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不仅要在养护管理技术上提高,还应该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的机械化养护技术。为了使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化养护管理体制、优化公路养护的信息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将对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车辆数目的增加为公路的使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加强对公路的养护,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以及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加强公路的养护以及病害的防治,提高公路的运输能力,成为交通运输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公路养护的分类
目前,我们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对公路的养护处理,主要是从路基养护和路面养护这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中路基养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公路重要的基础结构,其自身强度和稳定性的好封、直接对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路面的养护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路面)养护工作有效性的保证是路面结构稳定性的保障,路面养护还要很好的满足车辆行驶的相关要求。我们在对公路工程进行养护施工时,技术人员必须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在检查合格以后,再将其应用到公路工程施工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性能。
2、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资金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公路工程养护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政府财力有限,往往拨付的养护资金过少或者没有拨付。没有足够的养护资金就出现了各种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各地每年只能根据省里养护资金的拨付情况,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制定公路养护计划,致使有些需要维修的道路因缺乏资金而不能实施养护道路,“带病上岗”,使损坏程度进一步加剧;公路硬化路面出现严重的断、裂现象,路况质量大幅下降,个别路段存在通行困难甚至交通中断局面,并且也存在附属工程不完善、安全标识标志不到位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比如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土墙、路肩边沟、桥梁涵洞的修复等都需要大量资金;随着车流量的持续增加和公路使用年限的逼近,公路时常会出现破损现象,很多公路必须经过大中修后才能保证破损公路通畅使用,但由于管养资金后继乏力,只能任由破损的公路进一步恶化。
2.2、管理人员问题
养路员工基本上是一个不被大众所重视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上属于边缘人群,并且他们工作的内容都被认为是很苦、很脏而且很累的,一线的养护工人招收的门槛较低,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放松了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当养护行业中出现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时,养护工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进而限制了公路工程养护发展水平。所以要想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首先不可缺少专业的养护人才。
2.3、养护机械化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人工只能完成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公路养护工作,但对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施工工程则必须要依靠专业的机械设备。但是目前公路工程养护设备面临的问题有:养护机械配置总量不足,难以支撑公路养护快速发展和服务的需求;小修保养机械设备缺乏,养护作业效率和质量不高;日常养护机械中,小型机具等日常保洁机械占了较大比重,而面层快速修补机械、路面清扫设备、公路绿化修剪维护设备以及桥梁养护维修机械等较为欠缺;养护机械使用率低,闲置情况较为普遍;使用人工劳动较为普遍,造成养护作业效率较差、质量偏低、交通影响较大。
3、加快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3.1、增强信息化意识以及水平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企业要想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就是要提高公路养护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以及水平。公路养护管理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并以此真正的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益处,首先就要在工作中打破旧的公路养护体制以及公路养护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公路养护企业制度,在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的创新相关的管理手段、管理流程,使公路养护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化。增强公路养护企业自身信息化意识及水平,为今后的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在旧的公路養护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以及组织结构基础上,即使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也不会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3.2、加大政策支持
要在工作中贯彻以实施我国公路养护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加快对公路养护企业的信息化指导。我们知道,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是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大力的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贯彻和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所在。在我国,对于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一直低于其他行业水平,更是远远的低于发达国家的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政府部门要提供切实有力的宏观指导,在政策方面首先给予一定的扶持,以此进一步更好的调动各方面的社会主要力量,加强组织领导以及对其的统筹规划,以此为有效的推进我国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作保障。
3.3、制定系统的信息化规划
相关的建设企业要想实现对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要注意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地制定本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有效实施方案。在工作中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以及相对系统化的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框架,以此为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整体规划解决方案主要指的是在综合考虑公路养护管理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当前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做出的比较全面、正确的规划以及实施的途径,以此更好的保证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低成本的进行。
3.4、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配套系统
现阶段,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公共支撑环境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以及差距,这些大多是公路养护企业自身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加快研究、统筹规划、布置解决,使公路养护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在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平台的基础上,能尽快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支撑配套系统,但是这需要联合多方面的力量支持和自身不懈的努力,循序渐进地进行,以此更好、更快地推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
3.5、加大投资力度
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依旧处于一个初始的阶段,所以需要大量的科研资金,初期的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费用以及后续的配套资金投入。但是大部分公路养护管理企业本身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少,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所以国家政府部门要拓宽对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投资渠道,给予公路养护管理企业必要的政策及财力支持,以利于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发展。
总之,随着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不断的推进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快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以此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最终保证公路养护事业信息化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奎.公路管理中公路养护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4,08:29.
[2]王革新.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公路使用性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3:52.
