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颤动”等七则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颤动,恍若昔日,骄傲的百合随风摇曳,每只往来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
  ——魏尔伦《三年之后》
  人生在世,就是一名醉鬼,然而有的时候会清醒过来,运用他的理性,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位真正的王子。
  ——爱默生《自立》
  空气流动,风的路线一万种。人山人海,吹不来去年春风。
  ——张嘉佳
  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因此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顾城《安慰》
  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
  ——刘墉《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宫崎骏《千与千寻》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们都是由口诀或典故来认字。比如“碧”,是“王老师白老师,坐在石头上看书”,“明”是“日月当空所以明”。而日本女孩山田美香,却将汉字剪成了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在这些汉字里,有花草树木绰约的风姿,亦有四季风景的变幻。美香将这些汉字命名为“彩文字”。至今,她已经剪了四百多个字,还开始办展览了。我们总以为要去远方才能寻觅到诗意,她却将诗意过成了生活。也许,拥有诗意的想象力才是对生活最大的敬意吧
明代嘉靖年间,苏州城内有很多技藝高超的玉雕匠人,玉器店铺林立。由于竞争激烈,经营玉器的生意都很清淡。但有一个叫陆子冈的人,开的玉器店“澈石轩”却买卖红火,不但回头客众多,连从京城到此为皇宫选购玉器的官差,也都直奔“澈石轩”。  其实,陆子冈的雕刻技艺并不出众,选用的玉料和同行也没大区别,为何他的玉器这么畅销?不久,有人发现了店内的秘密:陆子冈把房间屋顶、前后墙壁都开出窗户,在光线汇聚处设置古董架,
演练话题:上帝只偏爱奔跑者(见本刊2015年24期罗伟的《上帝只偏爱奔跑者》)  演练学校:江苏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指导教师:刘久娥)  江苏苏州中学(指导教师:顾维红)  上帝只偏爱奔跑者  □江苏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唐文祺  当夸父倒在了逐日的路上,雅典见证了马拉松的殉死报捷,上帝是否对其不公呢?  当武穆风波亭中疾呼天日昭昭,左拉视死罔顾愤书《我控诉》,上帝是否对其不仁呢?  似乎大多数受苦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同样的失败、同样的迷茫铸造的却是不一样的人生。此之所谓“甘之如饴”者与旁人的区别吧。面对千难万险的人生,一句“我自有享受”,也许就能化解内心的坚冰,给灰暗挫败的人生一丝光芒。  享受过程,快意人生。  我们很难知道,当下自己的努力,付出的辛苦,到头来究竟是硕果累累,还是徒劳无功。尽管每个追梦的人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但真正到达梦想彼岸的却是百里无一。是沉浸在失败的结局中
历史典故:始作俑者  追根溯源:《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
“做了演员以后才发现这些梦想正在一点点照进现实,它们一个个真的都在我另一个世界里实现了!”这是王子文用心敲击的情绪。梦想就是一束微光,一寸一寸地从遥远的地方向你真实的世界射来,照亮了原本模糊的现实之路,用情感塑造人物,用真情再现角色,用充满人生情怀的激情来对待曾经并不清晰的未来。没有谁天生就知道自己的未來,然而,当我们用奋斗的汗水和坚定的步伐走向远方时,我们的梦想之光会渐渐闪亮。  85天,出海打
受到多年的教育,“平衡”已经近乎标签化,提到它,脑子里会离不开这几个关键词,如:天平、自然界的生物链、人生哲学、打破、把握一个度……这些点都可以写出一篇议论文。  如果看到我们发表过的范本——周东江的《平衡有术》,你会看到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个例,如在西藏体验到的:青藏高原哪来这么多化不完的积雪?问题抛出来了,答案紧跟而来,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了气象平衡。接着又想到了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讲秦末的农
贾樟柯的电影中有他标志性的、挥之不散的独特气味,混杂着上世纪县城中的尘土与当代中国翻转的欲望。他把自己投射在电影中,有着对故旧的怀恋和对当下的慨叹。  那是北京一个普通小区的一套单元房,光线有些暗淡,空间也不算宽敞,如果没有一堆散乱堆放的胶片,和挤在一处的一座座奖杯,没人会把这里与导演工作室联系在一起。  贾樟柯坐在一堆杂书中间,显得有点疲惫,他点起一根雪茄提神。他抽着雪茄,聊起自己的电影和生活,
2016年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了无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的女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数落没让座女孩。面对这出乎意料的指责,女孩倍感委屈。  只要我们有所关注,就会发现,最近几年,类似的新闻,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动车让座风波似乎还没有平息,6月初,在福州的公交上,一位老人因他身边的女生没给自己让座,就对这位女生
从年轻开始,一直喜欢看讣闻。名人去世,有大篇幅的图文并茂报道,非我所喜;爱看的,是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过着怎么样的一生。  那一天,我在讣闻栏中注意到一位叫Frank Schubert的走了。他不是音乐家的后代,只是美国最后一个守灯塔的人。  去世时八十八岁,守灯塔六十六年。守灯塔是多么浪漫的一件工作!所有诗歌小说戏剧都赞颂,但没有多少人肯做。  他守的是纽约的灯塔,见证所有最大邮轮出入这个港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