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身的诗学确立于人的实存境域。身的行动主体身份基于其伦理属性,因而身在实践中必然将在更高维度实现其伦理价值。身被思考,缘于它被作为意识的客体;身在行动,意谓确立其存在
【机 构】
: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东亚审美文化研究室,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今道友信美学研究”(14FWW009),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东亚文化圈美学的艺术本体论研究”(13B0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的诗学确立于人的实存境域。身的行动主体身份基于其伦理属性,因而身在实践中必然将在更高维度实现其伦理价值。身被思考,缘于它被作为意识的客体;身在行动,意谓确立其存在主体性,意识与身彼此都不是“身外之物”,这种此在之身便会从伦理之域向审美之境进发,于是艺术超出纯粹意识维度而成为身的超越之场,而美的实践也将成就身的诗学。身的诗学是身心一体之诗学,它追求在单纯艺术想象与艺术创作之上的身体力行的美的创造实践,因而身的诗学在其本质上便是人的诗性生存之美学。美的实践是对人本身的深化,也是对世界的美化,身的诗学以此将人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一幢普通住宅楼前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在改造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分析法,以适应居民的居住环境行为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
微博的互动特性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其作用发挥明显不足,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高校微博互动系统,实现教工与学生间微
在分析煤炭循环经济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比当今世界以及国内的煤矿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发展现状,以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为例,探讨了现代煤矿循环经济园区的成功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