[3]田润芙,杨旭.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0:160-162.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车辆数目的增加为公路的使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加强对公路的养护,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以及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加强公路的养护以及病害的防治,提高公路的运输能力,成为交通运输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公路养护的分类
目前,我们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对公路的养护处理,主要是从路基养护和路面养护这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中路基养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公路重要的基础结构,其自身强度和稳定性的好封、直接对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路面的养护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路面)养护工作有效性的保证是路面结构稳定性的保障,路面养护还要很好的满足车辆行驶的相关要求。我们在对公路工程进行养护施工时,技术人员必须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在检查合格以后,再将其应用到公路工程施工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性能。
2、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资金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公路工程养护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政府财力有限,往往拨付的养护资金过少或者没有拨付。没有足够的养护资金就出现了各种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各地每年只能根据省里养护资金的拨付情况,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制定公路养护计划,致使有些需要维修的道路因缺乏资金而不能实施养护道路,“带病上岗”,使损坏程度进一步加剧;公路硬化路面出现严重的断、裂现象,路况质量大幅下降,个别路段存在通行困难甚至交通中断局面,并且也存在附属工程不完善、安全标识标志不到位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比如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土墙、路肩边沟、桥梁涵洞的修复等都需要大量资金;随着车流量的持续增加和公路使用年限的逼近,公路时常会出现破损现象,很多公路必须经过大中修后才能保证破损公路通畅使用,但由于管养资金后继乏力,只能任由破损的公路进一步恶化。
2.2、管理人员问题
养路员工基本上是一个不被大众所重视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上属于边缘人群,并且他们工作的内容都被认为是很苦、很脏而且很累的,一线的养护工人招收的门槛较低,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放松了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当养护行业中出现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时,养护工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进而限制了公路工程养护发展水平。所以要想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首先不可缺少专业的养护人才。
2.3、养护机械化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人工只能完成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公路养护工作,但对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施工工程则必须要依靠专业的机械设备。但是目前公路工程养护设备面临的问题有:养护机械配置总量不足,难以支撑公路养护快速发展和服务的需求;小修保养机械设备缺乏,养护作业效率和质量不高;日常养护机械中,小型机具等日常保洁机械占了较大比重,而面层快速修补机械、路面清扫设备、公路绿化修剪维护设备以及桥梁养护维修机械等较为欠缺;养护机械使用率低,闲置情况较为普遍;使用人工劳动较为普遍,造成养护作业效率较差、质量偏低、交通影响较大。
3、加快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3.1、增强信息化意识以及水平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企业要想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就是要提高公路养护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以及水平。公路养护管理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并以此真正的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益处,首先就要在工作中打破旧的公路养护体制以及公路养护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现代化的公路养护企业制度,在公路养护企业的内部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的创新相关的管理手段、管理流程,使公路养护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化。增强公路养护企业自身信息化意识及水平,为今后的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在旧的公路養护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以及组织结构基础上,即使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也不会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
3.2、加大政策支持
要在工作中贯彻以实施我国公路养护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加快对公路养护企业的信息化指导。我们知道,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它是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大力的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贯彻和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所在。在我国,对于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一直低于其他行业水平,更是远远的低于发达国家的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政府部门要提供切实有力的宏观指导,在政策方面首先给予一定的扶持,以此进一步更好的调动各方面的社会主要力量,加强组织领导以及对其的统筹规划,以此为有效的推进我国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作保障。
3.3、制定系统的信息化规划
相关的建设企业要想实现对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要注意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地制定本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有效实施方案。在工作中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以及相对系统化的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框架,以此为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整体规划解决方案主要指的是在综合考虑公路养护管理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当前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做出的比较全面、正确的规划以及实施的途径,以此更好的保证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低成本的进行。
3.4、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配套系统
现阶段,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公共支撑环境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以及差距,这些大多是公路养护企业自身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加快研究、统筹规划、布置解决,使公路养护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在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平台的基础上,能尽快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支撑配套系统,但是这需要联合多方面的力量支持和自身不懈的努力,循序渐进地进行,以此更好、更快地推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
3.5、加大投资力度
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依旧处于一个初始的阶段,所以需要大量的科研资金,初期的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费用以及后续的配套资金投入。但是大部分公路养护管理企业本身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少,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所以国家政府部门要拓宽对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投资渠道,给予公路养护管理企业必要的政策及财力支持,以利于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发展。
总之,随着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不断的推进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快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以此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最终保证公路养护事业信息化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奎.公路管理中公路养护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4,08:29.
[2]王革新.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公路使用性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3:52.
[3]田润芙,杨旭.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0: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