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留观室患者护理行为期待的质性研究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质性分析探讨急诊留观室患者期待的护理行为。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2016年12月对北京协和医院27例急诊留观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描述患者就诊时亲身的经历,捕捉真实体验。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和归纳。

结果

提炼出8个主题:就诊环境,病情告知,换位思考,情感支持,护理技术,信息传递,健康教育和行为礼仪。

结论

建立以患者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了解急诊留观室患者内心真实的体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促进急诊护理行为的改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以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实训的角度,更好地了解患者家属的需求,寻求改善医护质量和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进行现状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一步统计,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思考。结果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有交流的需求。除此之外,近半数患者家属希望将病人生命希望放在关注度的首位,并最希望在现有的医疗手段下,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结论患者家属对护理、临床药学服务的期望以及对医
目的探讨灾害救援机动护士库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医院灾害救援机动护士库,以急诊科护士为主的灾害救援队员为第一梯队;选拔新入职本科护士组建灾害护理预备队,轮训3年后为第二梯队;选拔优秀的骨干护士能力提升班学员,为第三梯队;各病区二线值班护士为第四梯队。在九寨沟地震时,护理部根据不同救灾需求,抽调该库护士参与救援。结果九寨沟地震后,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医院先后派遣4批次医护人员共17人奔赴灾区
近年来,灾害不断发生,灾害救援已成为全球热点。美国、日本两国的灾害救援事业发展较为成熟、体系较为完善,相比较我国灾害救援事业起步晚,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综述美国、日本、中国三国的灾害救援事业的研究现状,阐述对未来我国灾害救援事业建设的启示。
目的调查高脂血症急性重症胰腺炎(HLAP)患者反刍性沉思、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并探究反刍性沉思与自我效能、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HLAP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
目的深入了解九寨沟地震伤员灾后急性期的睡眠状况、睡眠障碍的真实体验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地震灾后36例伤员的睡眠情况,并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存在睡眠障碍的16例伤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伤员的睡眠真实体验及应对策略。结果不同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民族、亲人是否遇难、是否截肢(残疾)伤员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性研究提炼出3个
目的探讨现场追踪式缺陷情境模拟教学对新入职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2016年,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5、2016年新入职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n=75),2016年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n=83)。对照组护士实施传统的情境模拟教学,观察组护士采用现场追踪式缺陷情境模教学,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