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电设备的安装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而言十分重要,但由于安装人员技术水平未能达到安装标准,影响了安装质量,导致设备容易出现连接松动、过电流、噪声及振动过大等问题。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配置降噪、防振设施,实现线路的合理布设和通电调试等多项工作,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主要环节;改进方法
机电设备的安装涉及多项技术,对人力、物力资源需求量较高,并且相关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以便能够对各个安装环节加强控制,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多项工作,并结合施工特点优化各项工艺,促使安装效率更高。
一、安装工程特点
机电设备包括公用、民用等多种类型的设备,覆盖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等系统。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与安全性能,必须对安装、调试及验收等多个环节加强控制,合理应用各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备,加强吊装、装配等多项技术的检测,最终交付给业主一个合格满意的产品。
二、安装工序
第一,在安装前清点设备数量并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进行登记。第二,根据设备布置图划定好安装基准线,完成设备的定位工作。第三,用起重装置搬运设备,安全转移至相应的位置,保持设备的完好性。第四,对位置及形状精度项目进行误差分析及精细化检测,完成精度的检测与调整[1]。第五,将机电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主要针对的是体积较大的设备,可增强设备的稳固性。第六,针对超出防锈保存期的设备必须在拆卸之后进行彻底清洗,确保不存在任何杂质后重新完成装配。做好设备的养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及时导致故障越发严重。第七,润滑设备并加油,然后进行调试与验收。
三、常见问题
(一)机电安装预埋阶段的问题
关于机电设备安装的预埋问题,涉及到了基础的安装环节、电气管路的预埋环节以及配电箱的预埋。在具体的安装工程中,在基础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钢铁结构选择的合理性不高,使得设备安装的质量受到影响。而到了电气管路的预埋环节,主要的问题有,负责管路安装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性和规范性欠缺。关于配电箱和接线盒的预埋,主要问题在于设置和安装方式的合理性不足,并且还存在后期检验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二)连接松动
设备分为安装和电气连接两种连接方式,连接时多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法,如果未能控制好连接力度,导致连接过紧,则容易使螺栓疲劳,进而使得螺牙滑丝松动。过松时则会导致连接失效。如果采用的是电气连接的方式,应充分考虑机械及电热两种不同的效应,在连接过松的情况下会增大电阻,进而烧融连接处,引发接地短路故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过电流
机电设备过电流通常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第一,风机轴承损坏;转子内部杂质清理不彻底,存在异物。第二,电机额定功率过小,容易增大电流。第三,未能做好设备的防潮及防水处理,容易引发线路短路故障。第四,外部电源不足。
(四)安装调试阶段的问题分析
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如设备电源连接有误,不能启动;设备运转方向错误;设备试运行时各项数据不符合设计要求。
四、改进措施
(一)加强管理
管理人员应明确质量、工期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合理进行调整,帮助施工人员认识到建筑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合理分工,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机电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检测工作,确保设备及线路质量达标。项目负责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如果安装质量未能达到相关标准,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建设安装队伍时要求每位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多增加实践性内容,丰富人员操作经验。另外,安装时应结合人员长项进行分工,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在安装时线路如需调整,在调整之后必须反复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任何问题。
(二)噪声及振动预防
第一,机房内应进行隔声及吸声处理,安装性能较好的隔声门。对于通风系统合理安装消声装置。此外,应对管道内部的气流速度严加控制,以免产生更大的噪音。第二,选择性能较好的隔振元件,促使隔震效果更好。增设隔震机座,实现元件的均匀受力,使隔振系统更加稳固,减小机组振幅,使设备能够平稳运行。第三,布置设备时尽量选择结构刚度大的区域,这样能够控制振动范围,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2]。管道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与设备连接时采用帆布接头,使连接效果更加柔性化,并且应同时对吊架、托架进行隔振处理,将振动传递效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提高预埋件环节的预埋和安装质量
对于电气管路的预埋环节,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预埋,即当外部配管的弯度达到90度,且只有一个明弯时,需要将弯曲半径调整为原管外半径的4倍,关于弯管器的选择,应当在依照其不同的原材料,控制好管道的内径。而且,关于钢管配管的选择,应当注意壁厚的适宜性,因为焊接对于钢管壁厚有相应的要求,特别还要注意焊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图纸会审
将图纸会审工作重视起来,必须在完整性、系统性、细节性等多个方面满足施工要求,合理连接各系统,明确指出设备的安装位置、要求、原理及功能,标注特别环节,进而促使设计与施工两个环节能够联系起来。施工蓝图必须经过专业图审单位的审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以便正确指导施工。
(五)安装流程、通电调试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装流程,遵循先难后易的基本原则。首先安装体型较大的设备,安装时从高处开始,而后逐步过渡到低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也可降低安装难度,促使安装现场更加有序。此外,设备的组装及负荷试验通常会在施工现场完成,在安装结束后必须进行调试,检验装配是否合理、安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装机电设備时必须明确系统工程的概念及要求,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把握好各项安装细节,选择高效的施工工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安装的误差,进而将设备安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黄志彬.关于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4,31(12):216-218.
