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ywps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谈起,说到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力与德育的培养,最后说到教学要完美,要有快节奏,要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等,不一而足。
  关键词 信息技术;网络化学习;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104-02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要求,信息技术的使用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人才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优势,达到趋利避害。
  1 信息技术要和优良的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根据《纲要》的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得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如果打破传统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则是得不偿失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切忌本末倒置。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上内容丰富,学生活跃,所以随着多媒体教学、网络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的迅速发展,技术的功能被人为放大了。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为了现代化而使用计算机,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开发课件,忽略了教师的特有的能动性,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把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起来组织教学,往往造成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效甚微,这一点值得教师注意。
  2 多媒体教学,快速激活课堂,让学生找到自信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解决很多教学中的难题。俗话说:“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电脑的出现,网络的便捷,为教学开辟出一条新路。在课堂上有精彩的视频动画,有科学严谨的数据报道,也有形形色色的精彩论坛,更有身边趣事的及时出现。神奇的科技成果既然已经走进了课堂,何不让它发挥重要的作用呢!
  许多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缺乏自信是分不开的。培养自信,从哪里做起?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快速激活课堂,让学生驱赶走上课的枯燥,让学生找到乐趣、找到自信,这应该是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信的人才会创造奇迹。所以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应该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耀眼夺目。
  3 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利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直观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获取自己不足的知识,或者利用其拓展视野,查找资料,逐渐形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丰富视野和找到多种信息资源,而且能发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学生毕竟是学生,贪玩厌学,大部分学习远不够专心,所以教学的时间稍微一长,讲解稍稍一多,学生就有些不耐烦。教师要注意到,单单是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一定学会认真,养成一个专心致致的好习惯,知道学习的目的,注意力保持集中是不行的。怎样达到这一点呢?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采取生动幽默的语言,教具五颜六色,以便刺激学生的眼球,避免学习有枯燥感外,就是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这样才能够使教学有效,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蒸蒸日上。
  4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这句话一语道破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作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娴熟地运用计算机,对21世纪的信息技术有全面的了解;更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实际,恰到好处地向学生输送德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美好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将德育自然而然地渗透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如果品格低下,信息技术再好,即便是达到一流,也不过是“Cracker”一族,成为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甚至成为罪人。所以,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足堪重要,不可或缺。
  5 让教学设计新颖别致
  教学是否成功,决定于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师都高度关注这个环节,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充分、设计新颖;上课之初,凭借艺术的语言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或者借用播放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心无旁骛、其乐融融。教学失败之处是学生厌学,认为学的学科不重要,可有可无,潦草塞责,敷衍了事。根据授课的内容,创编具有特色的练习,让学生心情愉悦,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安排活动的时候,要讲究科学性,要遵循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由简至细,解说的范围从局部到全部,速度由缓慢到急速;一些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潜质的不同,因材施教;上课的过程当中,让游戏始终穿插其间,借此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可增加学生思维的扩展。
  6 争取教学最完美化
  世上之事无完美,教学亦复如是。遗憾无处不在,那么在课堂上,怎样达到最大的完美呢?那就是让学生感到学习的韵律和节奏,让他们都参与进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活力,提起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他们被学习的潮流席卷着前进,他们身在其中,其乐融融;他们是学习的一份子,他们的责任就是迎头赶上,刻不容缓;要让优秀的学生起到带头作用,要让落后的学生有一种不甘落后的紧迫感,要让学生每时每刻都热情高涨,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大潮中,唯有浪遏飞舟才能决胜千里。
  7 锻炼自学能力
  自学极其锻炼人,锻炼学生自学,益处难以言说。网络发达,极易验证正误。比如引导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彼此相互出题,每一位学生都给同学们出一张卷子,解题过后,自己验证,相互验证。由于丰富了学习方式,行动、心理意识都随之改变,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感觉到学习成为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责任,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和恐惧,对学习升起一种好奇心和娱乐感。
  8 要督促学生养成快节奏的习惯
  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教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快节奏的音乐使人振奋,让全身精力集中,鼓舞斗志。艺术是相通的,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是如此。一个班级,如果节奏慢慢吞吞,学生就会无精打采,甚至浑浑噩噩,他们的心情会沮丧低沉甚至阴暗。所以,优秀的教师要让学习成为快节奏,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动力,因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的学习氛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和谐,其乐融融,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省时省力,如此便能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上春风拂面、春光熠熠。
其他文献
随着高层建筑日渐增多,高层水箱(下简称二次供水)已成为主要生活饮用水源.为全面了解海曙区供水的卫生状况,改善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作者从1995年起对二次供
本刊讯 2014年8月15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教育报主办,宁波市教育局、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幼儿教育装备分会、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北京东方美景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4中国学前教育年会暨中国学前教育用品博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王富,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翟博,美国耶鲁大学载格勒儿童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耶鲁大学儿童心理学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评价“1244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只有找出该模式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该模式,使其在后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