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化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33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8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形态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法: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分离纯化健康成年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取第5代细胞,加入含L-DMEM、1mmol/Lβ-巯基乙醇、20%FBS预诱导液进行预诱导,24h后去除预诱导液,加入含L-DMEM、5mmol/Lβ-巯基乙醇诱导液诱导培养5h,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细胞。③尼氏小体染色:应用甲苯胺蓝对尼氏小体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照相。④实验评估:对诱导前后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提取诱导前后细胞的mRNA,通过RT-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情况良好,大部分细胞贴壁呈长梭形。传代后细胞形态和原代细胞相似,生长加快。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加入预诱导液后,细胞体积缩小,立体感增强,细胞边缘变得不规整,部分细胞有细的指状突起,其中约2%的细胞胞体已变成近似球形,具有短的突起,形状类似神经元。5h后细胞转化达到峰值,形态不再发生明显改变,具有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呈阳性。③尼氏小体染色:未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浆内无尼氏小体,诱导5h后大部分细胞染色阳性,胞质中存在着深蓝色颗粒状尼氏小体。④RT-PCR反应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和TrkAmRNA: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在诱导前后没有变化,TrkAmRNA在诱导后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其在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前后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②神经生长因子在诱导分化前后稳定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诱导分化后表达减少,神经生长因子/TrkA信号途径可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起作用。
其他文献
<正>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细胞脂肪堆积病变,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脂肪肝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目前在脂肪肝的治疗中,还没有特效
<正>一、前言根据钱谦益(1582一1664年)《列朝诗集》闰集卷四记载:马姬名守真,小字玄儿,又字月娇。以善画兰,故湘兰之名独著。姿首如常人,而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
会议
<正>在金融海啸影响下,国外邮政业务也不能幸免地受到一定冲击,很多国家的邮政企业,在2008年均出现业务发展增速放缓,利润下跌的局面。本文统计了德国、荷兰、美国邮政企业在
主要介绍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材料近年来的一些主要进展和取得的重大突破。首先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基本结构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有机材料部分进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甲胎蛋白(AFP)异常对肝癌(HCC)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收集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慢性肝病、非肝肿瘤患者和
从分析CDMA基本原理入手,讨论了应用于CDMA系统的Walsh序列扩频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Rake接收机蒙特卡罗仿真模型,最后分别采用选择式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合并三种接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业日趋激烈,农产品作为各国对外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国际贸易中备受瞩目的焦点。伴随着传统关税壁垒的弱化,非
战时东南救亡剧运与戏剧创作叶志良一全民族的抗战为戏剧的普及、繁荣无疑开辟了一个广阔、沸腾的天地。对此,夏衍曾作过生动的描述:“抗战一开始,聚居在几个大城市里的戏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