通的理念,对拉萨的交通特点进行概述,对朵森格路中段的交通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提出规整慢行通道和以公共交通为主地位的潮汐车道等优化策略,为拉萨交通的绿色规划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品质赢信赖  近日,一则有关东风途逸获奖的消息在用户中刷屏:在第五届“发现信赖——中国卡车用户调查暨评选”活动中,东风途逸以其可靠品质摘得“2021年度值得用户信赖新锐之星”大奖。  其实,关于东风轻型车得到全国客户认可,并在各类活动中斩获大奖绝非偶然。在前不久上市的高端轻卡——东风凯普特星云拿下“2020年度第一高端轻卡”桂冠之后,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商用车高原巅峰挑战赛上,勇夺“巅峰挑战舒适冠军
期刊
摘 要:汽车共享模式的出现,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对交通状态、停车情况、资源供需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保定市共享汽车目前存在安全隐患、配套设施布点以及车辆认证监管等问题,汽车生产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共享汽车的运行模式。相信在来来,汽车共享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传统出行方式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及环境问题,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关键词:共享汽车 发展 研究 保定市  Research
期刊
摘 要:中职教育应立足于立德树人,以培养具备过硬的技能本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实施“126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内容为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动手实践为方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工学交替,同时把职业素养提升和德育教育贯穿全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期刊
又是一年春来到,青山绿水天更蓝。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又恰遇“植树节”来临,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股份或公司)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始终秉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主动担当环保责任,坚守节能环保理念,恪守绿色制造,聚焦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推广,催生“碳平衡”项目开花结果,为汽车产业健康和谐发展、为社会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仅是东风汽车股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更是企业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汽车已经成为千家万户出行的首选,传统汽车的燃料是柴油、汽油、液化气,燃烧后排出的是醛类和碳氧化合物,随之而生的是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发绿色环保的汽车技术是当前汽车行业的首要任务。本文阐述了汽车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对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策略。对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为汽车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新能
期刊
致使活塞发动机热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曲轴连杆机构构成的固有缺陷,即机械转换损失。  現有活塞发动机热平衡中缺少直线-旋转运动的转换热量损失,转换后的活塞发动机械效率较真实的机械效率低得多。值得关注的是,此转换热量非但不能省略还给我们带来意外惊喜,促使非曲轴连杆机构发动机的研究开发价值骤然凸显。  1 发动机热平衡概述  现有活塞发动机热平衡有5个热量:有效热量qe、排气热量qr、冷却热量qs
期刊
1 引言  100多年以来,人们致力于提高传统发动机热效率的艱辛努力近乎东流,因为传统发动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传统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仅为25%~35%,与奥托55%~65%的理论热效率差距巨大,表明人类制作的热机效率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而且远未止步于此,由于机械转换损失的人为缺失(见附件一),导致指示热效率被大大低估。并且还发现机械转换损失是由曲轴连杆机构构成的固有缺陷所致,再次表明在挖掘传统发
期刊
摘 要:“加快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为例,总结了适合汽车维修专业的数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模式,以及将数字资源融入在线学习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数字资源 云平台 开发与应用  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到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