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la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

2010年2月—2014年4月对15例老年语后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根据老年患者特点和人工耳蜗植入术特殊性进行并发症观察,监测围术期血压、脉搏,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

结果

15例患者在围术期均情绪稳定,无并发症。2例患者入院时血压收缩压>150 mmHg,术前降至正常;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头晕、恶心。患者满意度为100%。

结论

以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对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是获得术后恢复快、且预后好的效果的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综合健康干预模式对胰岛素治疗患者生活治疗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综合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干预
目的为减少阴囊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自行研制了阴囊托短裤,选取2013年阴囊手术者77例设为干预组,采用自制阴囊托短裤护理,将2012年阴囊手术者77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阴囊出血/水肿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
目的总结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探索安全、高效、优质的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维护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深静脉置管治疗的心脏体外循环术后1 160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要点。结果总结出8个关于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维护要点,1 160例患儿深静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居国内较低水平。结论心脏体外循环
目的调查护士对可重复使用物品灭菌效果的识别情况,为提高临床护士使用无菌物品的正确率,保证无菌物品在临床使用的安全值达到100%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专家咨询,自行设计简易知识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06名病区护士进行可重复使用物品灭菌方式、高压和环氧乙烷灭菌后无菌物品包外灭菌标签识别、菌包内判断灭菌质量化学指示卡的识别进行调查。结果物品灭菌方式回答正确率为20.75%,高压灭菌后无菌物品识别正
目的通过测量中国人的牙模型与头颅侧位片分别获得正位和侧位高度、深度以及弧度,以获得国人相关数据,以改进拉钩设计,提高拍摄质量。方法2008年5月—2010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选择非拔牙矫治完成治疗的患者247例,均为恒牙,无牙齿缺失,第二恒磨牙已经萌出;磨牙关系中性,覆合覆盖正常。分别在治疗后寄存模型和头颅侧位片上确定尖牙点、磨牙点、上齿槽座点、下齿槽座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
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0例)与对照组(190例)。对照组采取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给予个体化护理风险应对方案。在1个疗程的护理干预后,评价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推动护理人员正确执行患儿半坐卧位摆放,提高0~5岁患儿半坐卧位的正确率。方法2014年4月起通过对患儿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设备及环境因素、人体力学4个方面对0~5岁患儿半坐卧位正确率低进行原因分析,将改善目标设定为:提升0~5岁患儿半坐卧位正确率≥80%。确定解决方法及执行过程包括:护理人员共同阅读半坐卧位摆放资料;专案负责人员及护理骨干在病例讨论中指导并分享半坐卧位的护理技巧;制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出院后连续3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以健康意识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分别于出院前1 d、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比较其差异。结果研究组48例完成随访,对照组无一例失访。出院后3个月,研
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指在化疗期发生的睡眠形态和行为的紊乱,它已经成为影响乳腺癌患者生理、心理等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睡眠障碍的影响及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