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之“惑”——写在《当代》创刊四十周年

来源 :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的老同事嘱我就这本杂志创刊40年写点文字,一时竟有点不知从何下笔.虽说自己的名字也挂在刊物上近20年了,迄今也还以“顾问”之名忝列其中,但由于我在《当代》毕竟只是兼职,其编刊的酸甜苦辣终究不如在编辑部专职“操刀”的同事们,真要就其落笔总觉得缺那么点“切肤”之感.
其他文献
弗兰茨·卡夫卡生前默默无名,不是因为他死得早,而是读者觉醒得迟: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阿尔蒂尔·兰波,十四岁写诗,十六岁写出《奥菲莉亚》,名扬天下,因为他“杀死上帝”的号
期刊
目的分析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和血清EBV抗体(VCA-IgG、EBNA-IgG、EBV-IgM和EA-IgG)检测在儿童EBV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 363名儿童的PBMC EBV-
我同《当代》结缘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印象都很模糊了.记得很清楚的是周昌义老师的眼睛,不太望人,瞟你一眼,又望到别处.据周老师在他的《文坛那些事》里的回
期刊
近十几年来,我陆续写作出版了“王树增非虚构战争系列”之《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其中前三部著作,正式出版之前,均由《当代》杂志选摘首发,第一时
期刊
前阵子读到李国文的《作者与编辑的缘分》一文,回忆他与崔道怡的一段往事时说:“第一次投稿,碰上了他,是缘分;像他那样一位文学摆渡人,不知把多少初学写作者送到文学的彼岸,
期刊
最早接触的《当代》人是刘茵大姐,时间是1987年秋季.那时,我身在山西长治,因采访时常往返北京,即将完成报告文学《强国梦》初稿.刘大姐从炳银先生那里得知此情,嘱我写完后先
期刊
《当代》杂志创刊四十周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谈论这个刊物四十年来对中国文学的意义和贡献.这里我只想从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的设立,谈《当代》和这个奖项的不一样.我
期刊
2015年冬天,我正在鲁迅文学院学习.一个雪后的中午,一帮同学相约去人民文学出版社串门.之前两天,也不知是怎么搞的,在楼门外抽完烟往回走时,一头撞在了旋转玻璃门上,眉骨处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