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有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可以看做是该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每个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都应该掌握基本的写作能力,而学校也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本篇文章主要是探讨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写作能力;汉语言;培养
我国有很多类型的大学,有综合性、理工型、师范类型的等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基恩都设有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是所有专业中最具有历史的一类,而且也是我國各大高校在构建其他专业的基础,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业面宽,而且一直以来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都有较高的需求,这个专业比较传统,而且也相对有优势。但是在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教育方式在改变,因此汉语言文学受到了冲击。该专业教育学生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由于课程体系较为传统,在教育上显露出不足,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调整培养模式。
1 统筹规划,建立写作教学与训练的长效机制
现在成长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但是传统的课程由于互联网的联系不大,因此需要改革大学中的传统课程。很多的学校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放在大一的课程上,但是这是不够的。培养学生要建立完善的模式,而且课内以及课外应该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合理的规划,在学生的写作以及训练上建立有效的机制。一般大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其中包括学生的读书习惯,对文学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知道关于写作应该注意的内容,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阅读有兴趣,而且在语言上能够有很高的表达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也可以写文章。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不限制文章的类型,只要文章能够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此外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可以为学生开办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对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进步,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大学一年级对写作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第二年就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在培养技能上,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第一是集中所有的学生去参加与写作有关的专项训练,从而让学生在训练中,知道与写作有关的内容,例如一篇文章的主体应该是哪些?文章的类型有几种?然后在对特殊的项目进行训练,例如: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的运用等等,经过这两个环节的训练之后,对学生的写作技能有帮助。最后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文章的文体,如何评价一篇文章。
经过基础以及训练之后,下一个环节就是提高,尤其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个环节不像前两个环节那样注重学生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在业余的时间,学习与写作有关的技能。学习的内容也要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关,例如欣赏一篇文学作品,还有学会有优美语言去表达感情。同时不能放弃与专业有关的训练,还要不断的参加写作实践,写作的类型主要有诗歌、小说等文学载体。在这一环节,就要将大学前两年所学的知识深化。大学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应该注重评论性文体,主要是一些思想评论等。如果学生的业余时间多,那么在这期间可以写10-15篇有关评论性的文章,或者是让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大学的四年级就是整个大学的最后阶段,也是验收前三年的所学内容的阶段,这一年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的完成一篇或者是多篇论文的写作,将学生在大学中所学习的全部内容通过论文表达出来,学校检验学生的学习标准,最直接的就是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查。教师为学生安排几种类型的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式写,而教师就能从学生的论文中知道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以及对专业的理解。学生在毕业之前都要去某个地方实习,而学校就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专业的实习环境,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具有较高水平的杂质上发表文章。而这些文章也可以成为日后教师教学的资料。
2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讲授的趣味性
在大学文言文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在写作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这些教学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所有的教学方法的利用过程中,采用范例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的范例教学法就是将写作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让抽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起来。这样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只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够大大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建立写作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指导学生训练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采用客观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科学的评价能够准确反映出写作教学课堂教学中的信息,让老师及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调整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写作评价体系。在制定写作评价体系时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科的内容,以及不同写作课程的性质,制定出不同的写作评价体系。其中这个评价考核标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中优秀的写作作品需要达到的标准主要是:文章的内容需要与主题要求相符合,并且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表述清楚,上下文衔接合理。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生动易懂,写作格式规范合理。
结束语
总之,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写作能力的需求出发,加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使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内功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类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引导和调动,从而形成专业教学与个性发展为一体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最终达到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丹.加强写作训练,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37-38.
[2]王林.基于系统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唐山学院学报,2012(4):97-99.
[3]黄悠纯.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能力延续性训练的探索与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2011(6):66-69.
[4]徐渊.强化写作能力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J].学理论,2011(10):226-227.
关键词:写作能力;汉语言;培养
我国有很多类型的大学,有综合性、理工型、师范类型的等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基恩都设有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是所有专业中最具有历史的一类,而且也是我國各大高校在构建其他专业的基础,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业面宽,而且一直以来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都有较高的需求,这个专业比较传统,而且也相对有优势。但是在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教育方式在改变,因此汉语言文学受到了冲击。该专业教育学生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由于课程体系较为传统,在教育上显露出不足,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调整培养模式。
1 统筹规划,建立写作教学与训练的长效机制
现在成长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但是传统的课程由于互联网的联系不大,因此需要改革大学中的传统课程。很多的学校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放在大一的课程上,但是这是不够的。培养学生要建立完善的模式,而且课内以及课外应该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合理的规划,在学生的写作以及训练上建立有效的机制。一般大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其中包括学生的读书习惯,对文学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知道关于写作应该注意的内容,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阅读有兴趣,而且在语言上能够有很高的表达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也可以写文章。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不限制文章的类型,只要文章能够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此外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可以为学生开办各种类型的兴趣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对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进步,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大学一年级对写作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第二年就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在培养技能上,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第一是集中所有的学生去参加与写作有关的专项训练,从而让学生在训练中,知道与写作有关的内容,例如一篇文章的主体应该是哪些?文章的类型有几种?然后在对特殊的项目进行训练,例如: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的运用等等,经过这两个环节的训练之后,对学生的写作技能有帮助。最后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文章的文体,如何评价一篇文章。
经过基础以及训练之后,下一个环节就是提高,尤其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个环节不像前两个环节那样注重学生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在业余的时间,学习与写作有关的技能。学习的内容也要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关,例如欣赏一篇文学作品,还有学会有优美语言去表达感情。同时不能放弃与专业有关的训练,还要不断的参加写作实践,写作的类型主要有诗歌、小说等文学载体。在这一环节,就要将大学前两年所学的知识深化。大学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应该注重评论性文体,主要是一些思想评论等。如果学生的业余时间多,那么在这期间可以写10-15篇有关评论性的文章,或者是让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大学的四年级就是整个大学的最后阶段,也是验收前三年的所学内容的阶段,这一年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的完成一篇或者是多篇论文的写作,将学生在大学中所学习的全部内容通过论文表达出来,学校检验学生的学习标准,最直接的就是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查。教师为学生安排几种类型的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式写,而教师就能从学生的论文中知道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以及对专业的理解。学生在毕业之前都要去某个地方实习,而学校就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专业的实习环境,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具有较高水平的杂质上发表文章。而这些文章也可以成为日后教师教学的资料。
2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讲授的趣味性
在大学文言文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在写作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这些教学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所有的教学方法的利用过程中,采用范例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的范例教学法就是将写作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让抽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起来。这样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只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够大大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建立写作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指导学生训练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采用客观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科学的评价能够准确反映出写作教学课堂教学中的信息,让老师及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调整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写作评价体系。在制定写作评价体系时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科的内容,以及不同写作课程的性质,制定出不同的写作评价体系。其中这个评价考核标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其中优秀的写作作品需要达到的标准主要是:文章的内容需要与主题要求相符合,并且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表述清楚,上下文衔接合理。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生动易懂,写作格式规范合理。
结束语
总之,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写作能力的需求出发,加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使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内功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类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引导和调动,从而形成专业教学与个性发展为一体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模式,最终达到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丹.加强写作训练,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37-38.
[2]王林.基于系统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唐山学院学报,2012(4):97-99.
[3]黄悠纯.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能力延续性训练的探索与改革[J].湘南学院学报,2011(6):66-69.
[4]徐渊.强化写作能力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J].学理论,2011(10):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