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岗位培训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对图书馆员在职培训主要有: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各地区、专业分会牵头组织并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也有由各种图书馆界学术研究团体如:Calis、期刊研究会、编目研究会等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以及各图书馆自行开展的参观访问、学术讲座等。并且还有大量正式出版的系列岗位培训教材或专门业务培训教材,如:由金沛霖主编的《图书馆岗位培训系列教材》,由刘湘生主编的《文献分类岗位培训教材》等等。本文以为,目前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目前对图书馆员开展的在职培训,其培训内容大多局限于对传统图书馆工作专业知识,如:分类编目、读者服务、网络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培养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目标有一定差距。因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是培养学生和教师信息素质的基地。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者本身的图书馆员,不仅应具备图书馆素养,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也还应具备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和研究素养。
(二)培训的对象主要针对中高级职称、技术骨干等中高级人员,而缺少对无职称、新调进人员开展的关于岗位工作基础理论、业务常识和工作技能的上岗培训。
(三)培训的形式主要采取短期培训以及学术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主要采用教师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式,且所选用的培训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内容过于侧重专业技能等的讲授;培训对象过于侧重中高级图书馆员等问题。根据笔者对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检索调查显示:现有专门适用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教材寥寥无几,有的或是翻译本,如:《图书馆员手册》(邓荣先翻译,辽宁省图书馆学会1982年出版),与国情不太相符:有的或是年代久远,内容与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工作不吻合:有的或是主要针对读者,兼顾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读本,但内容侧重不同。如:《怎样利用图书馆》(刘久昌、宁国誉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出版。)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上岗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信息时代其新任务之一是对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当然教育者应先受教育,所以应首先加强和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的信息素质。
同时,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长期存在:非图书馆专业人员多,低职称、无职称人员多,老弱妇病多的“三多”的现象。作为学校机关人事精简下裁人员的“接收站”和学校引进人才家属的“收容所”,图书馆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盲”。因此,开展规范、科学的上岗培训工作,应是高校图书馆岗位培训工作的基础工作和首要工作。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做好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并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学习资源中心、知识管理中心的作用,应从培养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角度,加强图书馆员的上岗培训工作。
三、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员上岗培训工作的一点看法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基本上由各图书馆分别进行,而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如果由地区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或图书馆学会等组织牵头,编写一部好的图书馆员上岗培训教材,不仅能弥补目前图书馆员岗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上岗培训工作薄弱的欠缺,如:目前缺乏符合现代信息化、网络化形式下高校图书馆工作要求的上岗培训教材,而且还能满足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全体图书馆员开展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并还能避免因各个高校图书馆分头各自组织、编写的重复劳动,更能避免由于各馆能力不同而导致的培训水平的不一致,从而能真正保障岗位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效果。2003年北京市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首次设立了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基金项目,将图书馆员上岗培训教材编写设立为一项研究课题,并请专家评委选定有一定能力的申报馆来承担此项研究工作,应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我馆很有幸地承担了该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同时,图书馆岗位培训教材应着眼于信息素质的培养,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图书馆专业学习和素养教育相结合,内容上依据需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不应仅局限于图书馆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等的介绍,还应对图书馆发展、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各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方向、教学改革等有一定的了解。只有了解了世界,了解了学校,才能真正了解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有针对地开展特色个性化服务,提供专业信息服务。
此外,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教学形式应注意灵活、多样,在编写图书馆员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配套的培训软件,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图书馆员上岗培训课件设计的总体模式可考虑分为:步进教程、培训项目和习题训练。模块主要包括四部分即培训内容、模拟培训、评估反馈和参考资源,如:数据资源及标准(包括本地及远程链接。在基本知识介绍的同时,设计模拟的图书馆工作场景,让图书馆员了解图书馆结构、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业务知识以及各种信息素养。并采用评估体系设计考核习题,测试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绝大多数图书馆现有的数据库并适量链接网上常用电子资源,集成相关业务标准、规范(文档、数据库),作为学习参考资料。