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笔墨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注重“笔墨”,它是中国画的精华所在。“笔墨”也就是指用笔与用墨。用笔可以说是中国画的“骨”;“用墨”是中国画的“肉”。用笔应该以书法中的骨法用笔为主,使之产生各种奇妙的变化,而用笔的具体表现则在皴法中实践。因此我们不能只把“墨”看成是单一的颜色,由此而来“墨分五色”就更具有了现实意义。
  关键词:笔墨;用笔;用墨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5-1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功,有时也作中国画及法定的总称,泛指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是中国画家表现自己艺术理想的载体;是构架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历史积淀之上,是中国画高度精炼的审美体现。
  “笔墨”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书画的专用术语,是对特定书画工具的操作方法,操作过程及操作效果的总称。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提按用笔,笔墨涵咏”不仅成为传统书画的实践标准,而且成为传统书画的重要审美标准。山水画笔墨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丰厚的审美情趣,笔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山水画都是用笔墨画成的,用笔以树立的景物的形体,用墨以区分景物的阴阳。两者之中,墨主要記录笔的运动,留下痕迹,是服务于笔的,所以用笔尤为重要。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的第二法“骨法用笔”中,说明用笔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用笔,是从对象出发,从对象产生。对象,正式用笔依据和根源,用来摄取对象的型与神所产生的笔的态势,情与意,就产生了笔自己的精神骨血。凡是用笔,应该首先讲求气势,韵味,其次注意根本要求,然后深入思考。如果对所画的景物的形态与气势都没有把握,就用工巧,缜密的构思,那就一定会失去气势,韵味。如果用气势,韵味去要求他所画的景物,那么景物的真实形态就会自然地表现其中。作画用笔,有简单而内涵表达得完美的,有工巧,精密而内涵表达得精细的,或者注重气韵,格式而笔力雄壮的,或者注重通顺,明快而笔迹流畅的;纵横驰骋,变化运用,全在于笔。
  用墨不能仅仅理解为水墨渲染,烘出云气。即使一个点,或者一根张,枯笔干擦,也要显出用墨的关系。但用笔无方,决不能达到用墨的好效果,所以关键不在用笔。我们经常说的基本功,主要是用笔,其次是用墨。经过肌肉训练,使笔头有分量,笔毫入纸,不是浮在纸面,做到既沉着,又痛快。这是一幅好画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一笔粗画,须要重按,一根细线,如同发丝,同样要用全身的力量,所谓提得起,放得下,留得住。而一根线条又须抑扬顿挫,内中有东西。要笔笔拆开来经得起看。不能有败笔,出现败笔,随画随改,用好了笔,墨色自能娟洁光润,浓淡穿插,层层发生,既见笔,又见墨,达到用笔用墨的极致。
  人们常说,吴道子的山水画有笔而没有墨,项容的山水有墨而没有笔,这些都达不到完美的境界。只有荆浩能够采纳两位名家的长处,达到完美的境界了。绘画用墨太多就会失去景物真正的形体,使笔势受到损害,而且画面变得模糊;如果用墨太少,就会使所画的景物的气势显得柔弱无力。山水画一定要遵循绘画的规矩法规,根据自然的气韵,保全景物的生机。
  笔墨是体现中国山水画的韵味的。我们在山水画的创作当中不管用何种材质及方法去实现,都应该把“笔墨”作为基本核心,离开“笔墨”的中国山水画就很难把中国富有文化的山川河流尽情的表现在宣纸上。在我们中国绘画的这棵苍天大树上,中国画的分科很多,但不管怎样的分科以及用怎样的形式去创作,只要我们画的是中国画,那就很难离开中国画固有的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笔墨。
  在山水画的笔墨顺序中,作画时首先用笔的顺序要体现出开合,作画的过程虽然不能体现在画面中,但最后画面效果及其画面的气氛都会保留在纸上,从而表现最后画面里的意境。一般画画时我们都是先开后合,近景先要画树,树为开,石为合。有了近景后再向后以及左后发展开来,每个人画画中间的取势会各不相同,但是线和线之间的空白式很重要的。如果不留空白,画面就会胡成一团,分不清主次。笔墨中的开合和碰让无处不在,元代以后的画家大都意识到程式化的运用不是国画的大规律,从而提倡复古,强调宋代人的绘画精神的重要性,也就是为了强调要感受自然,所谓的“以古人为师”和“进而以天地为师”是一脉相承的,对我们山水画的学习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功,笔墨是体现中国山水画的韵味的。我们在山水画的创作当中不管用何种材质及方法去实现,都应该把“笔墨”作为基本核心,离开“笔墨”的中国山水画就很难把中国富有文化的山川河流尽情的表现在宣纸上。
  参考文献:
  [1][元]倪瓒.云林论画山水(引自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702.
  [2][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引自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355.
  [3][陈]姚最.续画品(引自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73.
  [4]王端廷.中西杂交的新生命[J].艺术家,1994,(05).
  作者简介:
  张会静,女,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他文献
摘要:插画丰富了书籍装帧的表现形式,是书籍形式美感的需要,也提升了读者的审美修养;同时借助视觉形象再现情景,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插画也是一门独立而又富有魅力的造型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插画的涉及范围更为宽泛,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在插画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解决插画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插画创作方向和艺术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插画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插画表现能力。  关键词:插画;教
摘要:当代绘画艺术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视觉世界,各种艺术思潮不断冲击,使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知不时的处于混沌状态,尤其是在学习绘画艺术的过程中,往往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静下心来,研究一下素描与色彩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关键词:当代绘画 ;素描 ;色彩 ;关系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8-1  在绘画艺术的世界里
摘要:抽象艺术一般由绘画者通过他们的主观思想用形状和颜色来表达,通常被理解为不描述自然的艺术。抽象作品中的语言和绘画与一般作品不同,没有很多直白的故事和背景,却解释着自然神秘迷人的一面。本文通过抽象绘画中可视部分和抽象语言不可视部分,讨论绘画抽象的表达形式与意义。  关键词:抽象艺术语言;视觉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8-1一、 抽象画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