[2]姚红峰.浅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与对策[J]世界家苑,2013,(16):132-134.
(作者单位: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主要环节;改进方法
机电设备的安装涉及多项技术,对人力、物力资源需求量较高,并且相关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以便能够对各个安装环节加强控制,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多项工作,并结合施工特点优化各项工艺,促使安装效率更高。
一、安装工程特点
机电设备包括公用、民用等多种类型的设备,覆盖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等系统。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与安全性能,必须对安装、调试及验收等多个环节加强控制,合理应用各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备,加强吊装、装配等多项技术的检测,最终交付给业主一个合格满意的产品。
二、安装工序
第一,在安装前清点设备数量并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进行登记。第二,根据设备布置图划定好安装基准线,完成设备的定位工作。第三,用起重装置搬运设备,安全转移至相应的位置,保持设备的完好性。第四,对位置及形状精度项目进行误差分析及精细化检测,完成精度的检测与调整[1]。第五,将机电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主要针对的是体积较大的设备,可增强设备的稳固性。第六,针对超出防锈保存期的设备必须在拆卸之后进行彻底清洗,确保不存在任何杂质后重新完成装配。做好设备的养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及时导致故障越发严重。第七,润滑设备并加油,然后进行调试与验收。
三、常见问题
(一)机电安装预埋阶段的问题
关于机电设备安装的预埋问题,涉及到了基础的安装环节、电气管路的预埋环节以及配电箱的预埋。在具体的安装工程中,在基础环节上的主要问题是,钢铁结构选择的合理性不高,使得设备安装的质量受到影响。而到了电气管路的预埋环节,主要的问题有,负责管路安装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性和规范性欠缺。关于配电箱和接线盒的预埋,主要问题在于设置和安装方式的合理性不足,并且还存在后期检验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二)连接松动
设备分为安装和电气连接两种连接方式,连接时多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法,如果未能控制好连接力度,导致连接过紧,则容易使螺栓疲劳,进而使得螺牙滑丝松动。过松时则会导致连接失效。如果采用的是电气连接的方式,应充分考虑机械及电热两种不同的效应,在连接过松的情况下会增大电阻,进而烧融连接处,引发接地短路故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过电流
机电设备过电流通常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第一,风机轴承损坏;转子内部杂质清理不彻底,存在异物。第二,电机额定功率过小,容易增大电流。第三,未能做好设备的防潮及防水处理,容易引发线路短路故障。第四,外部电源不足。
(四)安装调试阶段的问题分析
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如设备电源连接有误,不能启动;设备运转方向错误;设备试运行时各项数据不符合设计要求。
四、改进措施
(一)加强管理
管理人员应明确质量、工期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合理进行调整,帮助施工人员认识到建筑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合理分工,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机电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检测工作,确保设备及线路质量达标。项目负责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如果安装质量未能达到相关标准,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建设安装队伍时要求每位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多增加实践性内容,丰富人员操作经验。另外,安装时应结合人员长项进行分工,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在安装时线路如需调整,在调整之后必须反复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任何问题。
(二)噪声及振动预防
第一,机房内应进行隔声及吸声处理,安装性能较好的隔声门。对于通风系统合理安装消声装置。此外,应对管道内部的气流速度严加控制,以免产生更大的噪音。第二,选择性能较好的隔振元件,促使隔震效果更好。增设隔震机座,实现元件的均匀受力,使隔振系统更加稳固,减小机组振幅,使设备能够平稳运行。第三,布置设备时尽量选择结构刚度大的区域,这样能够控制振动范围,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2]。管道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与设备连接时采用帆布接头,使连接效果更加柔性化,并且应同时对吊架、托架进行隔振处理,将振动传递效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提高预埋件环节的预埋和安装质量
对于电气管路的预埋环节,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预埋,即当外部配管的弯度达到90度,且只有一个明弯时,需要将弯曲半径调整为原管外半径的4倍,关于弯管器的选择,应当在依照其不同的原材料,控制好管道的内径。而且,关于钢管配管的选择,应当注意壁厚的适宜性,因为焊接对于钢管壁厚有相应的要求,特别还要注意焊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图纸会审
将图纸会审工作重视起来,必须在完整性、系统性、细节性等多个方面满足施工要求,合理连接各系统,明确指出设备的安装位置、要求、原理及功能,标注特别环节,进而促使设计与施工两个环节能够联系起来。施工蓝图必须经过专业图审单位的审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以便正确指导施工。
(五)安装流程、通电调试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装流程,遵循先难后易的基本原则。首先安装体型较大的设备,安装时从高处开始,而后逐步过渡到低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也可降低安装难度,促使安装现场更加有序。此外,设备的组装及负荷试验通常会在施工现场完成,在安装结束后必须进行调试,检验装配是否合理、安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装机电设備时必须明确系统工程的概念及要求,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把握好各项安装细节,选择高效的施工工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安装的误差,进而将设备安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黄志彬.关于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4,31(12):216-218.
[2]姚红峰.浅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与对策[J]世界家苑,2013,(16):132-134.
(作者单位: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