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颅内血肿的治疗方式的系统评价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颅内血肿(ICH)的各种治疗方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关键词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intracranial hematoma及相关词汇、同义词汇等,检索Pubmed、ISI 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其中设置发表时间截止至2015年1月,语言为英语,不受发表类型、发表领域等限制,从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共收集31例患者。其中在临床表现Ⅰ级的6例患者中,行抗凝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及使用2种术式以上各一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为0分;在临床表现Ⅱ级的11例患者中,行抗凝治疗2例的mRS评分分别为0分、6分,行手术治疗3例的mRS评分分别为0分、1分、6分,行血管内治疗1例的mRS评分为0分,使用2种及以上术式5例的mRS评分分别为0分1例及1分、2分各2例;在临床表现Ⅲ级的8例患者中,行抗凝治疗1例的mRS评分为2分,行手术治疗3例的mRS评分分别为1分、2分、4分,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例的1例mRS评分为0分,3例为1分。

结论

对于CVST合并ICH患者,行单纯抗凝治疗或单纯手术治疗并不能够完全控制其中临床表现较重患者的病情,而联合术式治疗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3月20日至2014年5月10日手术切除的胶质瘤组织标本60例,按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级分为Ⅰ~Ⅱ级26例(低度恶性胶质瘤组)、Ⅲ~Ⅳ级34例(高度恶性胶质瘤组),另取同期因脑外伤行内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反转录-聚
目的总结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病史和发病时间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治疗和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伤后24 h内血肿完全消失4例,明显减少8例。所有患者伤后72 h内血肿完全消失。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断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收集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3例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患者临床以发热、精神行为异常、抽搐、口面部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其中1例伴有卵巢未成熟型畸胎瘤,1例伴有纵膈成
公安部党委日前作出向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潘东升同志学习的决定,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全力做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决定指出,从警37年來,潘东升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期刊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性别差异,为卒中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56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经头颅MRI检查确诊的138例SCI患者定义为观察组,218例非SCI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同时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分析图片动词联想、单纯图片命名、词语语义判断3种视觉呈现语言任务在汉语母语者中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语言区定位特点,并探讨其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执行图片动词联想、单纯图片命名、词语语义判断任务,所得图像数据应用SPM8软件进行分析,生成不同语言任务的脑激活图后进行研究,并计算不同语言任务的偏侧化指数。结果3种语言任务在额叶及颞叶均出现了明
目的评价血肿密度异质性评分对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早期显著血肿进展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及普内科门诊就诊的62例sICH患者资料,通过非造影剂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NCCT)图像评估血肿密度异质性情况,以24 h后复查NCCT评估患者早期显著血肿进展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ICH患者早期显著血肿进展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在胶质瘤瘤体及瘤周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胶质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切除的95例胶质瘤标本,其中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55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40例。免疫组化染色、RT-PCR分别检测胶质瘤瘤体、瘤周组织HMGB1及TLR4蛋白和mRNA
目的研究高温对局灶性脑缺血组织蛋白酶L(CTSL)表达的影响,探讨高温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20)、常温组(n=40)和高温组(n=40)。常温组和高温组参照Longa等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缺血1 h再灌注模型。高温组保持肛温39.0 ℃(瑞沃德恒温加热装置),共3 h。假手术组和常温缺血组保持肛温37.5 ℃。假手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