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太原的天龙山景区属于吕梁山脉的分支,位于龙城太原的西南角,海拔1700米,1965年确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是一座集林、泉、洞、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它不仅以幽雅的自然风光饮誉海内外,更以精美的石窟造象而闻名世界。在北魏晚期,大丞相高欢就在风光秀丽的天龙山上建有避暑离宫、开凿石窟、修建寺庙,由此拉开了天龙山佛教史的序幕。 天龙山更早的佛教史不可考证,从公元前479年就已经有了晋阳古城、秦统一全国后设太原郡、汉高祖刘邦命他的儿子刘恒为代王镇守太原、魏晋以后十六国时期,晋阳城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交替占据。晋阳城在其创建至北魏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活动的记载甚微。至北魏时期,在统治者的竭力倡导下,开凿石窟、营建寺塔的活动风靡全国。太原地区作为“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崇尚佛教的行迹在这一时期也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