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略显单一,学生在阅读完之后无法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导致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充分、不透彻。个性化的阅读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提升其阅读效率,掌握更多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课外读物;阅读;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18-01
  引言
  课程更新后发现,语文(传统)教材中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有所增加,个性化阅读文本的存在使得教师们专注于该课题。此外,好奇心作品的改革导致一些原文从教材中删除,迫切需要补充阅读课题中的空白,因而需要补充一些个性化内容。也就是说,教师要在中国识字水平前半部分开展读写活动,就需要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理解学生的个人差异,并采用多层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学习策略和学习机会,作者在编写这份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时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提供这些机会。
  一、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学科并不是非常单一的,每一个学生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对于学习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创新,在阅读中可以主动去想象,大胆质疑,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更容易接受知识。而且如果学生都以创新性的思维来进行探索,那么学生所收获的知识会更多。比如说,在学习《乡愁》这篇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问题一:诗人把乡愁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比喻?问题二:作者在每一节中都写到了自己的乡愁,这样是否过于繁琐?问题三:诗中的画面感描述是否有所欠缺?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阅读,并用质疑的眼光来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学生自己的理解为出发点,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获取到更多的知识。
  二、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上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阅读学时,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活动,根据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巧妙设置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问题,探索文本内容。教师除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为以后更好地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文中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视频简单感知阅读内容。随后,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作者在文中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紫藤萝,从什么角度描写紫藤萝盛开时的情景,在描述紫藤萝花形和香味时又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更有针对性。学生主动探索文章内容,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对文本充满期待
  心理学家Bruner说:“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利益。因此,期待学生看到课文是教师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它设置了大部分设置问题、讲故事者、谜、网络、音乐、电影剪辑等,从而产生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阅读和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的堆积。比如,我教《木兰诗歌》的时候,首先播放了中国戏剧《兰花》的录音带,然后问道:美国迪斯尼公司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把中国的兰花放到漫画屏幕上,让全世界兴奋不已,勇敢而美妙的女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全世界。蘭花在中国是一位著名的女英雄,但怎样的魅力才能打动不同种族的心,使世界的风?学生们对仔细阅读课文有兴趣。
  四、师生关系平等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并且一直崇尚“师道尊严”的观念。在这样的观念之下,教师往往会居高临下,会采取命令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大多数教师都是单方面的进行信息传输和知识引导,造成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时会有很强的距离感。新课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发展阶段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不断的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篇内容的时候,可能学生会产生疑问,在课上进行提问:“古代的女子都是要缠足的,所以一般脚都会非常小,那么木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替父从军呢?”如果老师仅仅是敷衍的态度回复学生:“课本就是这么提到的。”那么学生可能还会存在疑问,继续与老师探索这个问题。教师如果已经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让学生直接坐下,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说:“你提的问题好独特呀,老师课下去翻阅一下资料,我们在下节课中揭晓答案可好?”这样学生就会对下节课充满好奇。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望。
  结束语
  总体而言,这意味着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知识的比例相对较高。如何满足这个班所有学生的阅读要求,春国每个中国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提供个性化阅读文本和阅读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考虑他们在教程中扮演的角色,鼓励学生在领导地位上说出自己的话来看一些课文的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坚持标准答案,掩盖学生的想法。
  【参考文献】
  [1]朱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9(04):106-108.
  [2]于光荣.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47-548.
  [3]张秀羽.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2):186.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美术课程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促进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必经之路,故它理应被赋予新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对此,近些年由国家大力提倡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开始逐渐渗入到美术课程中,这不失为探索美术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实践。本文以一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切入点,探索它们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所扮演的适用性角色,进一步阐释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课程中的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美术课程 优秀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高中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许多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群文阅读增强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04-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取替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教育理念的变革充分体现出我国教育模式的创新,“德育教育”的实质就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本文通过对高中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侧重对其必要性与作用性进行诠释,为提高我国高中学校班主任管理能力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中学校 班主任管理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1
【摘要】从概念上来说,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循序渐进的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培养自身坚毅的品格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结合知识点、价值观情感、思维逻辑等综合而成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学生先天具备的,需要学生经过后天的锻炼和思考而形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65
【摘要】 将高中政治课程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紧跟政治方向的应有之义,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贯穿时政分析,而且应该鼓励学生对当前的时政热点进行收集、共同探究分析,提高高中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时政素材 热点话题 政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
【摘要】写作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影响贯穿着职高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是语文老师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也是老师目前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往往在学生身上体现不到很好的授课成果。因此需要老师精心的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开展有趣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感悟生活,从而逐渐的提高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职高语文 写作能力现状 提升途径探究  前言:写作作为语文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充
【摘要】在初中的数学教育中,作业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学“四案”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在课后非常重要的补给站,作业完成质量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堂听讲后的知识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能力、水平。数学教师应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存在问题,设计生活化、个性化作业,进行分层布置,积极探索作业批改与讲评环节的改进,从而提升作业的有效性,让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评讲成为课堂教学有效补充与完善。  【关键词】初中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教育事业对高中英语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使其符合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为依据,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征为基础,积极进行基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成为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因此,音乐教学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还会对学生未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良好的音乐教学会给学生学习音乐提供良好的环境,还会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有帮助。在音乐课堂中有效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会对音乐课堂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将根据现代音乐教学现状,研究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融入数学史,不仅能够为枯燥乏味的数学增添色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够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本教学设计运用“高斯求和”、“泰姬陵的传说”等历史故事,将等差数列与数学史相结合起来,这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深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理解。  【关键词】数学史 等差数列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