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2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和学生实际为本,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故事情境 游戏情境 生活情境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45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出发,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愉悦地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在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北海海边钓鱼,小明手舞足蹈高兴极了。他们正在海边钓鱼,这时飞来了几只小蜜蜂。小明说道:‘多美的小蜜蜂呀!’于是小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追小蜜蜂。可是小明追呀追呀,最后没追上,小蜜蜂飞走了。小明回到海边,发现爸爸钓了一条鱼,妈妈钓了两条鱼,可小明什么也没有钓到。提问:你会用数字表示妈妈和爸爸分别钓到鱼的条数吗?小明什么也钓不到,又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通过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年龄小,喜欢玩游戏。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把知识融入游戏中,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学“找规律”时,教师课始先用一根细绳把红、绿两种颜色的小星星交替串联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放到盒子中,再提问:“今天我们来玩‘猜猜看’的游戏,看哪位同学猜得准。”然后教师从盒子中取出一颗小星星,问:“这是什么颜色的小星星?”学生回答:“红色的。”教师又从盒子中取出一颗小星星,问:“这是什么颜色的小星星?”学生回答:“绿色的。”教师接着重复几次以上操作,使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红色小星星和绿色小星星交替出现的规律。
  三、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从情境中引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出示60.50元、40.60元、4.70元、9.04元、110.00元等价格后,提问:“商品的价格为什么都保留两位小数?这些价格,如果把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最终价格有无变化?这些价格中,哪些0去掉后不影响商品的价格?”……这样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四、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知识的迁移性,注重新旧知识间的沟通和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出示问题:“有16个桃子,每碟放4个,可以放几碟?”在学生列竖式计算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竖式中0表示的含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0表示刚好分完,没有剩余。”于是,教师将问题中的16个桃子改成14个桃子,问:“每碟还是放4个桃子,可以放几碟?”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题目中的数量变化以后,题目的意思变了吗?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又是怎样的?”……就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设置问题,为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做好铺垫,促进了新旧知识间的正迁移。
  五、创设动画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静态呈现的知识动态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例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教师首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发光的小圆点,然后从小圆点向右射出一条光线,学生看后马上就明白了射线的形成过程。接着,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发光小圆点和两个发光小圆点间的部分,使学生了解到这就是线段。这时,教师继续进行知识的延伸:“如果把线段的两个端点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就得到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又得到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想象直线是无限长的、是没有端点的,从而使他们明白点、射线、线段、直线四者之间的特征、联系和区别。
  六、创造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实践情境,既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又有助于学生研究意识的形成,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例如,教学“三角形稳定性”后,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帮学校修课桌的活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和学生实际为本,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在以图片信息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时代,欣赏能力和视觉鉴别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的美术欣赏教学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等问题。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兴趣不浓、忘题生畏、无从下笔、细节模糊等问题。教师教学时努力从提高写作兴趣、训练语言表达、捕捉写作契机、重视片段训练等方面加以培养,就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04  历来作文就如同套在学生头上的“金箍”一样,教
[摘要]教学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使教材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关键词]因材施教;颠覆文本;前置;板块;编排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6301  小学英语文本主要分为三类:故事、记叙、对话。同时,各章节之间有不同的人设联系。因此,教师通常按章节顺序进行教学
本文介绍了Profibus-DP(Decentralized Periphery)、网络在稀土萃取生产线中的应用,对Profibus-DP网络的特点、系统的组成及调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完成现场设备控制、监测、远
当中亚、仅一、新美星等这些国内的包装机械制造商开始生产吹瓶机的时候,这一现象代表着一种趋势;包装不再是离散型的生产。为了能够提供整厂的交付能力,设备的连线变得更加重要
1970年4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广州医药分公司革委会收到北京燃化部的加急电报,要求立即派员赴京接受研制治疗动脉硬化新药的任务.革委会领导立即通知当时生产"益寿宁"的星群药厂
期刊
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学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生已学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对以前中药化学、分析化学和中药制剂学知
目的 建立测定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中氯化钾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二步滴定法。先用0.1mol/L盐酸滴定液滴定碳酸氢钠,再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滴定氯化钾的二步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