如此将培训工作从板书教学转变成网络教学,从添鸭式教学转变成自助教学,从面授教学转变成远程教学,从小班教学转变成无限大众教学,使图书馆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能不受时间、地点、人力各种因素限制、具有随时可以开展的灵活形式,从而达到节省大量因组织授课等工作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培训工作发挥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对图书馆员在职培训主要有: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各地区、专业分会牵头组织并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也有由各种图书馆界学术研究团体如:Calis、期刊研究会、编目研究会等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以及各图书馆自行开展的参观访问、学术讲座等。并且还有大量正式出版的系列岗位培训教材或专门业务培训教材,如:由金沛霖主编的《图书馆岗位培训系列教材》,由刘湘生主编的《文献分类岗位培训教材》等等。本文以为,目前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目前对图书馆员开展的在职培训,其培训内容大多局限于对传统图书馆工作专业知识,如:分类编目、读者服务、网络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培养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目标有一定差距。因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是培养学生和教师信息素质的基地。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者本身的图书馆员,不仅应具备图书馆素养,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也还应具备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和研究素养。
(二)培训的对象主要针对中高级职称、技术骨干等中高级人员,而缺少对无职称、新调进人员开展的关于岗位工作基础理论、业务常识和工作技能的上岗培训。
(三)培训的形式主要采取短期培训以及学术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主要采用教师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式,且所选用的培训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内容过于侧重专业技能等的讲授;培训对象过于侧重中高级图书馆员等问题。根据笔者对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检索调查显示:现有专门适用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教材寥寥无几,有的或是翻译本,如:《图书馆员手册》(邓荣先翻译,辽宁省图书馆学会1982年出版),与国情不太相符:有的或是年代久远,内容与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工作不吻合:有的或是主要针对读者,兼顾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读本,但内容侧重不同。如:《怎样利用图书馆》(刘久昌、宁国誉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出版。)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上岗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信息时代其新任务之一是对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当然教育者应先受教育,所以应首先加强和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的信息素质。
同时,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长期存在:非图书馆专业人员多,低职称、无职称人员多,老弱妇病多的“三多”的现象。作为学校机关人事精简下裁人员的“接收站”和学校引进人才家属的“收容所”,图书馆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盲”。因此,开展规范、科学的上岗培训工作,应是高校图书馆岗位培训工作的基础工作和首要工作。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做好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并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学习资源中心、知识管理中心的作用,应从培养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角度,加强图书馆员的上岗培训工作。
三、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员上岗培训工作的一点看法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基本上由各图书馆分别进行,而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如果由地区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或图书馆学会等组织牵头,编写一部好的图书馆员上岗培训教材,不仅能弥补目前图书馆员岗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上岗培训工作薄弱的欠缺,如:目前缺乏符合现代信息化、网络化形式下高校图书馆工作要求的上岗培训教材,而且还能满足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全体图书馆员开展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并还能避免因各个高校图书馆分头各自组织、编写的重复劳动,更能避免由于各馆能力不同而导致的培训水平的不一致,从而能真正保障岗位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效果。2003年北京市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首次设立了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基金项目,将图书馆员上岗培训教材编写设立为一项研究课题,并请专家评委选定有一定能力的申报馆来承担此项研究工作,应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我馆很有幸地承担了该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同时,图书馆岗位培训教材应着眼于信息素质的培养,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图书馆专业学习和素养教育相结合,内容上依据需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不应仅局限于图书馆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等的介绍,还应对图书馆发展、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各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方向、教学改革等有一定的了解。只有了解了世界,了解了学校,才能真正了解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有针对地开展特色个性化服务,提供专业信息服务。
此外,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教学形式应注意灵活、多样,在编写图书馆员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配套的培训软件,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图书馆员上岗培训课件设计的总体模式可考虑分为:步进教程、培训项目和习题训练。模块主要包括四部分即培训内容、模拟培训、评估反馈和参考资源,如:数据资源及标准(包括本地及远程链接。在基本知识介绍的同时,设计模拟的图书馆工作场景,让图书馆员了解图书馆结构、工作流程、服务规范等业务知识以及各种信息素养。并采用评估体系设计考核习题,测试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绝大多数图书馆现有的数据库并适量链接网上常用电子资源,集成相关业务标准、规范(文档、数据库),作为学习参考资料。如此将培训工作从板书教学转变成网络教学,从添鸭式教学转变成自助教学,从面授教学转变成远程教学,从小班教学转变成无限大众教学,使图书馆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能不受时间、地点、人力各种因素限制、具有随时可以开展的灵活形式,从而达到节省大量因组织授课等工作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培训工作发挥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