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于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需求已经有了明显提升。面对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需要,设计者们如何进行园林景观的合理设计,对于展现城市特色,突出城市风貌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植物和人造景的不同特征,展现出自然景色和人工景色的不同特点,也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由于城市的园林景观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娱乐场所,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更带来了精神层面的高需求。换而言之,人们对于城市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居住,而是如何更加舒适地去居住。在此条件下,设计者们需要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实现生态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生态环境。
  1、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发展和规划需要结合城市本身的特点及居住者的实际需求,通常情况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还要注重美观性。而园林景观作为公共场所,目的是给观赏者提供更好的身心体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将城市中的忙碌元素带入其中。安全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因为老人和小孩的存在,作为公共场所,就需要将安全措施摆在首位,减少因设计带来的安全问题。而美观方面,就需要将景观设计地更加具有吸引力。对于城市来说,其风貌和魅力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而不同地区的设计风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南方园林的小巧婉约,北方园林的气势磅礴,都是因为城市和地域风格差异而产生的。因此,设计者们还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因地制宜地进行针对性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2、园林景观的不同设计风格
  2.1 生态性设计
  现代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已经越来越朝着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因此,对于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不仅可以提升資源的利用率,还能实现环保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设计需要从几个不同方面来进行。首先要意识到一点,即合理的生态系统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其丰富性远远高于人类的设计能力。因此设计环节也应该符合生态要求,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植被和地形,要避免大规模改造,减少因是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生态化还体现在对于资源的节约方面。针对于一些可以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材料,就要确保其能发挥最大效用,减少资源的过度浪费。例如对于空间的合理规划,就是生态化的一种体现,即让景观设计具有更出众的稳定性,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环境特色[1]。最后是对于景观区域的绿色化覆盖,提升绿化面积,以此为基础建设出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营造更优美的城市环境。
  2.2 文化性设计
  文化性设计的目的是保障城市化的发展速度,由于现代城市的园林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也会将文化信息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确定是否需要在新的地址上进行建设。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建设模式,始终都要以城市的发展方向作为主题。例如在设计环节中结合当地的发展历史和城市风格。例如北方很多园林都具有规模大、气势突出的特征,原因在于很多北方的园林前身是皇家园林,因而在设计风格上会偏向于华丽。作为设计者,就需要考虑到景观设计如何能融入文化元素,并通过文化元素来促进城市的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2.3 功能性设计
  虽然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在风格上进行调整,但是对其本身的功能性,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要求。对于现代城市来说,园林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提供景色的观赏,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场所。现代化社会下,城市发展的脚步和生活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比以前有了明显提升,因而在工作之余,如果能有一个景色优美又具有文化底蕴的园林,对于休养生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所以,设计者们需要注重园林的功能性设计,必要时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比如在山谷中设计吊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功能性场所。
  3、景观的意境设计
  3.1 以植物来营造意境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而植物的不同特点也能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从而丰富园林的内涵。我们从古代文人的描述当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竹,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莲等。这些具体的植物都能成为设计者们的参考依据,从而营造出生态学的特征,为园林的意境设计提供条件。
  3.2 以布局来营造意境
  在城市的园林设计当中,要营造良好的意境,还可以从布局方面入手。从我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来看,常常利用含蓄和朦胧的特点来表达其深意。而设计者们在设计过程中也会采用类似的意境处理,让观赏者们自行发挥想象。而现代的设计同样可以利用布局来营造意境。例如,可以在园林大门后设置一座假山,虽然挡住了观赏者的实现,但是观赏者们反而会更加好奇,在假山后面的园林内有什么更加诱人的景色,因此,比起一望无际的设计,利用布局来营造意境,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
  3.3 以色彩来营造意境
  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离不开色彩的点缀。色彩包含颜色和光影两个方面。例如以常见的设计模式来看,以绿色植物作为主题,点缀各种颜色的花卉,达到一种恬静优雅的境界。而光影方面,通过自然光线产生的明暗差异,例如太阳光照射穿过树影和墙洞,也会给园林带来吸引力[3]。可以看出,自然的馈赠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
  结语:
  可以看到,现代城市的园林设计除了要考虑本身的景色搭配与风格外,还需要考虑到现代人群对于生活环境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因而,作为设计师们来说,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构思,通过在借鉴中寻求创新的方式,为城市建设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并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兆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J].科学与财富,2017(8).
  [2]王杏芳,张彦鹏.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J].现代园艺,2017(5):80-81.
  [3]周璇,张珊.东南亚风格式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6).
  作者简介:
  刘婷洁,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海南海口。
其他文献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仅需要全面依法治国,还需要其他非正式制度的有效配合.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规范是在个体理性自利习惯的基
2008年5月23~26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100多
本文以实际项目出发,浅析了项目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措施,展述了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方法,以达到政府要求的投资目标及要求.
以2008年为界,我国新世纪关于人民调解的研究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其中,近十年(2008-2017年)有关人民调解“枫桥经验”的研究又聚焦两个方面:在实证性研究层面,着重关注人
2008年4月22日,“中美关系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党校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与美国乔治敦大学共同举办.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
基于在调整特定地方社会关系上所体现出的功能优势,民间规范构成了一种可资地方立法借鉴、吸收的法治“本土资源”.然而,受制于理论和制度的双重成因,地方立法吸收民间规范仍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传世法典等历史文献出发,考察了中国古代“乡法”的内涵、源流、特征、作用及定位,分析认为,“乡法”普遍存在于古代基层社会,为乡民所自觉遵循的规范,“
Blaine Harden,“The Greening Of E—vangelicals,”Washington Post,February6,2005,p.A 1.  哈登指出,保守的基督教福音派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他们一方面提防着现有的环保组织,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福音派把环保看作是《圣经》赋予他们的神圣义务。2004年秋天,全国福音派联合会领导人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名为“呼唤公民责
本文针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化学植筋检测的要求、步骤、评定以及检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通过对规范的理解和现场检验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对检验荷载的确定
作为“枫桥经验”的基本内容、重要方面和工作机制,人民调解的“枫桥经验”是诸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将政府组织和推动、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借助本地传统资源,以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