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由于有的地方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很多学生一接触初中化学都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随后便被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所抹杀,他们只清楚学好化学的途径就是背背元素符号,背背反应方程式,背背性质用途等,进入高中学习后渐渐地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养成了学习都要老师“嚼烂了直接喂”的习惯,对学习都是拿来主义,没有基本的质疑、批判能力。因而,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独特的规律,学会并掌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育心理学认为:质疑即提出问题。激发质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它可以扩大思维广度,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发展智力、启发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思维高度,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如果你用激发质疑的方法教学生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去培养学生质疑的本领呢?
  首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想方设法设疑。第一,应积极创设激发学生质疑的情景,适当的情景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并促使其激发相应的动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设疑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情况:即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时;当学生厌倦困顿,疑惑不解时;当学生因旧知识积累无法顺利知识迁移时。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学生根据所学先推出Al(OH)3和HCl的反应,教师再用演示实验证明;然后设疑:Al(OH)3能和NaOH反应吗,教师再用演示实验探究,继续追问:氢氧化钠是呈什么性质? Al(OH)3既能和鹽酸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它应具备何性质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认真地研读教材,解决问题。第二,要在教学重难点处设疑。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难点的把控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就非常注重在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难点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比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的一个难点“电子云”,比较抽象,学生经常难以理解,教师在此可借助一些模拟教具使学生对这概念更形象化,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些点代表什么意义呢?”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一杯50克的水里面有多少个水分子?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解决这个问题好比要数一堆一元钱总共有多少,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第三,要在关键处设疑。重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也是关键处,课上学生疲劳时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第四,教师在设疑时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应注意提问题的恰当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怀疑一切。在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追问为什么,在知识的联系时要善于比较;在总结知识时要不断自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角度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法给解决。比如讲授硝酸的实验室制法时,提问能否用NaNO3和浓硫酸共热的方法制硝酸,这不仅复习了浓硫酸的性质,也加深学生对硝酸制法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勇气和智慧,并耐心地解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具有的自信程度,是影响他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多鼓励,少直接将知识“喂”给学生。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方法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直接请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表扬学生问题提得深刻、提得巧妙,或是直接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不小震动,因为跟人比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若能在教学中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问题:
  1.教学中不要把所有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提问题的空间。
  2.培养发现问题要有个过程,欲速则不达。
  3.因势利导,不要为提问题而提问题,要问有所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由一个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学生质疑技能的形成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技能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中学化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化学教学
  [2]项贤民:论创造性教育的三个阶段《中国教育学刊》
  [3]褚子良:《化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的问题意识》《中学化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发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颖独特的写作素材:(1)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2)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积累,进而创新;(3)让学生学会感悟、提高作文的思想性;(4)让学生互评自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写作就会会妙笔生花。  【关键词】兴趣积累创新感悟  写作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
想要更好的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们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并且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更为丰富与多元。此外,
期刊
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平时的教学单元着手,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希望,多让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要尤其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就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方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习状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如何采取措施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则成为了广大语文教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