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准学生心弦,选择巧妙的过渡,可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因而,老师在新课与旧课之间、知识点之间、定义之间、新课与例题之间的过渡是十分重要。现在就将几种过渡方法介绍如下:
1.定义延伸过渡法
这种过渡方法主要体现在讲授新课的两个概念中,在讲述邻补角的定义之后,许多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定义直接讲解,我们要抓住这两个定义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
1
3
问:∠2的邻补角是哪几个角?
答:∠1和∠3
(趁此机会可以检查学生对邻补角的理解程度,又能引出对顶角的定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问:仿照邻补角的位置关系来说明∠1和∠3的位置关系?
答:有公共顶点,角的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
(趁此机会我们定义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称为对顶角)这样无形之中就让学生接受了新知识。
2.顺水推舟过渡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新课与讲授例题的过渡之间。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行例题讲解.在讲授完消元的方法——代入法,许多老师都选择了这样一道例题:
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道习题答对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小明得分为110分,问他答对了多少道?
大部分老师采取的方式:好了,我们来讲这样一道例题!就开始讲了。所取得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学生认为新课已经讲完,例题没有什么意思?当然就不好好听课了!
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自己编排好几道选择题。
例如:(1)消元的目的是什么?
(2)代入消元应该注意那些地方?
(3)怎样选择消去哪个未知数?
(适当编排5道左右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抢答!)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顺水推舟给学生打分,答对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问一句:这样的选择题共有20道,某某同学得了110分,你说他答对了多少道?
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这道例题的讲解效果可想而知了!
3.变式过渡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习题课中,许多教师采取的一道一道的讲,学生一道一道的听,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很累,学生听的也很累!我们善于抓住其中知识点的联系,讲一变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法,探索规律,讲练互动,让学生自己寻找成功感,成就感。
在第九章的习题课中,考查不等式性质3的题目是随处可见,但是学生对此问题不能很好的理解,对系数为数还可以,一旦对含有字母的式子就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我们要讲解此道例题:如果 11111111的解集是11111,则不等式000000000000000的解集。(这道例题是相当难的,我们可以由浅入深,慢慢过渡)
变式1:如果ax<1两边同时除以a变成 x>00,那么a的取值范围?
(这道变式题主要是给学生说明不等号的改变是否与含有未知数的项有密切关系)
变式2:如果(a-1)x0000,a的范围?
(这道变式题主要是给学生说明不等号的改变是否与常数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有了这两道变式题做基础,那么上面的那道习题就应刃而解了.
4.温故知新过渡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在讲解无理数的概念时,许多教师就直接说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在这个定义上这样补充,那样补充,但效果欠佳.
在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00这个数,拿这个数来说明无理数的特点.
问:00是整数吗?(明显不是)
问:00是分数吗?(我们要化成小数来看)借助计算器可以得到:00 =3.1415926……
(为什么不能化成分数呢?让学生回忆有理数的讲到的有限小数以及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
00不是有限小数,不是无限循环小数。
问:00是不是有理数?(不是,因为它既不是分数,也不是整数)
问:那00是什么数呢?——提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无理数的特点就很明显了。
利用00不符合有理数的定义,提出无理数的定义,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抓住无理数的特点。
总之,我们要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都能串起来,让每一个同学在无形之中接受知识,突破难点。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所悟,这对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通联:716000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
1.定义延伸过渡法
这种过渡方法主要体现在讲授新课的两个概念中,在讲述邻补角的定义之后,许多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定义直接讲解,我们要抓住这两个定义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
1
3
问:∠2的邻补角是哪几个角?
答:∠1和∠3
(趁此机会可以检查学生对邻补角的理解程度,又能引出对顶角的定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问:仿照邻补角的位置关系来说明∠1和∠3的位置关系?
答:有公共顶点,角的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
(趁此机会我们定义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称为对顶角)这样无形之中就让学生接受了新知识。
2.顺水推舟过渡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新课与讲授例题的过渡之间。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行例题讲解.在讲授完消元的方法——代入法,许多老师都选择了这样一道例题:
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道习题答对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小明得分为110分,问他答对了多少道?
大部分老师采取的方式:好了,我们来讲这样一道例题!就开始讲了。所取得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学生认为新课已经讲完,例题没有什么意思?当然就不好好听课了!
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自己编排好几道选择题。
例如:(1)消元的目的是什么?
(2)代入消元应该注意那些地方?
(3)怎样选择消去哪个未知数?
(适当编排5道左右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抢答!)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顺水推舟给学生打分,答对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问一句:这样的选择题共有20道,某某同学得了110分,你说他答对了多少道?
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这道例题的讲解效果可想而知了!
3.变式过渡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习题课中,许多教师采取的一道一道的讲,学生一道一道的听,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很累,学生听的也很累!我们善于抓住其中知识点的联系,讲一变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法,探索规律,讲练互动,让学生自己寻找成功感,成就感。
在第九章的习题课中,考查不等式性质3的题目是随处可见,但是学生对此问题不能很好的理解,对系数为数还可以,一旦对含有字母的式子就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我们要讲解此道例题:如果 11111111的解集是11111,则不等式000000000000000的解集。(这道例题是相当难的,我们可以由浅入深,慢慢过渡)
变式1:如果ax<1两边同时除以a变成 x>00,那么a的取值范围?
(这道变式题主要是给学生说明不等号的改变是否与含有未知数的项有密切关系)
变式2:如果(a-1)x0000,a的范围?
(这道变式题主要是给学生说明不等号的改变是否与常数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有了这两道变式题做基础,那么上面的那道习题就应刃而解了.
4.温故知新过渡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在讲解无理数的概念时,许多教师就直接说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在这个定义上这样补充,那样补充,但效果欠佳.
在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00这个数,拿这个数来说明无理数的特点.
问:00是整数吗?(明显不是)
问:00是分数吗?(我们要化成小数来看)借助计算器可以得到:00 =3.1415926……
(为什么不能化成分数呢?让学生回忆有理数的讲到的有限小数以及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
00不是有限小数,不是无限循环小数。
问:00是不是有理数?(不是,因为它既不是分数,也不是整数)
问:那00是什么数呢?——提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无理数的特点就很明显了。
利用00不符合有理数的定义,提出无理数的定义,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抓住无理数的特点。
总之,我们要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都能串起来,让每一个同学在无形之中接受知识,突破难点。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所悟,这对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通联:716000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